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夸泉山有“三好”

■编者按:

2月1日,《光明日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开栏第一篇【新春走基层·体味获得感】,就在头版头条刊发了《好山好水好社区——在徐州泉山看共享发展》一文。该文报道了泉山区“好山,有云龙山;好水,有云龙湖;好社区,有鲜亮的日子和精彩的故事。”“共享”是改革发展的最好“注脚”。《光明日报》记者李春林和郑晋鸣在稿件中写道,“在许多城市热衷于打造新型样板社区的时候,泉山区却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改造老旧小区。”“民之所呼,政之所向”,泉山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建共享发展方式,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今日,本报全文转载这篇报道。

好山好水好社区

——在徐州泉山看共享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李春林 郑晋鸣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有三好:好山好水好社区。

好山,有云龙山;好水,有云龙湖;好社区,有鲜亮的日子和精彩的故事。

“听见新区笑,不闻旧区哭”,泉山区有着不一样的情怀和格局。在许多城市热衷于打造新型样板社区的时候,泉山区却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改造老旧小区。

难以相信这是一个有着20年历史的老小区——宽阔的水泥路、亮眼的绿化、整洁的院落。1月29日下午,记者走进关庄组团小区,住户杨琛正打电话,请母亲来家过年。“原先小区基础设施差、垃圾遍地都是、违章搭建严重,私家车多了,抢车位等纠纷频频发生,住着心情很不好。”杨琛说。

2014年,区里投入90万元进行小区改造,戏剧性的变化发生了:过去小区脏乱差,百姓不愿交物业费,现在环境好了,大家主动交,小区有了物业服务站。这两年,泉山区投入两亿元,改造134个老旧小区,今年还将完成全部169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升级。老邻居加上现代物业服务,老旧社区的人有了自己的获得感。

泉山区的社区治理走在江苏省的前列,经验就是投入加创新。“投入加创新”就是老虎长翅膀。法苑社区“社区+”模式以大党委联席会议为核心、以新媒体为平台,将志愿服务与百姓需求“无缝对接”,打通了惠民工程的最后一米。记者来到“社区+”惠民服务站时,63岁独居老人朱跃明正在用手机“点单”,“动动手指就有志愿者上门帮忙打扫卫生,特别贴心。”朱跃明告诉记者,“社区+”还推出空巢老人家政服务、困难病人家庭病房、双职工家庭“四点半课堂”等利民便民服务。没有志愿者,社会治理难有大境界。在服务站,一份“志愿者护照”令人眼前一亮。“护照”记录了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时间,见证了志愿者的每一次善举。

泉山区委负责人说:“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孩子,一定要把经济发展与张大爷李大妈联系起来,一定要把主要财政收入投在民生上。”2014年开始,泉山推出了就业惠民、文化惠民、健康惠民、平安惠民、乐居惠民五大计划。

“五大计划”直奔主题,把就业惠民放在首位,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十次送温暖也抵不上一个就业岗位。泉山区在每个社区都建立就业信息库,仅社区信息资料与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对接,每年就解决一万人的就业问题。

走进泉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小屋”,屋子里摆放着血压检测仪、心电图机等自助式体检仪器设备。76岁老人袁立庭正在量血压,“我有慢性脑血栓,常来‘健康小屋’检查,刷下身份证就行了,不用再去医院排队了。”老人说,“体检完医生会反复交代注意事项,服务非常到位。”

“健康小屋”已覆盖泉山区16个社区10万多人口,被称为社区里的“私人医生”。“居民的体检数据会上传到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供居民随时查阅。”泉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列峰告诉记者,“健康小屋”将传统的医生管理病人转向医患结合,在防控慢性疾病、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上十分有效,目前超过80%的居民都已建立健康档案。

对行动不便的居民,泉山区推出家庭病床服务,24小时提供“送入式”护理。在纺南小区居民李怀成家中,医生谭华正为他进行常规测量,并叮嘱他注意保暖,作息要规律。李怀成竖起大拇指说:“我腿脚不方便,谭医生每周上门两次为我看病送药,这么多年风雨无阻。”

“过新年、住新房,跟城里人没两样!”在碧水湾小区,80岁老党员马相林拉着记者聊起家常,马相林是屯里村人,膝下四儿一女,一家子都是农民。9年前,政府开始对屯里村进行城镇化改造,村民在原先的土地上分房子,马相林一家分了6套房,原先在外打工的儿女也都回来安居乐业了。

在马相林家,记者想起了两小时前在泉山科技园区看到的情景,快速经济发展与最底层的百姓生活勾连在一起了。泉山区委负责人说,徐州一直是劳务输出城市,我们把产业发展作为命根子,就是要通过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泉山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好山好水做伴,发展成果共享,“住在泉山好福气”就这样在徐州人口中传开了。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6-02-03/31315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