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张国华在中国共产党徐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

 

全面建成小康 全面振兴转型 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徐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6年9月27日)

张国华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徐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徐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振兴转型,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而奋斗。

过去五年的主要成就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在党中央、省委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任务,圆满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开启“十三五”发展新征程,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连跨三个千亿元台阶、突破5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跨三个百亿元台阶、突破500亿元,均跃居全省第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万美元。县域经济占全市比重五年提高9.8个百分点,“丰县崛起”和“突破睢宁”战略扎实推进,铜山、邳州、沛县、新沂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不断攀升。聚焦“开好局、紧在前”,全面展开新一轮发展布局,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效显著。大力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城建项目和实事工程以及事关全局的大事,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第三产业占比达46.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6.2%,五年分别提高6.3和15.4个百分点,8个产业规模均超千亿元。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取得重要进展,粮食总产实现“十三连丰”,设施农业面积和占比均居全省第一。采煤塌陷地和工矿废弃地治理变废为宝,实施5806万平方米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获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电子商务示范市、信息消费试点市。成功争取省委省政府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政策,全面构建产业发展体系,树立了重抓产业促跨越的鲜明导向。

城乡面貌变化巨大。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61%,五年提高7.1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实施郑徐客专、城市轨道交通、三环路高架、亿吨大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骆马湖水源地及水厂等809项城建重点工程,老城区、新城区、高铁商务区联动发展,基本形成区域中心城市框架。县域城镇化步伐加快,5个中等城市规模和功能同步提升,重点中心镇、管理示范镇创建卓有成效,乡村公路建设、危房改造、村庄环境整治等农村实事扎实推进。美丽徐州建设“五大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主要生态指标居全省前列,云龙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5A级景区,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卫生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省优秀管理城市等称号,“一城青山半城湖”成为城市靓丽名片。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各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有序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综合医改等进展顺利。不动产统一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全国率先。“一地一策”牵引性改革全面展开,体制机制活力持续增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徐州高新区晋级国家高新区,新获批5家省级开发区和高新区,徐工巴西制造基地等一批境外合作项目成功运营,徐新亚班列顺利开通,徐州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作。开发园区转型和开放平台建设开创崭新局面,拓展了双向开放新空间。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分别增长69.1%和82.7%,城镇新增就业56.9万人,87.7万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兴办432件民生实事,百姓办事“零障碍”、大型医院新建迁建、中小学布局调整、老旧小区整治、街坊中心建设、幸福家园创建等得到群众广泛认同。启动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和八项富民工程,构建社会建设十二大体系,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成功举办第十八届省运会,“舞动汉风”工程、“好人文化”建设、“书画徐州”建设成果丰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民主法治稳步推进。人大和政协作用充分发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爱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全面加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发挥。法治徐州、平安徐州建设扎实有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更加完善,荣获全国首批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市和“六五”普法先进城市。民族宗教、外事、侨台、国防动员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明显增强。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圆满完成县镇党委换届。着力抓基层、打基础,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十项规定,大力整治“四风”积弊,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到位。推行县(市)区重点经济工作、条线部门创新奖、干部作风效能“三大考核”,建立组织、协调、督查“三大体系”,激励各级干部担当尽责、真抓实干。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五年的开拓奋进创造了不平凡的发展业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我代表中共徐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市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徐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徐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中央精神、省委部署与徐州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必须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必须坚持民生共建共享,把造福百姓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新增长点支撑作用不足;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化质量总体不高,资源型城市变成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仍需改善;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社会治理能力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四风”问题仍有反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徐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转型的攻坚阶段。综观国内外形势,徐州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建设、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战略在我市交汇叠加,拓展了跨越发展的广阔空间。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区域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科教人文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等优势日益凸显,特别是经过长期接续奋斗,徐州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发展新跨越。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市面临着经济下行、发展动能转换、区域竞争加剧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巨大压力,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风险也可能集中显露,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艰巨,前进中的困难不可低估。我们要准确把握徐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咬定全面建成小康战略目标不动摇,扭住全面振兴转型战略任务不松劲,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拓徐州发展新境界。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强市、开放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民生共建共享“六大战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力推动经济“双中高”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构建全面振兴转型发展新格局,当好苏北全面小康排头兵、苏北振兴强引擎、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增长极,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徐州而奋斗!

