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阿湖镇设立“周二走访日”,全镇党员干部实现常态化走访,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每周都走访 事事都落实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海杰 通讯员 石盛 刘佳
8月8日,星期二。这天,又是新沂市阿湖镇党委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周二走访日”活动的日子。吃过早饭后,该镇党委的6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分成18个组,到镇、村上门访民情、入户听诉求……为进一步提升机关服务效能,锤炼干部实干作风,自今年1月起,阿湖镇开展“周二走访日”活动,要求全体机关党员干部每周二集中下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沉下身子主动问诉求 “陈书记,又来走访了!” “嗯。戴大娘,最近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现在煤气灶用习惯了吧?” 8月8日,走访干部刚走进古村村,就碰到年过七旬的贫困户戴大娘。老人热情地和镇党委书记陈云浩打招呼:“没什么困难,煤气灶也用熟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几年前,戴大娘的儿子病故,儿媳改嫁,留下两个孙女一个孙子由她独自抚养。可戴大娘家老的老、小的小,生活十分困难。镇走访党员干部了解到老人这种情况后,自筹资金给老人买来煤气灶、煤气,并教会老人使用,令老人感动不已。 “走访,就是要和群众交朋友,沉下身子,要让群众知道你是来帮他们解决问题,而且确实能帮他们解决问题。这样,群众才会和我们说实话,才愿和我们说实话。”陈云浩说。 该镇党委规定,走访干部决不允许走过场,不能像以前有些干部一样,下村就是跑到村部和村干部坐一坐、聊一聊,喝喝茶、打打牌,群众没见着一个、事情没办成一件,作风漂浮。以各挂点领导、蹲点干部为主的走访党员干部,必须带着诚心、虚心、耐心,进入村民家中、深入田间地头,主动找村民聊天,热情为群众服务,并写好民情日记,记录下当天所走访情况。 做好台账共同想法子 在阿湖镇,每个党员干部都有一本“民情日记”。 “今年,村里几个贫困户试种了十多亩无公害西瓜,但他们不太懂管理技术,能否请技术人员来指导?”“这几天,我要抓紧去联系,跟领导反映一下,下次来要给村民一个交代。”随手翻开一本,上面记着的都是这样满满的民情民意和党员干部们的承诺。 “我们每次走访收集上来的民情民意,自己能帮村民解决的就自己帮忙解决,能立即解决的就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做好记录,回到党委后大家一起商量着想办法。”镇纪委书记胡伟告诉记者。 阿湖镇种植花生、瓜菜等经济作物都是无公害的,但由于交通不便,销路窄,价格也低。今年2月,走访干部在镇村走访后,把这一情况收集了上来。怎么办?“我们把民意收集上来了,就要给群众一个说法。”陈云浩介绍说,“班子成员和部分党员干部连续商量几天,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集中精力硬化镇、村水泥道路,并与外商签订协议销售农户产品。” 做好实事倾力解民忧 由于阿湖镇位于新沂市最偏远地区,过去,十个客商九个不愿来办企业。阿湖镇有万亩葡萄产业,为解决果农的销售问题,党委负责人多次到北京汇阳公司,用诚意打动了老板,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汇阳品贸易有限公司,收购了该辖区内的60%葡萄产品,提高果品附加值,让果农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这是大走访解民忧的一个缩影。 阿湖人大都纯朴,不怎么说话,但谈起“周二走访日”干部走访为他们解决困难,村民的话就多了起来。练马村的几位村民说,党委的党员干部不走马观花,不搞花架子,而是敢担当、肯实干,踏踏实实解决农民的诉求。一位村民指着不久前修复的地下管网说:“前几年各家各户下水道都堵。今年党委筹集了100万元,新建了承载量大的地下管网。” 为使党员干部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该镇党委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建立完善收集、解决、反馈的完整工作链,并将走访干部服务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中。镇党委书记陈云浩总结说:“我们要求每名走访干部交好两本账,一本是向党委交好民情民意收集账,一本是向群众交好解决办法反馈账,让作风漂浮的党员干部交不了党委的账,让没有担当、不肯实干的交不了群众的账,从而把党员干部培养成担当实干型干部。”据悉,该活动自开展以来,已走访了3000多户居民、解决困难和问题200多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