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中国人居环境奖”缘何花落徐州?

 

 


◎徐州日报记者 樊海涛 张德鹤 通讯员 朱宏森

本月初,住建部公示了“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我市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名列 “综合奖”的首位。现在公示期已过,经评审委员会批准,此奖正式花落徐州。刚跨入2017年,我市便收到此份大礼,着实令广大干部群众振奋不已。这一国字头的耀眼成绩是如何取得的?记者近日进行了一番探访。

黑色、灰色曾让这座城市蒙污

徐州依山带水,岗岭四合,山包城、城环山,五大山系从主城区延伸四郊。但石灰岩构造的山峦,千年裸露,寸木不生。人们世代 “靠山吃山”,因长期开山采石,我市70%的山体遭受严重破坏。历史上战火频仍,黄河肆虐之灾,使得植被几乎破坏殆尽,被世人扣上顶“穷山恶水”的帽子。

进入现代,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徐州在源源不断输出煤炭、电力的同时,留下了2万多公顷的采煤塌陷区。有130年煤炭开采史的徐州,“黑”和“灰”曾是这座城市的主色彩,被列入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之一。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为彻底转变这一面貌,市委、市政府把准“病灶”,施以“猛药”以“治疗”。

对症下药抹平生态文明之殇

早自2002年起,我市便实施退建还山、退渔还湖、退港还湖工程,陆续将云龙山、西珠山、西凤山等山坡及周边棚户区整体搬迁,全部还绿于民。用十余年时间打造十里杏花村、小南湖生态区、滨湖公园、珠山文化景区,形成了“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环湖临山公共空间。云龙湖景区修复工程荣获2014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

近十年来,我市每年财政投入生态项目建设资金30亿至50亿元,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从8年前开始,市区采煤塌陷地实施生态修复,昔日荒凉的塌陷之地衍变为今天的九里湖、潘安湖等湿地景区。如今,那里湖水盈盈、杨柳依依,让人流连忘返。“十二五”以来,我市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关闭、转产,主城区范围内全面淘汰燃煤锅炉。

综合整治城市水系,我市先后对故黄河、奎河、丁万河、三八河等实施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对九龙湖、劳武港等昔日煤港进行园林式改造,建成了开放式休闲生态公园。目前已创建云龙湖、故黄河、潘安湖、金龙湖、丁万河等5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7个省级水利风景区。通过截污、清淤贯通、水质提升、生态修复等“水更清”计划工程,故黄河、大龙湖、金龙湖水质达到Ⅲ类水,云龙湖则优于Ⅲ类水。

经过5年努力,我市完成了“二次进军荒山”工程。全市累计完成荒山造林10.3万亩,为400余座宜林荒山披上了绿装,实现了全市荒山绿化全覆盖,在全国开创了石灰岩山地造林的成功范例。到2015年底,主城区东珠山、龟山、九里山等42处因采石形成的宕口废弃地的生态,得到了良好的修复和改造,化腐朽为神奇。谁能想到,曾经的“城市伤疤”竟变为生态亮点?

“老城区10亩以下的拆迁地块不再出让开发,全部用于街头绿地建设。”市园林部门人士介绍,几年来,我市实施“地更绿”行动计划,实现了市民出行500米就有一块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的目标。如今市区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已达到177个,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29平方米;拥有11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以及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一大批公园景点以及许多绿地景观成为城市绿色地标,真正实现了生态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目标。

通过综合治理,我市环境实现了由灰变绿的华丽转身。2015年,徐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225天,优良率达63.2%,环境空气质量逐步好转。

“啪啪啪……”每天拂晓,鼓楼区九龙湖公园广场就会响起晨练者挥舞麒麟鞭的炸响声;每个夜晚,云龙湖畔一队队健步走队伍踏歌而行;周末,云龙山麓、云龙湖畔一对对新人在扎堆拍摄婚纱照。人融进了微醺的风景,而风景定格于永恒的镜头。这样的景象,东至珠山宕口公园、西到九里湖,南到吕梁风景区,北至潘安湖等处,也俯拾皆是。当人们沉浸在这些美好的城市风光时,可曾想到它们大多都有着苍凉的前世?

棚改安置大庇住困群众俱欢颜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徐州上千家重化工企业在城区陆续建起了大批的职工住宅。因年久失修,这些住房逐步形成了棚户区。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抗灾性差,居住环境日趋恶劣。这给居民生活造成很大不便,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严重问题。

2008年,我省作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市适时将棚户区改造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实施。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和棚户区的实际情况,坚持尊重民意、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大棚改工作力度。“十二五”期间累计改造棚户区2567万平方米,主城区集中成片的棚户区(危旧房)已改造完毕。

通过落实一系列棚改惠民政策, 20 余万户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住房建筑面积由原来的人均10多平方米、户均30多平方米,增加到人均20多平方米、户均70多平方米。这是我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拆迁安置工程,也是惠及户数最多的民生工程,城市环境面貌也为之焕然一新。

“单位散了,房子破陋没人管。我是个下岗工人,觉得这辈子就要终老在那里,做梦都没想到赶上了棚改安置。”由市区棚户区搬至中山北路和风雅致小区的业主王胜表示,市棚户区改造让他一家告别了阴暗、破烂的危旧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同时,我市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基本制度,围绕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目标,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截至2015年底,市区享受住房保障的城镇家庭累计达13.69 万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24.63%,市区城镇居民人均拥有房屋面积达43.65 平方米。”市房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此外我市还对177个老居民小区进行综合整治,60多万群众因此受益;持续开展幸福家园创建活动,全市幸福家园示范小区达到54个,直接惠及100万市民。

关爱民生编织稳定和谐的保障网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逐步构建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由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城镇保险”向“城乡保险”的转变。

2015年末,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16.48万人和318.03万人,较上年分别增长2%和0.2%。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6.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41.72万人和156.10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7.0%,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58元和380元,居苏北各市首位,18.35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形成。

“数字城管”打破了传统热线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市民对数字化城管工作满意率达99%,我市的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共安全上,严打违法犯罪活动,严密社会面治安防控,严格公共安全监管,刑事案件发案率0.67%。城市人均避难场所面积达到2.06平方米,城市应急体系健全完善。

抓住契机打造经济腾飞之城

我市近年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由典型的内陆资源型城市转而聚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能源产业和商贸物流旅游业等七大千亿元产业,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先后落户徐州,新兴经济驶上快车道。百年 “煤都”一跃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全球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

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从源头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19.8亿元,位居全省第五位。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9.5∶44.3∶46.2,第三产业服务行业产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工业的产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均超越“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考核标准。

今天的徐州由“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天蓝、水清、地绿、路畅、城靓,城市基础设施功能齐全,市民安居乐业,生态更加优美,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城市风貌特色逐步显现。徐州不但成为本市民众充满自豪感、幸福感、归属感的宜居之地,也是周边城市人民前来休闲、购物的理想之地。

■小结

我市获得该奖项意义深远

中国人居环境奖推荐部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认为,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在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同时,将人居环境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紧密结合。每年都组织实施百项以上的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城市棚改区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城市高架快速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供水、矿区修复生态工程等建设,措施扎实,成效明显。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如今徐州荣膺“中国人居环境奖”可谓实至名归。

 

市委党校有关专家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人居环境奖”基本指标体系已把五种建设内容都涵盖进来。因而我市获得该奖项意义深远,将推动我市自觉补齐“短板”,将各项建设齐头并进,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鼓舞全市上下更好地发挥“三个作用”,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7-01-16/382282.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