今后五年总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转型,“强富美高”新徐州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主要预期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跃上8000亿元和800亿元新台阶,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徐州经济在全省位次不降、份额不减、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七个更”上取得重大进展,完成新一轮脱贫任务,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5000元和25000元,城乡居民享受到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百姓生活更加富裕幸福。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国家生态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主要生态指标全省领先,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使徐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文化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公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党的建设得到显著加强。广大党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各级领导班子素质能力更加过硬,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政治生态更加优良,管党治党制度更加健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充分体现。

实现五年奋斗目标,必须聚力建设“五个城市”,彰显徐州发展的特色优势,筑牢牵引全局的载体平台,支撑带动全面振兴转型。

——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依托徐州都市圈建设,打造淮海经济区经济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中心,城市集聚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市“首位度”持续提升,基本建成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建设全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示范城市。以创新驱动引领全面振兴,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和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解决老工业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建设国家老工业基地转型创新试验区,成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典范。

——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协同推进向东向西开放、对内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创建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双向开放改革试验区,形成较为完备的开发园区体系、开放平台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开放高地,成为双向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城市。

——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完善内畅外联的公路网、快速直达的铁路网、通江达海的水运网、连通全球的航空网,建设立体化智能化城市交通网,打造“公铁水空”紧密衔接的客货运枢纽体系,基本建成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和国家级综合物流枢纽。

——建设宜业宜居的民生幸福城市。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高效的创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建设绿色、创新、智慧、人文城市,让全市人民就业更充分、保障更完善、居住更舒适、出行更便捷,生活得更加安心、顺心、舒心。

实现五年奋斗目标,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把握好以下要求:一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远一步,打破梯次转移、跟随发展观念,以改革求突破增红利、以创新强动能增活力、以开放拓空间增优势,在与发达地区同台竞争中推动跨越发展。二是转换动力、转型发展。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新”、致力“稳”、务求“实”、立足“快”、着眼“好”,加快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力争转得快、转得准、转得稳,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以人为本、富民惠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促进公平共享,在富裕百姓、造福百姓、普惠百姓中增进民生福祉,创造过硬的“全面”和“全体”小康成果。四是从严治党、担当作为。坚持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用铁的肩膀担负起人民赋予的职责,奋力干事创业,务求善作善成,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锻造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我们坚信,经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历史悠久、生机勃发的徐州必将谱写出新的精彩篇章,一个经济更发达、百姓更富裕、环境更优美、社会更文明的新徐州必将屹立在淮海大地!

构建全面振兴转型发展新格局

今后五年,我们要围绕既定目标,牢牢抓住发展这个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聚力振兴转型,聚焦富裕百姓,在发展格局重构中强化特色、厚植优势,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着力推动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构建创新引领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产业是振兴之本,创新是振兴之魂。要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大力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和现代农业建设,以产业振兴带动全面振兴,实现老工业基地凤凰涅槃、行稳致远。

(一)打造创新驱动主引擎。围绕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强化科技创新核心支撑,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与各类大学和研究机构深度合作,推进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构建以产学研合作为主线、“产业+企业+平台+人才+载体+金融+政策”的区域创新体系,进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壮大创新创业主体。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为重点的创新梯队。实施“创业徐州”行动计划,构建“基地+创投”创业模式,提升“赢在徐州”创新创业大赛影响力,积极培育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打造一流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布局科技研发、技术交易、成果转化、公共服务等平台,选择有限目标突破优势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建设江苏淮海科技城、徐州科技创新谷等创新核心区,增强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能力,支持各县(市)区创建省级以上高新区、合作建设研究院和高职院校。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打造“彭城英才”品牌,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凤还巢”等人才工程,千方百计集聚高端人才和顶尖人才。实施年度“222”引才计划,加快引进培养一批高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设专业化人才服务团队,形成“引进人才—培育企业—催生产业”的链式效应。营造优良创新生态。优化创新组织体系,实施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进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建设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培育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打造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型、高效率的创新生态系统。

