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曲美慧 “关工委工作一头连着老,一头牵着小,可谓是一批夕阳人干着红红火火的朝阳事业。”谈起工作,79岁的周维宇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很难想象,一位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校园村舍,仍保有如此充盈的激情和干劲。 2004年,从市政协副主席位子上退休的周维宇开始担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说,关工委的工作,是要将学校8小时、家庭8小时和社会8小时的教育充分利用和整合,发动老同志,引导教育好青少年,这是一份关乎国家发展大计的沉重责任。13年来,周老日日都在琢磨,如何将关工委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关工委的作用,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更多青年走上致富道路。身患多种慢性病、头发已经花白的周老,仍常常工作到深夜,即使手术后也仅仅休息几天便坚持上班。 “主题教育村村行”“农业科技镇村行”“爱心救助乡镇行”是徐州市关工委的三大品牌工程。2008年,省关工委提出在农村青年中开展“讲理想、学科技、达小康、奔现代化”的活动要求。周维宇退休前一直协助市领导抓农村工作,并兼任过市委农工部部长,熟悉农村工作,这项任务便落到他肩上。周维宇结合徐州实际,提出了在全市关工委系统开展“农业科技镇村行”活动。他召集6个相关领域的50多名专家组成专家库,每月一次进镇村、进农户、进大棚,为青年农民实地授课解疑,实施精准扶贫。近10年来,他们先后走进40个镇村,讲授70多个专题,培训青年农民1万多人次,发放图书资料3万余册。每次活动,周维宇都坚持和农业专家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服务工作。他还提出评选“青年农民创业之星”“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等活动,以典型引路,推动形成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致富氛围。 资金缺乏是青年农民创业致富的最大难题,也是让周维宇牵肠挂肚的事情。2009年,省关工委主任曹鸿鸣到徐州视察工作时建议,将沛县30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作为省级农业示范区,并作为省关工委联系点。周维宇抓住这一机遇,迅即向省政府作出专题报告,省政府为沛县增拨910万元农业开发资金。“农业科技镇村行”活动开展以来,先后从省、市协调资金1000万元,培育农业示范园区、农民合作社、青年农民创业企业共12个。 2011年,时年73岁的周老走进新沂市高流镇耀南村,和花农们聊起了网络销售。已过古稀之年的他敏锐察觉到电子商务是农村青年致富的一个巨大平台,于是他利用空闲时间几乎走遍了全市县区,多方争取资金创办“电子阅览室”,引导农民利用间隙时间到“电子阅览室”开展网上经营,一批农村青年从这里开始了自己的电商发展之路。 新沂市墨河街道狄湖村青年许文广,原本家庭经济困难,失业在家。周维宇多次上门看望,劝说他到新段社区学习电子商务技术。许文广学成回家后便办起了皮草淘宝店,3个多月销售收入达到100多万元。新沂市北沟街道神山村村民张红霞,2015年冬季收获了近5000斤山芋,因没有销路焦虑不已,周维宇得知后,立刻赶到张红霞家查看,在镇村关工委的协调下,通过电子阅览室销售网点扩大销量,山芋很快以较高价格销售一空。 “严谨、勤奋、坚定、谦和”,这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2016年3月,省关工委来徐调研电子商务工作,当时周老的爱人罹患重病正在住院,考虑到周老的实际情况,市关工委主任李为健特意叮嘱他不要陪同。但周老却说:“这项工作一直由我分管,别人没我熟悉情况,还是我来汇报吧。”那个晚上,这位78岁高龄的老人在医院床头的台灯下伏案工作至凌晨,次日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他连夜撰写的这份报告,后来被《徐州调研》全文刊登。 12年的坚守和奉献,让周维宇的晚年焕发出别样光彩。他先后被市文明委、省文明委、中国关工委评为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者。2014年,他被中国关工委、司法部、中央综治办三部门评为“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先进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