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
腾出堂屋接待各地驴友
搬来之初,他们也有不习惯的地方,还好都有解决办法。厨房经常进老鼠,咬坏了不少东西,老两口一分析,发现石头垒的墙壁上有缝隙,老鼠就是从这里钻进来的。商量之后,他们将外墙全部用水泥糊了一遍,老鼠果然少了很多。冬天阴冷,他们就在东屋装了土暖气,后来将卧室也搬到了东屋,把堂屋空出来,留给各地来的驴友。
老人说,他们在外骑行的日子里,碰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多亏热心人的无私相助,他们也愿意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为了能接纳更多的驴友,胡瑞珠还准备了几个门板,“这间卧室最多的时候睡了8个人。”胡瑞珠说起这个很自豪。
老人还在院子里搭了棚,春夏秋季棚上会爬满丝瓜豆角。夏天天气好的时候,老人还会在院子里放上床,搭上蚊帐,晚上睡在床上看着天上很亮很亮的星星,心情就特别的好。
老人没有菜地,就在路边紧挨着墙壁的地方,开了一块半米宽四五米长的地方,用砖头围起来,做了个“迷你菜园”,里面种着蒜苗和香菜。在村里的日子长了,老人和邻居也熟络起来,邻居三不五时也会将地里种的菜给老两口送点。
镇上买下一套房,专门用来放书
老两口喜欢看书,特别是游记和描述各地风土人情的书。书越积越多,屋子慢慢盛不下了,农村的自建房潮湿,不利于书籍的保存,2013年他们花了23万元,在汉王镇买下了一处商品房。“那里就是我们的书房,平时我们在那里写写东西,看看书,会会客,日常生活还是在村里。”胡瑞珠说,她还是喜欢村里的日子。
村里子不仅有他们的生活,还放着他们最宝贝的东西——骑游用的自行车。从2003年到现在,老两口已经换了好几辆车,但每辆都舍不得扔。最早用的捷安特,还作为“功臣”被他们挂在墙上。“挂起来的是老头的,我那辆被孩子骑上街买菜,结果被人偷了,心疼了好几天。”
说到骑游,老两口打开了话匣子。
B
骑在路上的日子
遇到过抢劫,也遇到过雪中送炭
2003年,老两口退休了,来不及伤感,他们就踏上了骑游之旅。第一次骑游,他们没敢走太远,从徐州出发经过合肥骑往九华山。第一次骑行很顺利,两人兴致很高,回到家休整一段时间,他们又开始准备下一次的骑行之旅。
2003年9月到2004年4月之间,他们从徐州骑到广东,然后折返回到徐州。就在这8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尝遍了酸甜苦辣。
在广东东莞的一条国道线上,老两口正在欣赏沿途风光时,张秋志突然感觉自己的腰部被人碰了一下,等反应过来时,他发现自己别在腰上的手机包没了,而刚刚故意蹭自己的人骑着摩托车已经开出去了老远。这一次的遭遇让老两口的心情低落了很多,值钱的东西再也不敢放在外面,看人的眼光也多了几分戒备。
给家里打电话报了平安,又平复了心情之后,老两口继续往前走。一天,在湖南韶关,老两口为看一个古寺庙,白天耽误了很长时间,天黑之后也没能赶到当天既定的目的地,而要返回韶关则要往回骑上近20公里。就在老两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时,一辆厢式货车在他们边上停了下来。从货车上下来一位小伙子,小伙子告诉两位老人,这里距离下一个村镇还有30公里,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助。
有了前次手机被抢的经历,面对陌生人的好意,老两口本能地戒备起来。但天色已晚,如果拒绝,老两口并没有更好地选择,他们不知道这个夜晚自己要怎么度过。心一横,两位老人打算碰碰运气。小伙子将老两口的自行车搬上货车,将两位老人请到了驾驶室内,安全地将他们带到了最近的镇上。
下了车,张秋志和胡瑞珠自然千恩万谢,并邀小伙子一起吃个便饭。小伙子还要赶路,婉言谢绝了。老人记下了小伙的手机号码,其后的每年春节,都会和小伙子打个电话问声好。
把“三十里风区”
看成“三十里风景区”
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在赶往德天瀑布的路上,一天晚上两位老人找了很久都没能找到一个歇脚的地方。当他们几乎不抱希望地敲开一户苗族人家的房门,说明来意时,这位苗族男子邀请他们当晚就住在自己家。但苗族男子的父母得知情况后,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当晚张秋志和胡瑞珠不能住在一起,张秋志必须跟这家的男主人睡一张床,胡瑞珠跟这家的女主人睡一个床。“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们这里的风俗,也可能他们担心我们不是真夫妻。”如今猜测起其中的原因,张秋志哈哈大笑。
