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炮治絮”背后的工匠精神 ◎徐州日报评论员 |
“雾炮治絮”是今年我市发生的一件民生大事。一线的环卫工作者细心观察,摸索出利用雾炮车清理杨柳絮的工作方法,极大地减轻了飞絮肆虐,开创了国内治理飞絮的崭新方法,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治理模板。 全国各地饱受杨柳絮困扰的城市不在少数,但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直到“雾炮治絮”工作方法的出现。“雾炮车”的本职工作是进行工地和道路降尘,但我市的环卫工作者在日常操作中发现,当雾炮喷射水雾的压力调节至十级以上大风的强度后,对已经生成但尚未飘落的杨柳絮具有十分明显的打击效果。将其击落后,环卫工人及时跟进,清扫走落地的杨柳絮和枯枝,洗扫车紧随其后,进行第三轮清扫,不给落地的杨柳絮有再次起飞的机会。徐州环卫人没有放过工作中的细枝末节,没有对自己职责范围之外的工作推诿避让,用自己认真敬业态度,让一个看似简单的“意外发现”普惠全民。 试想,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对“雾炮车”的功能仔细研究,又或者不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新发现、迅速制订治理方案,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正在无奈地忍受着杨柳絮漫天飞舞。 对平凡工作的严谨专注,对本职工作的精益求精,这便是对“匠心”最好的诠释。 工匠精神,是这两年热度最高的词语之一。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职工要提供工作质量,都需要工匠精神做支撑。但是,发扬工匠精神,不仅局限于生产一线的企业职工,它还应自上而下化作社会共识,成为各行各业不约而同的价值标尺,成为时代的呼声和要求。虽然技能和行业不同,匠心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断进取的追求这一精神内核是完全一致的。 道理大家都懂,但知易行难。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遭遇的就是糊弄与马虎,对本职工作不思考不钻研,对职责之外更是能推就推,避之唯恐不及,这正是工匠精神的死敌。让工匠精神回归本源,需要我们像善于钻研、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徐州环卫人那样,从日常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拒绝糊弄与凑合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