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规划实施我省中长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工作部署,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及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现我省创新能力新提升、发展动力新转换、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跨越,为坚定不移闯出新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提供强劲动力。
(二)基本原则
聚焦发展。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向我省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明确创新重点和主攻方向,下好创新“先手棋”,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构建发展新优势。
深化改革。坚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强化激励。坚持把人才发展摆在优先位置,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批创新型人才和团队。
扩大开放。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用好国内外创新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构建开放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提升我省在国内外创新格局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战略目标
立足“十三五”,瞄准2030年,展望2050年,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成为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安徽区域创新体系,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以下简称“三重一创”建设)顺利推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引领型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力争建成20个以上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0%,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60%,制造强省和现代生态农业强省地位初步确立。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若干领域在全球形成优势。力争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超过1300件,国家级创新平台超过160家,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8%,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5人/年,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00个。
——创新环境更加优化。科技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创新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
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省份前列,“三重一创”建设成果显著,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在全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有影响的现代制造强省和现代生态农业强省,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水平的收入、更高品质的生活。
——总体上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始创新成果,攻克一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技术。力争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
——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创新文化氛围浓厚,法治保障有力,全社会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创新型强省,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高地,部分领域科技水平国际领先。
——全面、持续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区域创新体系,可供全国和全球借鉴。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经济发展质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产业核心竞争力强。
——拥有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科技和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创新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要素。
——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
二、战略部署
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按照“明确一个机制、坚持双轮驱动、建设两大中心和两大平台、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战略部署,为实现科技强省建设“三步走”的目标构建新的动力系统。
“一个机制”就是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机制。
“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两大中心”就是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两大平台”就是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个体系”就是建设安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完善技术、平台、金融、政策等创新体系,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平台载体、体制机制和环境保障。
“六大转变”就是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三、重点任务
围绕国家战略布局,紧扣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基础和产业特色,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目标,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创新任务部署落实。
(一)推动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在若干重点领域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应用技术研发、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强化科技供给,培育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和未来型产业。
1.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依托我省相关领域技术优势,推进新一代信息网络核心技术和软硬件自主产品研发,加快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示范应用。量子信息:重点突破实用化、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器件的瓶颈,拓展在金融、互联网、军工等领域的应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重点开发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协同覆盖技术,自主创新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单项广播与互联网双向交互融合关键技术的研发、标准制定和设备生产。智能语音:重点攻克语音识别、人机口语交互等技术,拓展在工业、家电、通信、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依靠新技术和管理创新支撑新型城镇化、现代城市发展和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方法和手段,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进程,推进平安安徽建设。重点发展市政基础设施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公共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大规模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发展云计算数据中心、云计算存储与安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技术。新型显示:重点开展大尺寸液晶面板、光学膜、液晶材料、超薄玻璃基板等核心技术产品研发。集成电路:重点开展国产控制器、处理器、传感器等高端芯片设计研发,集成电路专用材料和光刻机、封装等专用装备开发。智能汽车:重点研发汽车智能化、网络化等智能控制技术,以及车载传感器、红外、可视、控制器、执行器等先进无人驾驶技术衍生产品。智能终端:重点开发新型数字电视和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
2.加快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发应用,支撑制造强省建设。大力开发智能制造装备、系统和高端产品,提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产业基础能力,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个性化转变,加快建成制造强省。机器人:重点突破机器人本体以及高效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微电机、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技术,研发高端机器人,推进特种机器人在相关行业广泛应用。轨道交通:重点开展高洁净钢生产、车轮减振降噪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动车组及轨道交通整车及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通用航空:开展系统集成、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通航地面监测、复合材料等关键技术及设备攻关,掌握整机研制核心技术。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研制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新材料:重点研发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硅基材料和高性能电子材料,强化纳米材料等应用技术研究。
3.强化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支撑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生态农业强省跨越。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支撑打造现代生态农业强省。生物育种:重点开展作物高效育种技术研究,优质作物、畜禽新品种、特色水产品选育。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开展精深加工关键共性技术及新工艺研究,推进节能高效智能加工、包装、物流与技术装备研制。智能农业: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计划,重点开展农业传感器、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与服务系统、粮食仓储机械设备与智能粮库等关键技术研发,农业生产重要环节精准控制技术与产品研制。现代农业装备:重点研发大中型、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推进农信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农业生态环保:重点开展化肥和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产品研发、集成与示范,土壤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技术研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修复等技术产品研发,生物兽药、农药、肥料、饲料等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
4.开发推广低碳环保产业技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面向重点领域开发推广低碳环保和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新能源:重点推进高效率晶硅电池及新型薄膜电池、电子级多晶硅等研发和产业化,提升智能电网等技术和装备水平,强化光伏发电的系统集成技术能力。节能技术与装备:重点开发余热余压利用设备、新型高效节能锅炉、垃圾焚烧发电设备、节能建材、半导体照明等技术产品。新能源汽车:重点研发全新平台高性能纯电动汽车,突破储能系统、燃料电池、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整车集成技术。节能环保:重点开发推广面向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面向环境治理重大需求的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
