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天鹅湖
建设“90分钟互达”高铁网,重点规划建设长沙—九江—合肥、武汉—九江—南昌、合肥—九江—南昌、武广高铁复线(武长段)等高速铁路;建立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客源联动机制,推行“旅游一卡通”并逐步扩大景点数量,打造中部地区自驾游集散中心;共建重大疾病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信息和技术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医生跨市多点执业试点……
4月10日,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五届会商会上,“四兄弟”共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开启新一轮合作大篇章。
构建互达“90分钟经济圈”
根据行动计划,“四兄弟”将协同推进城市群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网络建设,构建四市互达“90分钟经济圈”。协同推进区域内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和国道建设,加快与全国骨干路网的对接。
推进长江中游省会城市公交一卡通工程建设,助推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合肥都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等城市群(圈)内的交通一体化建设。
在建设互联便捷的陆路交通的同时,构建联江通海的水运格局,共同争取国家加大长江航道“畅中游”工程的投入力度,尽快实施长江中游干支流航道改造升级工程,实现内河水运通江达海,推进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支线航道建设。
提升四市港口枢纽功能,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核心,充分发挥长沙港、合肥港、南昌港的内河航运功能,提升港口、航运、物流合作层次,进一步构建长江中游港口群。
打造中部国际航空港群
强化四市机场的枢纽功能,协调发展国际国内航线,优化航空运输网络主线,提高航空运输服务水平,共同打造中部国际航空港群。
共建干支线运输市场,探索通用航空综合开发模式,加大对通用航空的投资和建设力量。共同争取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列入低空试点范围。
同时,建立智能一体的运输合作体制,推动交通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两港(空港、河港)四网(铁路网、轨道交通网、快速路网、高速公路网)”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铁水、水水和空铁联运,推行客运“一票式”和货运“一单式”联程服务,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无缝对接”。
加大西部天然气引入力度
推进四市油、气、电输送网络一体化建设,多渠道开拓能源资源,促进资源共享,构建安全、清洁、经济、高效的一体化能源保障体系。
共同加强能源输入通道建设,加大西部天然气引入力度。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推进新能源加快并网,共同探索电力安全体系及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区域电网抗灾害能力和减灾应急能力。
推进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
加快四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城市群。加强四市政务网络资源共享,推进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信息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交换。
加快建立四市之间数字认证、物流配送、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和公共信息平台,协同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信息港。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应急体系合作机制,推进武汉、合肥、南昌等大数据交易中心和产业基地建设,支持长沙建设信息安全产业基地,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
共同完善防洪和水量调度
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加强长江、淮河干流堤防建设,推进汉江、湘江、赣江等主要支流河道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水系综合整治。
共同完善长江、洞庭湖、鄱阳湖、巢湖等水系的防洪和水量调度,建立联合调度系统和监管合作机制。共同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和排渍排涝设施建设,加强防灾减灾特别是洪涝灾害方面合作交流,全面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
市场一体化
搭建合作共享民间金融征信平台
共建四市本地产品销售一体化市场,促进商品在四市之间自由流通。规范发展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加快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市场一体化建设。
推动金融同城化,构建区域性金融结算、交易平台,推动区域内金融机构跨行政区划互设机构,开展业务合作,享受本地金融机构同等待遇。
加强金融工作主管部门之间协作,搭建合作共享的民间金融征信平台,优化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
产业协同
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合作,发挥武汉东湖、长株潭、合芜蚌(合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平台作用。
协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面提升食品加工、家电、纺织服装、汽车、工程机械、建材等行业的设计、制造、工艺和管理水平,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智能家电产业基地。
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精品原材料产业基地。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链条为纽带,构建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打造中部地区自驾游集散中心
推进长沙、南昌、武汉等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及物流园布局城市建设的合作交流,支持合肥等城市开展国家服务业试点,探索和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和政策。
建立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客源联动机制,推广“一程多站式”旅游,推行“旅游一卡通”并逐步扩大景点数量。推进起草(房车)露营地建设,打造中部地区自驾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峰会制度,联合开展旅游推介活动,合作开发国内外旅游市场。
生态文明
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预警网
加强水源地保护、河湖管理,共同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预警网,确保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步提高。推进水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等工作的合作交流。
构筑以沿江、沿湖和主要交通轴线绿色廊道为纽带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屏障,加快沿江防护林体系、环鄱阳湖与环洞庭湖防护林带、高速公路和铁路沿途绿化带等重点工程建设。
加强长江中游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建设和管控力度。发挥长江中游城市群湿地生态保护联盟在湿地保护、环保意识教育等方面作用。
公共服务
探索医生跨市多点执业试点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结对合作,建立紧密型医学人才、核心技术、血液供给等互惠体系。推进医学科研领域联合攻关。
深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急救联盟建设,推进突发事件水上、陆地、航空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及区域紧急医疗救援联动机制建设,打造互联互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决策指挥系统和信息监测平台。
共同建立沟通顺畅、科学有效的重大疾病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信息和技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区域内卫生计生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机制;探索医生跨市多点执业试点。
开放合作
开展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合作
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完善口岸联络机制,加强在口岸规划管理、电子口岸平台建设、临港物流园区及海关、检验检疫特殊监管区域建设等方面合作。
支持企业跨区域建立企业联盟,参与海外“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争取更多地承揽以勘测、设计、咨询、施工为一条龙的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
加快企业跨区域物流总部基地和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分销平台建设。开展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合作,完善区域交通网络,降低货物运输成本。
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