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加减乘除法 深化税务“放管服” ——徐州地税局全力优化营商税收环境 |
徐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郑微 通讯员 闫士亮)9月14日,市民田女士通过掌上办税办理了一套二手房买卖。令她没有想到的是,通过手机录入和选择一些选项,不仅能办理纳税申报,还能在线申请买卖双方的家庭住房证明、调取上手房产档案,更主要的是在次日一大早,就收到了地税发来的纳税审核完毕、前去完税的短信。“真是太便捷了,既省时又省力!”田女士感叹道,这完全颠覆了她所听到的繁琐复杂来回跑的房产交易感受。
纳税人日益提升的获得感,反映的是徐州地税局“放管服”改革的成效。近年来,徐州地税局按照“放管服”改革的总体要求,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在后续管理上做“加法”,在优化服务上做“乘法”,在问题短板上做“除法”,打出了便利化办税“组合拳”。从审批权力清单化管理,到审批事项办理流程、过程、结果全公开可追踪;从“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到依托“互联网+”“信息管税”“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从事前系统提供支撑,到事中强化监控,再到事后督促整改确保税收优惠政策落地……一系列“减得实”看得见摸得着的“渐进式”变化,持续推进办税便利化改革升级,优化营商环境。 做好减法 在“放”上显实效 简政放权作为“放管服”的“先手棋”,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营商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徐州地税局始终坚持在行政审批和办税负担上做“减法”,积极推进“3550”行政服务改革和“不见面办税”服务,通过全面清理规范审批事项、优化再造办税流程、压缩简化办税环节等措施,打造权力瘦身“紧身衣”,推进办税事项不断“化繁为简”,帮助企业“轻装上路”、快速发展。 聚焦“放”的精准,开展权力清单标准化工作。取消行政审批类别,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优化权力事项运行程序,建立税源管理事项清单,将6大类334项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前移办税服务厅办理,实行“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减少重复审批及资料流转环节,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拓展“放”的宽度,优化办税各流程与环节之间的工作衔接。精简资料报送,优化审批流程,对申请材料符合规定的当场受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推行“免填单”“预填单”等服务,加快审批速度。与办税人员建立“双向联系”,“点对点”辅导政策、“面对面”讲解问题,以“数据流转”代替“企业跑问”,切实为纳税人办税减负。 提升监管的公平性,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规范进户执法项目,坚持“无特殊情况,同一年度内对同一纳税人的实地检查不超过一次”要求。实行“首违不罚”,对纳税人一年内首次实施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予以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在规定期限内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今年以来,全市6100多户次纳税人因符合“首违不罚”条件被免于处罚,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等违法行为有效降低。 加强监管,建立风险分析、应对、整改一体化管理机制。对发现的税收风险疑点进行统筹安排,根据风险级别推行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增强风险等级划分同税务稽查、中等风险应对和风险提示等工作的适应性、匹配性。 做好加法 在“管”上提质效 简政放权决不是只放不管,更需要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徐州地税局坚持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依托“金税三期”管理系统,根据税源结构及风险特征,通过信息比对、分析及审核,采取预警提示、风险应对、税务稽查等手段增强后续管理的针对性。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税收优惠等重点指标,加大风险推送和跟踪力度,形成风险管理控制闭环运行机制。 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合作”注重“共治”。徐州地税局积极构建“政府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税收共治格局,进一步激活信息聚合效应,与国税局、发改委、工商局等28个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采集第三方信息22万条,提高了风险应对的绩效。 以链条管理、前置验证为抓手,全面推动房地产交易税收精细管理,梳理排查房地产交易过程中的6大类17个风险点,研发“房地产交易税收征管系统”,加强了对涉房税收风险的有效防控。运行以来,采集信息60933件,入库税款7.07亿元。 开展纳税信用等级提升计划和税银互动,为双创打通融资渠道。徐州地税局联合国税对全市3.6万户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其中 B级以上纳税人占比81.72%。先后与多家银行建立税银合作关系,为纳税信用B级以上纳税人发放贷款17.81亿元。对纳税信用D级纳税人,推行“黑名单”制度。“真没想到A级纳税信用这么管用,两天时间就通过了质量检验和项目审批。”邳州旭浩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可旭对此深有体会。据了解,该公司主要经营建材、混凝土添加剂等建筑用材料,需要得到质监局、住建局等审批许可,程序繁多。而被评为A级纳税人后,所有环节一路畅通无阻。 做好乘法 在“服”上增便利 “放管服”改革要协同推进,既要“放”到位、也要“管”得住,更要服务好。徐州地税局全面实施办税便利化改革,做好“乘”法,增强便民办税“获得感”。 积极推进“不见面办税”服务,开发上线“互联网+房产交易智能办税系统”,实现“无资料、智审核、不见面、准实时”。纳税人通过手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自助办税。搭建银联、微信、支付宝多渠道缴税网络,与自助办税终端有机衔接,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跑“马路”。 全面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同城通办等便民举措,将152项涉税事项前移服务厅窗口即办,311个涉税表单实行免填单,当日办结率超过95%。 建立税企交流平台,深入开展税情大走访活动,着力为大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解决涉税疑难问题320个。维维集团财务总监张明阳表示,地税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有实实在在的举措,与企业签订“大企业征纳服务心连心”税收遵从协议,并且选派专人定点服务,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税务管理体系。 积极开展国地税合作,在效能上做“求和”。通过共建、共驻、互派人员等合作模式,户均办税时间减少10分钟,排队等候时间缩短近30%。 在江苏康力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衡墩建看来,营商环境的改善取决于政策、执行和服务。“在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税收优惠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公司2016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840万元,增添了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底气。”他说。 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以更大力度、更优举措释放政策红利。今年以来减免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3000多万元,享受面达到100%;落实小微企业免征基金费2亿多元,为50多户企业办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金额4.93亿元,为26家高新技术企业办理所得税减免1.02亿元。 随着真金白银的税收优惠幅度越来越大,企业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被不断激发,转型升级更是如借东风。“今年公司新建的技术中心投入使用,预计研发费1800万元,同比增长1166万元。根据研发费加计扣除提高到75%的新政税前加计扣除将达到1350万元。这对企业来说,不仅是一剂‘营养剂’,更是一剂‘强心剂’。”曾获国家级重大发明金奖的江昕轮胎有限公司王明江对未来信心百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