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回眸2016,喜看徐州市就业工作新突破—— 就业有“助” 创业有“路”

 

 
招聘活动现场。


◎徐州日报记者 范海杰

阔步迈向“两聚一高”的新徐州,一方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热土。

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市沉着应对亮实招,持续不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活力。随着水涨船高,2016年全市的“就业成绩单”堪称亮眼,呈现出“总分高、单项强”的特点: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94万人, 总量位居全省前列;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岗位38.53万岗次,办理求职登记35.87万人次,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局面。

如今的徐州,从大运河之畔到云龙湖之滨,从繁华都市到乡野山村,到处充满着活跃的创新,展现出日新月异的图景,一个个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潮正迅猛奔涌,催动着广大彭城儿女走向“强富美高”的美好未来。

减负担 稳岗位

释放吸纳就业新活力

【新闻点睛】家住鼓楼区二七社区的鲁女士失业一年多了。日前她来到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办理2016年社保补贴申报工作,较以前申报需携带身份证、就业登记证、灵活就业确认卡等大量的资料相比,现在只需填写社保补贴申领表即可完成申请,即时办结完毕。她激动地说:“现在年纪大了,以前老是要存缴费发票,怕丢了补不了钱,现在可好了,再也不担心了!”

【政策聚焦】一个地方,只有在改善民生上取得长足进步,百姓才会真切地感到幸福和温暖。一个部门,只有把百姓幸福作为愿景来谋划,群众才能真正认可其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所指出:“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落实好中央和省、市政策,去年以来,我市始终把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主旋律,在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出发点,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服务企业稳岗位,针对就业群众兜好“民生底线”。

为支持我市持续不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年以来,市人社部门一方面发放稳岗补贴,采取加大宣传力度、简化申请流程、严格审

核、网络申报等办法,确保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落实失业保险费率降低政策,失业保险费率由2%降至1.5%。在加大优惠扶持政策落实力度的同时,采取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的方式,重点抓好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的落实,放大优惠政策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

这些政策如一针针强心剂,极大促进了企业发展、惠及了广大职工。如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2016年享受稳岗补贴361.6万元,主要用于员工入职和岗位能力提升培训以及职工缴纳社保等。企业相关人员坦言:“补贴资金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就业政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数据是有力的佐证。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全市减征失业保险费约1.74亿元,有效地减轻了企业负担;全年全市共发放稳岗补贴1.24亿元,惠及1188家企业的25万职工。此外,我市就业政策还普惠到了就业困难群众。经统计,为3.3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约1.33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约1.67亿元,发放企业社保补贴约897.6万元。

信息化服务

打通就业服务“全过程”

【新闻点睛】小曹是南方某职校17届应届毕业生,一直关注“徐州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官方微信。在去年12月24日招聘会上,他看到了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由于当时人在常州,便通过登录徐州人力资源招聘网在线申请了该职位,与该公司人事主管取得了联系,现在已经进入公司实习。

【政策聚焦】徐州是人力资源大市,全市共有适龄劳动力资源576.32万人,其中城镇244.66万人,农村331.66万人。面对如此面广量大的就业服务需求,市人社部门坚持实施智慧就业,打造信息化就业服务的新模式。2016年,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提供岗位38.53万岗次,为35.87万人次办理求职登记。

依托动态管理资源,市人社部门铺好了就业服务的“最先一公里”。全市所有劳动力资源全部进入信息库,实现实名制动态管理。按照“数据向上集中、业务向下延伸”的目标,创造性研发了徐州就业数据大平台系统,对全市就业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纵横比较、定量分析”,为科学化、精准化的就业管理服务提供支撑和保障,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从“无纸化经办”到“智能化决策”的跨越。

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招聘系统的完善,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更加畅通。徐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大厅作为一座综合性、公益性、区域性大

型人力资源市场,完全实现了招聘服务无纸化办公,招聘信息在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个人自助查询服务终端等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开通了微博、微信等服务载体,提供点对点、个性化的便捷求职服务,实现线上与线下的高度融合,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依托平台

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

【新闻点睛】两年前,徐州盛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经过两年的孵化,公司的“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业务已经形成集团化发展态势,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服务公司。公司现有员工350余人,年营业额1亿元,与全球120多个国家知识产权部门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公司稳固客户达到3万余家。

【政策聚焦】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从2016年伊始直到年末,关于创业的利好消息就如阵阵春风,不断拂面而来。为加快大学生创业提档升级,去年市人社部门实施了创业政策拓展、创业能力提升、创业孵化推进、创业服务优化“四大行动”,开展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遴选,促进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规模、比例再扩大,质量、效益再提升。

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目标,平台建设尤为重要。具体到盛凡网络的成功发展来说,既是其创业团队不断努力抢抓市场机遇的结果,更是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这个创业平台强力助推的结果。

“创业之路开始都是异常艰难的,入驻徐州大学生创业园时,我身上仅剩5000元流动资金,资金严重不足,园区的孵化支持体系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大学生创业园提供了免费办公场地、税收返还、社保补贴等一系列资金支持。”盛凡网络负责人张津溪表示,从企业创业到发展壮大,如果没有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的大力扶持,就不会有公司成功的今日。

发展家庭服务业

开辟就业新途径

【新闻点睛】谭春玲是邳州市八义集镇八集村人。经过人社部门培训以后,她由普通的养老护理员逐渐成长为邳州市恒心育婴学校一名优秀的家政培训讲师。2015年8月,被授予徐州市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同年底,被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成为千百万农民工的优秀代表和家庭服务业的骄傲。

【政策聚焦】无技术,就业难。为了帮助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016年度,市人社部门进一步加大就业培训工作力度,坚持以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为龙头,依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开发,突出抓好对企业在岗职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复退军人及失地农民等劳动技能培训,并结合农村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将培训送到田间地头和企事业单位,切实方便城乡劳动者参加各项技能培训。

以扶持家庭服务企业做大做强为例,市人社部门与工商部门联合在全市实施了家庭服务业“品牌培育战略”。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市家庭服务行业培育2个江苏省著名商标、10个徐州市知名商标的目标。选取一批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示范性强的家庭服务业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引导其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

行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培训离不开基地。市人社部门相继设立了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10个家庭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和徐州市中青家庭服务有限公司等7个家庭服务业人才实训基地,有效地推动了市家庭服务人才培训工作的开展。在市人社局的努力下,全市各地按照“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带培训”的思路开展技能培训,作为帮扶农民实现就业的重要抓手,有力地提高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由初期的简单就业向技能就业、稳定就业和素质就业的转变,对实现我市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37.98万人。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7-01-18/38253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