对于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来说,最大的考验其实是体力。2008年六七月间,两人骑行至新疆,只觉得目光所及皆风景,大开眼界。一天在骑行路上,胡瑞珠看到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前方三十里风景区”,顿时觉得精神一振。可这种兴奋没持续多久,她只觉得身边的风速越来越大,自行车根本不用蹬,风推着就能自动往前走,几近失控。胡瑞珠这才意识到,刚才牌子上写的其实是“前方三十里风区”,她多看了一个字。好不容易两人来到一处大桥下避避风,胡瑞珠只觉得头晕目眩,浑身难受。走出风区后,玩过吐鲁番,骑到哈密,张秋志见老伴的精神状态一日不如一日,就在哈密买了两张回徐州的火车票,提前结束了行程。而两人原本的计划是要继续骑到甘肃敦煌。
回到徐州,胡瑞珠到医院一检查,轻微脑梗。说起这次经历,胡瑞珠没觉得自己不易,反而觉得是自己成了老伴的累赘,连累他提前结束行程,一直自责。住了20多天的院,回家看了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等孙子孙女们暑假一结束,老两口又骑上自行车出发了。
骑行在外,老两口时刻也在牵挂家里人的消息,最怕听到家里人的噩耗。张秋志妈妈病重、姑姑去世以及胡瑞珠妹妹病逝时,他们都骑行在路上。一接到家人的电话,便以最快速度返程。即便是这样,心里仍觉得遗憾。
时隔6年 拿到浙江老龄委“升级版”证明
骑行在路上,老两口很少自拍,他们更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纪念自己的旅程。后来两人一商量,决定每到一地方就去老龄委开个证明,再盖个戳。如今,他们早已集齐了全国各省级老龄委的证明,并将其做成展板。
2004年11月29日,老两口来到浙江省老龄委办公室。说明来意后,对方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热情,顺手撕下笔记本的一页,写下“祝老同志一路顺风”几个字,盖了公章,交给了老两口。后来,老两口在其他各地老龄委开证明时,无不受到热情的接待,对方有时还会赠送很多旅游纪念册和宣传画给他们,但浙江老龄委给的那个没有抬头的“简易证明”一直是两人心中的遗憾。
2010年秋,老两口再次途径杭州,决定补上这一缺憾。他们又来到浙江省老龄委,这次受到热情接待。接待他们的一位主任说,上次老两口来开证明时,他就在旁边,当时还只是普通职员,没法为老人做更多。这一次,他找了印有“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专用信笺,认真写下了“各有关单位:兹有江苏省徐州市老年人张秋志、胡瑞珠夫妇自费骑车旅游,低碳环保万里行,途经我省,展示老年人健康向上的风采,精神可嘉”的字样。
拿到这份“升级版”的证明,两位老人很激动,再仔细一看落款时间——2010年11月29日,距离上次整整6年。
每趟花费都不超万元,
最大的开销是住宿
张秋志退休前在市交通局工作,胡瑞珠退休前在市邮政局工作,工薪阶层。他俩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人,所以花费能省则省。每次上路,他们都会带着一个小本子,每天每一笔支出都会详细记录。记者细细翻看了老人的记账本,发现每次花费均不超过1万元。
2006年,他们从徐州出发骑游至云南昆明后返程,全程105天,总花费8380.90元。2008年9月5日至12月10日,老两口骑行至东北三省后返程,全程花费8485.50元。今年春天,老两口骑行至太湖后返程,总花费5876.80元,其中住宿费2826元,平均每天花费74.36元。
老两口分工明确,张秋志负责做路线、花费方面的规划,具体到找宾馆、找饭店、采购,讨价还价的事情都由胡瑞珠来做。每次出发,最大的花费都是住宿,为了省钱,他们都住家庭旅社,这样吃饭和住宿问题就能一并解决了。最开始,他们将饭钱和住宿费一并交给旅社,但胡瑞珠说,即便是两人30元的伙食费,也吃不到什么东西,他们觉得这笔钱花得有点亏。慢慢地,他们开始去农贸市场自己买菜,用简易电热杯在旅馆里自己做,三个番茄两个鸡蛋再加上一把面条,就是滋润的一餐。两人很满足。
每次出发之前,他俩都会做一个详细的计划表。到了路上,每天晚上还会根据当天路上的情况,及时调整第二天的路线。因为计划做得周详,白天耽误行程、晚上找不到地方住的意外情况极少发生。
如今年过七旬,张秋志的身子骨仍然硬朗,行动矫健,不减当年。胡瑞珠的腿脚却大不如从前,走路有些蹒跚。每次骑行,都是张秋志骑在前面,胡瑞珠跟在后面。“有时候,我既要看着前面老头子的帽子,确定他的方位,又要防止身边的人撞着我,跟着跟着就跟丢了。”每当这时,老伴都会回头来找她。他嫌她骑得慢,她怪他骑得快,两人有时会争执两句。但好在两人都有一颗爱玩的心,“拆伙”的话谁都不忍说出口。
为了路上走得更顺利,两位老人都学会了修车。为了规划线路,老人的电话、智能手机也是用得倍儿溜。一路上,他们遇到了无数同道人,开阔了眼界,也捧回了“全国骑游达人”的荣誉。
老人说,他们之所以能过得这般精彩,要感谢三个女儿的成全。每次出发,女儿们都很担心和牵挂自己,但从不会以爱为由牵绊自己,每次都是全力支持。
老人还说,他们每次骑行,无论走多远,都还要骑回来。每次有人问起他们目的地在哪时,他们都会回答说是家。因为他们知道,每骑出去一步,其实是离家更近了一步。
文/记者 王韬 图/记者 谭歌
来源:彭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