5.开展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数字创意:重点打造数字出版、数字影音、数字动漫、数字游戏和数字新媒体的创意产业链,结合网络云服务、智能终端开发和大数据应用,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生态圈。数字旅游:重点开展开放式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云平台、旅游智能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传播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智能家居:重点加强智能家电终端及其基础网络平台系统研发,基于大数据云服务的智能家居、智能终端与智能健康微环境构建综合集成技术应用示范。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打通供应链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带动和整合上下游企业电子商务协调发展,推进线上线下互动。互联网金融:重点搭建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云服务平台,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6.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构建完整新型产业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改高水平、持续化、全覆盖,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和能效水平,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重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实施工业强基计划,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需求,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基础工艺,开发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产品。
7.加强健康技术攻关与集成应用,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推动生物、医疗、健康等产业技术创新,加强普惠和公共科技供给,发展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生物制药:重点开发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新型诊断试剂,提高通用名药物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水平。现代中药:重点开发中药饮片与提取物、中成药、中药保健品等产品,推动中药产业升级。医疗装备:重点研制影像设备、离子医疗、医用机器人等高端诊疗仪器和医用激光仪器、检验仪器等高新医疗诊疗产品。现代诊疗技术:重点研发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分子诊断、干细胞治疗、抗体药物、肿瘤精确诊断、糖尿病诊疗、抗病毒药物及手性药物等核心技术,开发建设精准医学研究平台。健康产业:促进生命科学、中西医药、生物工程等多领域技术融合,发展数字化医疗、远程医疗、低成本疾病防控等技术,建设大健康产业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推进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老等社会服务网络化、定制化,发展一体化健康服务新模式。
8.强化支撑未来新兴产业崛起的前沿技术研究,抢占发展制高点。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注重前瞻性谋划布局,加强科学探索和催生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研究,掌握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在新一代通信网络、大数据、3D打印、虚拟/增强现实、无人驾驶、电磁波空间应用、太赫兹器件、先进储能、空间科学、矿产深度勘探开采、先进高端材料、再生医学、精确医疗、脑科学、基因工程等领域,系统布局,梯次接续,统筹实施一批科技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示范重大项目,主动承担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
(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强化原始创新带动力。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大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力度,形成高效运行、开放共享的世界一流综合科学中心,申报建设量子信息等高水平国家实验室,聚焦突破一批重大前沿基础研究难题,强化在前沿科技创新中的国际话语权。
1.申报建设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把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建设作为安徽科技创新“一号工程”,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聚焦量子信息科技及其相关领域方向,统筹全省、聚集国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完善多元化和多渠道投融资机制,组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突出加强承接性、转化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通过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科技创新,着力突破推动量子信息科技革命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成果实用化和工程化进程,培育形成量子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打造全球一流创新人才和资源集聚、相关学科和技术领域密切交叉、创新链和产业链相互贯通、具有重要国际话语权的量子信息产业化战略平台和引领基地。
2.打造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工程和设施集群。发挥合肥大科学装置集群优势,提高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性能,新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研究综合设施、大气环境立体综合观测模拟设施、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以基础性研究带动应用性研究,在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科学、量子功能材料、物质与生命交叉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突破,在新能源、新材料、未来信息、环境健康等领域催生变革性技术,在国际若干科技前沿领域争创发展新优势。
3.支持自由探索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基础科学,在强磁场、高温超导、纳米技术、大气环境遥感探测、生命与健康、现代农业技术等前沿领域,自由开展多学科交叉探索研究,重视支持一批非共识项目,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催生高端产业的原创性成果,为科技、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源头创新支撑。发挥高校院所学科优势,调整学科布局,集聚创新资源,搭建知识创新平台,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
4.加快共性技术研发圈构建。立足我省优势学科和产业特色,联合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等优势创新单元,优化整合创新资源,建设中部基础研究中心和一批国家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取得一批突破性原创技术成果。加快建设提升现有创新平台,创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合肥分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智慧能源集成等重大产业创新平台,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医疗、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先进技术推广合作伙伴计划,加速相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
(三)推进区域协调和军民融合发展,提升整体创新效能。聚焦国家区域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总体要求以及我省创新特色,完善区域发展布局和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加速创新要素集聚整合和优化配置,推动全省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
1.高质量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按照“三城三区多园”的空间架构,搭建各类创新平台,培育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发展高附加值创新型产业,构建新产业新业态集聚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成果处置、薪酬分配、科技金融、开放合作等方面大胆示范,在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搭建高端人才与“双创”结合的重要平台上,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更多的“安徽方案”。
2.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创新能力。加强科技供给,加快培育建设一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点突破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组织实施重大研发项目,培育一批突破型、引领型的创新平台,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实现“三重一创”领域国家级或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全覆盖。鼓励境内外龙头企业在基地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支持基地企业在境内外兼并重组拥有核心技术、高端品牌、营销渠道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促进部分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实现引领发展。
3.构建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抢抓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机遇,皖江地区加快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和技术转移,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皖北地区强化农业现代化和传统优势产业科技创新,大力培育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功能性农业、新材料、智慧城市、云计算、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在创新经费、科研项目等方面向皖北地区倾斜,推进合肥、芜湖等制造业向皖北地区梯度转移,共建产业园区。支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提升智慧旅游技术水平,推动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创新发展。支持皖西大别山片区农业科技创新,壮大生态种养、多功能农业、绿色农产品加工等特色支柱产业。实施园区转型升级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开发园区,推进园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园区发展由速度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深入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新途径,争取芜湖、蚌埠、马鞍山等城市进入国家试点。
4.深化军民融合创新。构建军地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以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大型机械及特种车辆、高性能特种材料、野外保障等领域为重点,加强军民基础前沿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实施一批军民融合科技重大专项和项目,建成一批科技研发、科技信息、成果孵化转化“三位一体”的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平台,加速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健全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完善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探索军民科技资源相互开放、双向服务、融合共享的办法,研究建立军民融合需求体系,建设军民融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科技成果、条件、人才、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支持在皖军工科研院所和企业改革,探索改革国防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军工科研院所组建企业集团,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改组改制,推动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上市和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支持民口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防科研领域。
来源:安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