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徐州积极构筑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新格局

 ◎徐州日报记者 魏宁

  

  推进产业发展、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两个重点工作。

  “一带一路”、长三角经济带、沿海开发等战略机遇,为徐州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如何抢抓机遇,实现新一轮的发展?徐州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工作。

  从产业发展到投资平台打造,徐州正在积极构筑一个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新格局。

  突出“互联网+”领域招商

  从去年12月8日起,徐州市民享受到足不出户在线办理多种便民服务的“互联网+”新生活。由徐州市政府与神州数码联合打造的徐州市信息惠民融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该平台共接入750余项公共服务,可通过PC及手机向市民提供部分政务服务、医疗健康、融合账单、生活周边、畅游徐州、教育生涯、智能出行、文体服务8大主题服务,实现了重点政府及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融合。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普及,一个多方融合、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借着“互联网+”的翅膀,徐州如何实现新一轮的经济的腾飞?目前,徐州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打造了全国闻名的“沙集模式”,成功跻身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行列。

  在抓好顶层设计上,我市出台了“智慧徐州”总体规划,确立了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为重点,串联和支撑起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和智慧政务的目标,两年来已累计投入近66亿元加快重点项目实施推进。在加强产业融合上,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作用,着力培育电子商务、矿山安全科技、“互联网+农业”等新兴业态。在构建应用平台上,发挥徐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优势,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大力推进信息基础网络、智慧徐州云中心、时空信息云平台、信息惠民融合平台等应用载体建设。

  “互联网+装备制造”、“互联网+物流”、“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医疗”……未来,徐州的互联网经济发展可期。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突出“互联网+”领域招商,引进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项目,特别以发展“感知矿山”物联网为突破,围绕智能化工程机械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矿山安全感知成套应用技术、传感网芯片、智能控制系统及设备等领域,引进相关综合配套和关联企业、项目。

  招商重点瞄准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强,则徐州强。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我市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505.26亿元,增长11.3%,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36.2%,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也成为我市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之一。

  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我市将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和开放型经济水平,重点围绕“八大中心”建设,招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制造业大项目。

  立足装备制造、能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煤盐化工、冶金和建材等现有主导产业基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新型工业招商向人才、技术、资本、信息密集型项目招引转变。

  瞄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四新领域”投资机遇,重点引进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高端项目,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等先导产业重大项目,以及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龙头项目。

  为适应城市功能缺失环节及城市发展需求,我市将整合现有土地资源,创新楼宇招商,围绕文创、旅游、养老、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及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引进一批现代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龙头项目。

  构建产业发展平台

  在徐州,围绕推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开发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工业集中区、特色功能区等重点载体,不断提档升级,一个个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投资平台已然搭建。

  围绕园区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我市重点增强园区产业配套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项目构筑更为完善的载体。引导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沿线成片开发,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提升项目承载能力。

  为鼓励支持开发区率先发展,我市继续加大放权授权力,建立健全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支持金融、风险投资及个人资本参与开发区平台建设,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促进各类生产要素优先向开发区集聚。

  围绕“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市积极推进园区智慧化建设,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园,引进跨境电商平台,加快形成国际冷链物流中心等新的开放创新平台。推动众创空间和平台建设,改造提升现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载体。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建设众创空间,做到创业导向鲜明、孵化功能完备和服务能力配套。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6-04-07/357611.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