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 睢宁县打造 “云志愿”党员服务体系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赵伟 王田
“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上小学二年级的留守儿童李彤彤每周末只能在家跟着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学习帮不了忙,思想上也不够重视。”在“百千万”大走访中,睢宁县教育局党员孙运城发现这一问题并通过睢宁县党员“云志愿”服务平台进行了发布。 在睢宁县“百千万”大走访协调小组办公室、睢宁县教育局的推动下,开学第二个周末,由睢宁县党员骨干教师组成的“爱心志愿服务队”认领了这一问题,并在18个镇(街道)开设了“爱心课堂”,帮助留守儿童度过愉快的周末。 千名党员志愿者助力“百村万户”工程,5000余名党员医疗志愿者深入全县镇、村开展“健康睢宁”党员志愿服务、万余名党员“三夏”一线开展“丰收睢宁”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内容丰富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已走向常态,有困难找党员已成为睢宁群众的共识。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走访帮扶常态化制度化,夯实“做”的载体,睢宁县坚持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大数据”模式,建立了“网上志愿征集+志愿认领+线下志愿服务+考核管理”的党员“云志愿”服务体系,助推了发展、改善了民生,全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大数据平台精准识别志愿需求 据睢宁县“百千万”党员志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精准识别群众服务需求,该县专门设立“串门儿去”手机APP平台,给每名党员设立一个账号,使每位党员都成为“云志愿”服务体系的“客服”。党员“客服”则将大走访中发现的群众需求录入“串门儿去”手机APP平台。 “另一方面,我们还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中国睢宁网等渠道,征集群众的服务需求,形成志愿服务需求的‘数据库’。经梳理分析,找出共性志愿服务需求,然后由党员志愿者认领并实施服务。”目前,全县共搜集整理出扶贫济困、敬老助残、文化娱乐、环境卫生、教育培训等15大类志愿服务需求共计1.3万条,今年已解决万条以上。 专业党员志愿队做强服务“供给侧” “邱大爷,您这个慢性支气管炎要注意保暖、戒烟、避免刺激性食物……”在睢宁县高作镇曹庄村8组邱一玲家中,来自高作镇卫生院的内科主任时坤正在给他问诊,曹庄卫生室医生周伟则将邱一玲的病情记录到签约医疗服务册上。“没想到,镇医院医疗专家会上门为我问诊开药,还给我签约医疗服务,实在是太感谢了。”邱一玲说。 村民不出镇、村就能享受到专家诊疗。这是睢宁县党员志愿服务“供给侧”的一个缩影。 针对原有党员志愿服务队各自为战、服务技能水平偏低,满足不了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实际,睢宁县实行志愿服务“供给侧”改革,对原先全县315个志愿服务队进行整合,建立党员志愿服务“人才库”,根据党员志愿者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工作经验等,由县农委、卫生、商务、教育、交通、民政、文体、司法等部门牵头,成立了农技指导、社区文娱、农机修理、法律咨询、卫生服务、扶贫济困等30余支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3000余名党员志愿者均是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解决志愿服务质量不高、专业性不强的问题。 “志愿快递”实现群众微心愿 睢宁党员志愿服务,坚持围绕睢宁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编排了“绿色睢宁”“健康睢宁”“文明睢宁”“丰收睢宁”“希望睢宁”“志愿睢宁”“温情睢宁”“文化睢宁”“暖冬睢宁”“创业睢宁”十大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全县各单位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 让党员志愿服务更暖心,睢宁县在睢宁先锋网开设了“微心愿”认领平台,通过走访和网络收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困难群众等微小心愿,发布志愿服务信息,在全县党员中开展“点亮微心愿、争做圆梦人”活动,号召党员在网上进行“一对一”认领,鼓励通过“志愿快递”的方式,帮助实现心愿,做好事不留姓名。截至目前,参与党员4500余人,认领“微心愿”5000余个,有效解决就业、卫生、养老等民生问题2000余件。 “信用化”管理推动服务常态化 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介绍,睢宁通过制度化推行党员志愿服务,进一步夯实“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做”的载体,唤醒了党员意识、党的意识,助推了“百千万”走访帮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强富美高”新睢宁建设凝聚了正能量。 为推动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睢宁县将其纳入全县信用管理平台,进行网络积分考核管理,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固化服务机制,要求每名党员每年志愿服务不得低于50小时。在全县营造“一人志愿服务、全家光荣受益”的浓厚氛围,凡参与志愿献血、志愿医疗、志愿助困、志愿助学等活动的党员,其家人有需要时可优先享受志愿服务。在全县范围开展“群众心中好党员”评选活动,注重选树先进典型,努力弘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精神。 如今,在睢宁,党员志愿服务已成为党建工作一道靓丽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