(二)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围绕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精准把握产业“老”与“新”、结构“重”与“轻”的平衡点,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做强做大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徐州行动纲要》,构建“6+6”先进制造业体系,巩固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地位,力争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抓牢产业链构建、制造装备升级、互联网化提升等关键任务,建成一批智能工厂(车间)和示范工程。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推动装备制造、食品、能源、煤盐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制定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更好发挥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作用,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新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以上。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实行“互联网+”和“+互联网”并举,加快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积极发展分享经济,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333”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5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左右。实施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百企升级引领工程,加快制造业服务化,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平台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兴业态,培育旅游、信息、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消费热点,打造“徐州服务”品牌。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狠抓有效投入,围绕形成先进生产力扩投量、优投向,大力招引无污染、产业链关联度高、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高端项目。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优质项目,着力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推动新增长点大量涌现。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为牵引,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园区化、农地规模化、农民职业化,加快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打造沿黄河故道“一带九区十四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子商务,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农光互补等新业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一批家庭农场,打造一批示范合作社,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新模式。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形成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大军。积极推广农田托管、联耕联种、土地入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服务保障水平。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健全金融支农制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利用。建立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链,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创建一批全省全国知名品牌。

(四)提升板块经济支撑力。优化“一核五沿”生产力布局,支持各板块发挥优势、攥紧“拳头”,重点发展2—3个特色产业集群,培育1—2个销售超500亿元的主导产业。繁荣发展城区经济,推动主城区产业高端化、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发展,提升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新城区高端产业和高端要素集聚承载能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先导区和示范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支持各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施一批建链、强链、补链项目,打造特色鲜明、更具竞争力的县域经济板块,大幅提高对全市发展的贡献份额。支持有条件的镇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和市级工业集中区,形成板块经济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着力提高百姓富裕水平,构建民生共享发展新格局。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突出富民优先、民生共享,加快构建社会建设十二大体系,持续办好民生实事,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

(一)全力拓展富民增收空间。百姓富,是全面小康的直接体现。要把增加收入作为头等大事,以发展产业、扩大就业为根本,大力实施八项富民工程,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水平。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积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重点保障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富余员工等群体就业,增加高质量就业岗位,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增加工资性收入。营造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科研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大幅增加经营性收入。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转移支付、低保兜底等措施,有效增加转移性收入。拓宽租金、股息、红利等投资渠道,有序引导居民参股或投资经营,持续增加财产性收入,努力让全市人民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

(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坚持精准扶贫、精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68.2万低收入人口和269个经济薄弱村脱贫任务。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让低收入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发展收益。加快转移就业脱贫,加大劳务输出培训投入,拓展就业增收空间。推进专业合作脱贫,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建立与低收入农户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增加资产收益脱贫,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村强带民富。探索易地搬迁脱贫,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完善社会保障脱贫,加大医疗教育救助力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家庭实行低保兜底。强化丰县湖西老区、黄墩湖滞洪区、黄河故道沿线等片区整体帮扶,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等项目,彻底改变重点片区面貌。

(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教育现代化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基础教育学南通”活动,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优化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加强优质高中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有效破解“上学远”、“择校热”等问题。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统筹推进校企、产教深度融合,促进中职与高职协调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品牌专业群,为产业发展输送更多能工巧匠。推动高等教育特色发展,支持在徐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引进国内外名牌高校来徐办学,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发展能力。

(四)建设健康徐州。把全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促进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和分级诊疗,提升区域性医疗中心地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基本实现全民健康公平和病有所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努力让全市老人颐养天年。

(五)完善城乡社保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建设,构建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加大低保和大病保险统筹力度,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优先满足城镇低保和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需求,推动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统筹做好助残、救孤、济困、优抚等工作,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三、着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区域中心城市是徐州发展的突出优势和巨大潜力。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促进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推动城镇化进入以提高质量和内涵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一)完善新型城镇体系。统筹规划全域国土空间,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加快形成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中心镇(小城市)、特色镇、新型社区组成的五级城镇体系。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分区规划,构建双中心、六组团和十五个功能集聚区组成的“2+6+15”空间布局体系,推动铜山区、贾汪区全面融入主城区,增强城市内部布局合理性,建设“紧凑型城市”。提高城市设计品位,加强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风貌、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支持5个县城建设,促进人口集聚、功能提升和规模合理扩张,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和区域次中心城市。推动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以产业聚人、功能留人,重点在沿交通干线和沿边界地区布局一批城镇,择优培育一批特色镇和现代新型小城市。

