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1月9日讯(记者 刘洋 伊力)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在北京举行,赵忠贤院士、屠呦呦研究员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山东获奖数量和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科技创新正成为山东经济发展、企业转型的强力引擎。
2016年度,山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共31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3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获奖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潍坊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公司合作的国际著名轻量化工程科学家、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维尔纳·胡芬巴赫教授,荣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结束了山东连续六年没有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历史。
盛瑞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王书瀚说,“之前中国在液力式自动变速器这个行业基本是个空白,难度非常大,而且我们做的起点也比较高。我们的技术也是国际领先的。”
目前,变速器的产品销量正以每年200%以上的速度增长。围绕这一关键技术,潍坊高新区成立1.8亿元产业基金,吸引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进入产业园。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企业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精准引导与支持。
盛瑞传动副总经理陈鹏说,“特别是科技部门在我们创新的第一公里上,不仅仅给予了我们信心,同时在项目的支撑上,在后期的产业化,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
为有力促进科技成果产出,山东着力建立普惠性支持机制,发挥好财政科技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史丹利集团把大量资金投入设备、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构建的高塔熔体造粒技术体系,为我国肥料功能化、多样化和精准施肥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荣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磊说,“高塔复合肥上市以来,史丹利公司销量累计突破400万吨,在行业占比能突破20%,老百姓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2016年,山东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3%,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以上,全省综合创新能力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六,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