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沃土上播种公正与和谐 ——记贾汪法院塔山法庭庭长王夫军 |
◎徐州日报记者 范海杰 通讯员 杨梅花 马春 25年前,王夫军从西南政法学院毕业。25年来,他辗转在大吴法庭、塔山法庭等部门,始终坚持在审判第一线,从初出茅庐的书记员成长为老骥伏枥的庭长。 都说王夫军像一阵风,人们总是看到王夫军骑着自己那辆电动车,乡村田间地头风驰电掣的身影,干警和当事人总是听到王夫军楼上楼下不停奔跑的脚步声。 “我在路上快一分钟,就能在办案上多一分钟,就能在消灭矛盾萌芽上早一分钟,就能多办结一个案件,群众就会多收获一份公平正义。”王夫军如是说。 塔山法庭辖区内有行政村40个,辖区人口12.4万余人。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王夫军作为庭长冲在办案一线,年均办结案件多达三四百件。工作量如此之大,必须要有独特的高效工作法。 2013年5月,塔山镇权某因外出做生意,向朱某借款2万元,约定借款期限1年,并请好友刘某担保,刘某当时觉得都是相处很久的好朋友,想也没想就摁下了手印。后来,权某以做生意赔钱为由拒绝还钱。2016年3月,朱某带着律师来到塔山法庭,以借款不还为由将权某、刘某告上了法庭。 开庭后,刘某认为他只是担保人,多次辩称没有责任。面对一个对法律知之甚少的群众,王夫军骑着电动车,和村干部来到刘某家中开展庭后回访。一开始刘某抵触心理较为严重。一遍不行两遍,这个法子不行就换个法子,王夫军铆上了劲。王夫军骑着电动车来来回回跑了10多趟,最终做通了刘某的工作,刘某偿还了2万元欠款,先期履行了担保责任。 “我们路跑多了,才能更好的了解案情,减少当事人的麻烦。”奔跑在审判一线,让王夫军收获了成就感。对于需要进一步了解案情的案件,王夫军坚持亲自跑。在他看来,只有自己亲自去跑了,才能对案情了解的更详细。 塔山法庭辖区耿集拥有万余亩草莓大棚,为保障辖区万亩草莓产业做大做强,为草莓特色农业保驾护航,让更多群众从草莓产业中增加收入,王夫军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特别成立了“草莓特色法庭”,为草莓种植户提供法律支持。 让司法更便民利民,是王夫军一贯的追求。对相关涉农纠纷,在第一时间内“立案在田间地头、调解在田间地头、开庭在田间地头”,尽最大限度减少当事人的麻烦,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当事人。“周末法庭”“草莓特色法庭”等根据案情开展的巡回审判方式,以案说法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 “面对的都是一线群众,看到他们为诉讼来回奔跑,在能力范围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便利,是我们作为人民法官应尽的责任。”王夫军除了开启“周末法庭”“草莓特色法庭”外,不断完善诉讼服务站、律师休息室等建设,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诉讼服务。 “我们一个微笑、一杯热水展现的是我们塔山法庭留给群众的整体印象,我们必须把给群众提供更优质的诉讼服务当回事。”翻开王夫军的工作手记,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他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文字虽然普通朴素,但他为群众服务的态度却比什么都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