(二)做优做强中心城市。围绕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坚持“提升、繁荣、整治、解难、管理、服务”的思路,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全力打造区域“四个中心”。打造经济中心,加快集聚高端产业、高端要素、高端人才,推动“四新经济”蓬勃发展,城市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创新驱动力、市场活力在淮海经济区大幅领先,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打造商贸物流中心,提升徐州现代商圈辐射力,增强物流园区、物流平台、物流企业集聚力,建设区域购物消费中心、物流分拨中心、电商配送中心。打造金融中心,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证券、期货、创投、风投、天使投资等新型金融业态,建设辐射淮海的金融机构集聚中心、资金结算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打造科教中心,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高地,扩大教育、科研、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影响范围,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创业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老城区、新城区双中心联动发展,推进成片开发、混合开发、融合开发,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设一批特色功能街区。加大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倡导城市修补,加快老旧小区、城郊结合部环境改善和有机更新。完善城市便民服务功能,构建“15分钟社区服务圈”和“5分钟便民生活圈”。大力加强现代城市治理。突出市容管理、交通管理、安全管理等重点,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提高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三)健全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力,建成徐宿淮盐铁路、徐连客专、观音机场二期扩建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徐济、徐菏城际铁路和徐连运河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构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中心城市与5个中等城市、中心城市各组团间快速路网体系。提高城市路网密度,打通断头路,改善微循环,合理增建公共停车设施,实现主城区快速路成环成网。推进公交优先发展,形成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紧密衔接的城市公共交通网,地铁1、2、3号线一期工程建成运营,让徐州进入地铁时代。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供电供气供热、城市防洪排涝、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等重大设施。高水平建设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基本建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4500G。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绿色发展导向,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强化生态空间管控。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严守生态、城市开发边界和耕地保护三条红线。筑牢全域生态屏障,积极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重点打造黄河故道、大运河、微山湖、骆马湖、云龙湖、潘安湖、吕梁山、九里山等生态片区,加快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采石宕口生态修复,建设绿色徐州。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借用自然景观,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彰显生态园林城市特质。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强化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以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环境质量改善。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增蓝天、保清水、护净土。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改善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三大行动,让全市人民常享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强化生态制度保障。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责任追究机制,构建系统完整、实施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执法监管,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旗帜鲜明地亮剑。

(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生态文明、社会治理“八个一体化”,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户籍、住房等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完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施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大力发展镇村公交,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入户全覆盖,让城乡居民都喝上干净水、放心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妥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等改革试点,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组织开展“强富美高”新农村创建活动,科学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充分彰显田园风光、乡村风情和乡土风韵。

四、着力攻坚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双向拓展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全面振兴转型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在扩大双向开放中集聚发展要素、拓展发展空间。

(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更大突破。强化问题导向,突出抓好标志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实质性成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土地、产权、金融、人才等要素市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加强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投资自主权,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简政放权改革力度,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实施“一窗受理”和多图、多评联审等制度,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加快引进各类资本,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名企、名品、名人“三名工程”。推进开放型经济倍增计划。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统筹抓好教育、社保、交通、价格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完善保障改善民生和促进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积极推进改革试点试验,深化“一地一策”牵引性改革,创出更多有徐州特色的改革品牌。强化改革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落地见效,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蓬勃生机。

(二)构筑双向开放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创建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双向开放改革试验区,主动参与亚欧国际陆桥物流大通道建设,建成铁路一类开放口岸、内河二类开放口岸、全国综合型公路港和区域性国际航空港,加强与连云港港口合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大企业集团“走出去”,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机构、营销网络。加强友城合作,扩大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交流交往。加快推动开放型经济扩量提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全产业链、专业化、精细化招商,招引一批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主体结构“双优化”,打造“网上丝绸之路”,创成国家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快提升开放载体平台竞争力。统筹推进形态与功能开发,引导开发园区高端发展、特色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加速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依托开发园区和优势产业打造一批标志性平台,建成综合保税区、电子口岸和国际邮件互换局,完善海关特殊监管、产业支撑、贸易促进等平台,形成集聚高端资源要素的“强磁场”。加快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区投资、贸易、金融、综合监管等改革举措,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建设,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构筑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优势,使徐州成为海内外客商向往的投资兴业热土。

