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年创经济效益逾5000万 首场市劳模创新沙龙落下帷幕 |
◎徐州日报记者 曲美慧 徐州市总工会17日启动了“徐州市劳模创新沙龙”系列活动,首场沙龙在徐工集团成功举办,50多名来自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职工代表、科技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围绕“绿色、创新、智能化制造”展开了热烈讨论。 我们身边每年都会涌现出大批各级各领域劳动模范,你可知道,他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一组数据可以有力地说明事实:仅以全市17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例,去年,他们共取得创新成果200余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000万元以上。如果将所有劳模创造的劳动成果统统累计出来,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一代代劳动模范,成为引领一个时代艰苦创业、奋斗创新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劳模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创新创业大潮中的引领带头作用?围绕这一主题,市总工会17日启动了“徐州市劳模创新沙龙”系列活动,首场沙龙在徐工集团成功举办。 首场沙龙的举办地点选在了徐工集团刘文生劳模创新工作室。今年35岁的刘文生在“全国首届工程机械修理工技能大赛”中一鸣惊人,凭着埋头苦干、潜心钻研的忘我精神,他带领整个工作室为集团制定了各项操作标准、规范10项,梳理总结并推广疑难故障处理模式12项,累计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工会说让我讲讲自己的经验,其实我就是个普通工人,如果非说有什么优势,可能就是格外能吃苦、愿意钻研吧!” 刘文生说,“我是从一线技工做起的,我觉得每一位一线工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因为我们是对这项技术最了解、实践最多的人。所以我常对工作室的人说,咱们首先要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才能寻找到突破的可能性。” 徐工集团工会副主席袁桂兰介绍,徐工集团一直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各单位组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在共有省、市、集团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9个,辐射出孟宪群液压攻关团队、刘文生技术攻关团队、孟维数控工艺攻关团队等25支先进创新团队,并逐步实现了从团队组建、立项管理、责任界定、学习研讨、联合攻关、项目评审、梯队帮带、信息管理、成果激励直到效果推广的闭环式管理。去年,这些工作室承担技术革新、科技攻关项目达176项,共创造经济效益约3529万元。 “如何更好地将生态环保意识融入到产品中,达到绿色、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是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不少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此为目标,不断推进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对于整个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沙龙特意请来技术专家、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履带所所长孙丽进行了点评,她说:“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要提升,必须打破关键技术被国外垄断的现状,在这方面我们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我们一起努力与摸索,劳模工作室更要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尽早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市总工会副主席刘洪印介绍,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徐州市总工会于2004年在全国首创的创新创业品牌。如今,全市175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几乎遍布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5个,徐州市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20个。目前,徐州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经验已经在全国推广,成为激发广大职工创造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 据了解,徐州市劳模创新沙龙系列活动将以“创赢”——聚力创新、共赢未来为总主题,每两个月举办一期,每一期邀请不同行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职工代表、专家学者等30至50人参加,活动内容包括主题演讲、专题报告、交流研讨、成果展示、现场参观五个环节,旨在充分发挥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市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新活力,为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起到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