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品换新物 旧区焕新颜 泉山区“旧物置换”活动开展3个月让30多个老旧小区大变样 |
|
◎徐州日报记者 曲美慧 干净利落的楼道,有序停放的自行车,敞亮通畅的道路,生机盎然的绿化带……走进泉山区一些曾经被称为管理“老大难”的老旧小区,你会发现,它们已悄然褪去斑驳杂乱的外衣,焕发靓丽新颜。 这一切,得益于泉山区自今年3月起在所有老旧小区推行的“旧物置换”活动。活动开展3个月来,已经有30多个老旧小区借此破解杂物堆放难题,3000多人次参与活动,居民纷纷“点赞”:咱也为文明创建主动出了一份力! 社区管理 “软”招比“硬”招有效 6月8日一大早,段庄街道矿东社区灯泡厂宿舍一片空地上围满了居民,身边放着各式各样的杂物:生锈的自行车,没了把手的旧锅,腐烂的床板,坏了的电风扇…… 社区书记蔡立环站在人群当中,向居民大声宣布旧物置换的规则,一旁的志愿者们则忙着把洗脸盆、鸡蛋、丝巾、置物架等用于置换的物品摆放整齐,粗略估计,这批物品价值1000元左右。 “这是我们第二次搞旧物置换现场活动了,上次收了40多辆废旧自行车,十几个烂床板,活动结束后我去楼道里看了看,真是干净了好多。”蔡立环说,灯泡厂宿舍已有30多年历史,1200多位居民基本全是老年人,家里东西全都舍不得扔,小区里、楼道里一度因为各种废旧物而“堵得慌”。去年,社区组织过好几次大清理活动,非但收效甚微,反而惹起居民强烈不满:“我们自家的东西,你凭什么拖走?” 矿东社区的管理难题在几乎每个老旧小区都上演过。居民小区整洁卫生是文明创建的重要要求,泉山区有300多个老旧小区,楼道和道路杂物乱堆乱放现象很严重,直接清理极易激发矛盾,泉山区于是另辟新径,“硬”招不行,用“软”招,“旧物置换”活动从3月初开始试点推行,成为维护小区干净卫生、调动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创新举措。 因地制宜 各个社区创意迭出 300多个老旧小区,每个小区都有各自的特殊情况,泉山区因此没有制定统一规则,鼓励各社区因地制宜,开展“个性化”置换活动。 奎山街道塔南社区下辖8个小区都是建成十几年的老旧小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楼道里堆积的废弃自行车。社区尝试过劝说居民或直接拖走,居民都不配合。今年初,社区党委讨论制订了旧物换新的活动方案,向办事处申请了活动资金,买来储物篮、置物架等置换品,通过志愿者每天在各个小区播放置换倡议书,吸引“人气”。结果第一次现场置换,就把楼道里“躺”了多年的30多辆自行车“请”了出来。 “这种自行车卖的话也就3块钱左右,但是我们换购的东西均价15元钱,老百姓都会算账,于是都来置换了。两个多月下来,我们原本统计过的70多辆废旧自行车已经差不多清理干净了。”党委书记朱诗慧说,现在该社区服务大厅专门设立了“旧物置换”服务点,除了老旧自行车,居民家中的其他废旧物品也可随时拿来置换。 王陵街道小北门社区也是个老小区,500多户居民中有300多户是60岁以上老年人。除了不定期举办现场置换活动,小北门社区居委会还鼓励居民利用微信、QQ群等信息平台进行互动,发布闲置物品信息,有针对性地实现旧物置换,传递环保理念。眼下,小北门社区正在筹划下一场现场置换活动,他们将在活动现场设置爱心捐赠、手工艺品展示等区域,使社区居民学到更多旧物再利用方法,全面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常态开展 文明城市重在维护 3个多月来,“旧物置换”活动已在王陵、奎山、段庄、和平、永安5个老旧小区较为集中的办事处广泛开展,30多个社区开展了80多次活动,3000多人次参与,仅废旧自行车就清理了数百辆。 “‘旧物置换’的好处已经凸显出来。往年请人清理杂物,需要投入经费和志愿者大量时间,效率低不说,还引起了不少矛盾。现在采用这种方式,群众容易接受,不仅改善了生活环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居民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段庄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鲍兆红递给记者一枚书签,上面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及文明创建宣传语,“借助这类活动,也对文明城市创建进行了宣传。” “6月份是我们泉山区旧物置换月。”泉山区文明办副主任张真介绍,“这个月,基本上主城区所有老旧小区都会轮流举办一次旧物置换活动,平均每天有三四个小区同时举办,开足马力将老旧小区杂物乱堆乱放问题集中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