五、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构建文化繁荣发展新格局。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标志,是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统筹推进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提升。

(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话语权。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提高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的感召力影响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扎实开展“学雷锋榜样、做徐州好人”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加快建设诚信徐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新一轮公共文化设施达标建设。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建设“书香徐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突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推动梆子戏、柳琴戏、徐州琴书等地方戏曲创新发展,创作更多有徐州风格、徐州气派的精品力作。深入实施“舞动汉风”工程,精心打造彭祖文化、两汉文化、苏轼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品牌,提高“彭城画派”知名度,充分彰显“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城市文化特质。

(三)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创意街区、文博展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小微文化企业,培育扶持文化创客,推动文化领域创业创新。实施“文化+”计划,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创意等深度融合,丰富文化业态、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出版印刷、演艺娱乐、广告传媒等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动漫制作、创意设计、现代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四)激发文化改革创新驱动力。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文化建设。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建立理事会制度。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管理体制。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推动徐州文化“走出去”,讲好徐州故事,传播好徐州声音,扩大徐州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构建社会安定和谐发展新格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深化法治徐州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巩固发展民主团结、政通人和、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立法、法律实施、监督工作,密切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进人大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善的协商民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团结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双拥等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

(二)深入推进法治徐州建设。牢固树立“法治是第一环境”理念,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打造全省法治建设先导区。提高立法水平,推进科学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地方立法。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设定、行使、制约和监督权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促进司法公正,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推行审判、检务、警务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法治惠民,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法治建设满意度。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精细化、科学化,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和标本兼治,推进城乡社会治理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完善“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服务管理体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扶持发展一批示范性社会组织,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常态机制,实现政社分开、政社合作、政社互评。推进平安徐州建设,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落实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快建设立体化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增强公众安全感。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落实最严格的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织密织好公共安全网,让人民生活安宁祥和、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实现新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要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根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模范遵守党内法规制度,大力弘扬“一往无前、决战决胜”淮海战役精神,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抓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基础,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和严格执行领导班子议事规则。严格规范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力武器。认真落实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谈心谈话等制度,让党内生活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

二、加快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干部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落实“20字”好干部标准,严把选人用人关,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敢担当、作风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优化班子结构,提升班子整体功能。重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严格历练培养干部。鼓励干部到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扶贫开发、信访稳定、社会治理等一线实践锻炼,进一步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大力开展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等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各级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从严监督管理干部。认真落实从严管理干部“五个要”的要求,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凡提四必”、“一报告两评议”、全程纪实等制度。建立干部选拔任用问责制度,严防干部“带病提拔”,坚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特别是“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管人才工作。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三、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强化各领域党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属性、强化服务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入推进农村、社区、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深化“五星”争创活动,健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考核激励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双强”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深化村级“四权”建设,健全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规范“三资四化”管理,促进基层干部规范用权。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坚持严把入口、畅通出口,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稳妥慎重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爱帮扶机制,增强广大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加大工作经费和设施建设投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锲而不舍深化作风建设。持之以恒反“四风”、树新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十项规定,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建立作风建设联动大督查机制,从重处理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管住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促进形成好党风好政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健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健全各级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党群联系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精神,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使各级机关广大干部真心实意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拓展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加大“庸、懒、散、浮、拖”整治力度,切实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坚持从严管理和关心爱护相结合,完善激励保障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突破、勤于落实。

五、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挺纪律于前、重威刑于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三清示范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时刻把“两个责任”扛在肩上。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主责主业,持续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敢于监督执纪问责,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入实施挺纪在前“五大行动”,推动党员干部知边界、明底线,真正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加强市县党委巡察工作,确保每届任期内对巡察对象巡察一遍,更好发挥巡察监督“利剑”作用。严格贯彻落实《问责条例》,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层层传导压力,推动责任落实。持续保持遏制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对象,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更加注重治本和预防,加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扎紧扎密制度笼子,加快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把清正廉洁鲜明地写在徐州党员干部队伍的旗帜上。

 

同志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催人奋进,全面振兴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艰巨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坚定不移地朝着“强富美高”新徐州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努力创造徐州发展新辉煌!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6-10-05/37220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