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锡 互助养老 盛国平摄
苏 州 居家养老 杭兴微摄
南 京 社区养老 邵 丹摄
17日召开的全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传出一组新数据:上半年,全省在建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达127个、新增社区老年人助餐点1527个;新增养老床位1万张,社会力量举办经营的床位占比攀升至57.3%,37.1%的床位为护理型。随着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激发,养老服务逐渐从“跑马圈地”、快速扩张,向精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秉持公益心态,
探索市场手段
烧鸭腿、西红柿鸡蛋、黄瓜肉片、木耳菜、大白菜蛋汤……酷暑难耐,南京市安怀村汽轮七村小区内40多位老人的午饭每天是一大荤一小荤两素菜一汤一米饭,清淡可口。该市东北角一个上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内,携才居家养老北崮山点常年提供的服务满足了居家养老的刚需。短短3年,携才养老产业服务公司已迅速在南京开设122个助餐点,年服务老人120万人次,占该市助餐服务总量的18%。
“公益的心态,市场的手段”是携才迅速扩张并站稳脚跟的秘诀。副总经理常松林介绍,每份餐收取5.5元-7元,财政有1元-2元补贴,勉强盈亏持平。如果没了政府补贴,能否生存?携才开辟线上线下平台,帮老人代购生活刚需品,找到一条盈利之路。拿鸡蛋举例,助餐点代购草鸡蛋5毛钱一个,比市场价低15%-20%,携才每卖一只鸡蛋获利7分钱。听起来很少,但在5万个注册会员中薄利多销,再加上蔬菜、水果、米油代购以及蔬菜基地的推广费等,盈利已不成问题。掌握了助餐带来的老人群体大数据,携才顺势推出休闲娱乐、保健养生、文化养老等一站式服务。
今年,省政府继续把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点等建设纳入民生十项实事之列。政府补贴是这些机构生存的重要支撑,但已有不少养老服务企业像携才这样,通过多方探索运作,找到了为老服务的盈利点,实现了市场化运营。
机构向居家延伸,
服务更软性更人文
近日,位于南京城南的悦华安养院派专员上门,为秦淮区81岁的李士方奶奶做了一个“长者个案护理”私人订制。护理方案涵盖李奶奶的饮食习惯、病史、作息、爱好等情况;服务项目有一日三餐、清洁整理、户外活动、上门巡诊、精神关爱等。李奶奶被评估为护理“介助一级”,每月支付1000元即可获养老院的上门服务;此外,等级最高的“介护级”费用为2600元。
将机构套餐式服务直接复制到老人家里,试点家庭床位,是悦华安养院的一大创新“卖点”。该院负责人黄桂华介绍,目前院里已入住80多位老人,还为附近18位老人提供上门护理。“短期寄养”等新产品也陆续推出,子女若出国、出差,不放心将父母独自留在家中,可为老人选择短期入住,服务项目均有详细收费标准。
在黄桂华看来,精准化服务就是要更注重人文方面、软性的产品供给。考虑到老年人不能缺少亲情,该院去年推出“亲情探视打折制”,家人一个月探视老人四次以上,入住费下浮5%;一个月探视一次以下,上浮5%。家属群里大伙儿“攀比孝心”,有的老人每月被探视数多达20次。
目前悦华安养院有10多家连锁店,采取小区嵌入式设置,辐射周边社区,每家机构的服务半径为两公里。“把居家、机构、医疗三者融合,我们是第一家。”黄桂华将每个站点定义为一个小型融合体,在不同区域可模式化复制。去年,悦华安养院服务3.6万人次,今年预计达15万人次以上。
聚资源,
高起点布局设施空间
我省老年人口已达1700多万,巨大的市场需求、接连出台的利好政策,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全省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2000多家,床位总数达到63万张。但面对记者采访,携才和悦华等运营者表达了担忧:资本大量涌入、项目跟风上马、无序布局乱象,可能导致一大批“短命”养老企业的出现。
养老产业如何在这片蓝海中畅游得更久?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认为,当前急需像规划医院、学校一样,对养老产业进行高起点布局。各市、县(市)民政部门应在充分考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老龄化发展趋势及老年人口分布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编制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的养老服务空间布局规划,引导养老服务业合理发展。
记者了解到,南京、常州等设区市已出台相关规划。常州市民政局局长王莉介绍,该市明确按照人均用地0.2平方米的标准安排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标,新建养老服务用房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目前,溧阳天颐养老产业园、金坛东方盐湖城养老产业园等一批养老服务专题园区陆续建成。
省里也正在研究出台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未来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必将紧扣社会需求,资源逐步向社区居家养老倾斜,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倾斜,向医养融合倾斜,供给结构更合理,服务更趋“精准性”。(唐 悦)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