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感情下乡去 ——我市挂钩帮扶工作成效显著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宁 2016年,徐州新一轮的扶贫行动再次启动。 按照省、市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统一部署,扶贫标准提高到年人均收入6000元,要求到2019年全市低收入人口全部达到这一标准,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新“八有”目标,2020年巩固提高。这一轮全市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到2020年,使全市列入帮扶对象的69万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达标,269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 今年,我市计划再实现17万人口脱贫、68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85个经济薄弱村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市各后方单位、各帮扶工作队怀着对低收入群众的深厚情谊,加大帮扶力度,精准施策,一场脱贫攻坚战持续推进。 不走过场 脱贫举措更加精准 帮扶工作启动以来,市各后方单位带着感情走下去,通过深入走访,倾听民意,摸清实情,精准发力。 针对低收入人口看病难、支出大问题,我市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医疗保障的意见》。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1.5亿元,对46.1万低收入人口全额代缴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参保费用,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看病住院报销比例。目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在县、镇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5%和92%以上,并做到了先诊疗后付费,解决了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农村低收入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少、难度大的问题,我市研究出台了《加快发展“六型经济”促进经济薄弱村集体持续增收行动计划》,市、县财政安排1.6亿元建立经济薄弱村发展专项资金,对每一个薄弱村进行托底“输血”,按照每个薄弱村投入不少于150万元的标准,扶持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产业发展型、服务创收型、股份合作型、联合发展型的“六型经济”,有力促进了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去年全市有68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今年还将有68个经济薄弱村实现增收目标。 针对去年经济薄弱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安排晚、时间紧、配套不齐等问题,今年一开春,我市就服务中心建设进行安排部署。5个县(市)区把明年的建设任务安排在今年来完成,计划建成85个,实际实施了127个,预计十月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彻底改变过去薄弱村无法满足村民生产生活基本服务的状况。 用情帮扶 挂钩帮扶力度大 南涧村位于新沂市新店镇西北部,因没有支柱产业,全村人靠天吃饭,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市公安局挂钩帮扶南涧村以来,摸排出了244家贫困户、491名贫困人口。该局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方式,将95户最困难的孤残家庭、特困家庭,分解到局28家直属单位、机关处室,一家一户“认门认亲”,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同时,在全局范围内公开征集“警察爸爸”“警察妈妈”,对口帮扶15名单亲孤儿、失学、失管留守儿童。 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全面改造6条3000多米的土路、泥路;投入20万元,帮助村里建起了村综合服务中心和卫生室……一项项务实的扶贫举措,让南涧这个贫困村在一点一点变化着。 和市公安局一样,全市99家挂钩帮扶单位进一步落实帮扶资金,落实帮扶人员、帮扶举措,帮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1至8月份,全市99家帮扶单位有93家完成帮扶任务。市各后方单位按照每个帮扶单位每年协调投入帮扶资金不少于10万元的要求,及时到位帮扶资金。截至8月底,99家后方帮扶单位,有95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1717.8万元(含物资折款),其中现金到位1256万元。 市各后方帮扶单位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帮扶工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安排,多数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带领相关处室人员到挂钩村开展调研,现场指导帮扶工作。截至8月底,全市99家后方帮扶单位,现场办公742次,75家单位的主要领导现场办公83人次,93家单位分管领导现场办公212次,共实施204个项目,涵盖了帮扶村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经济发展、光伏发电、访贫问苦、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 把群众事当成自己的事 驻村帮扶作风实 去年3月22日,60名市委帮扶工作队队员奔赴基层一线,走入农户家中,走到田间地头,与村组干部一道研究制定薄弱村帮扶发展规划,与低收入农户一起商讨致富之策。 提供帮扶资金15万元、协调资金100万元,修建了11000平方米夏找路和村内道路,利用市县镇三级资金建起了811平方米的新村综合服务中心和1500平方米的村民小广场,上马了60千瓦的光伏发电工程,28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81个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村集体收入达到22.68万元……这是四户镇夏墩村“第一书记”王进任职一年多来的“成绩单”。 作为徐州市委政法委派驻的扶贫队员,自入驻夏墩村以来,王进走村入户察民情,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快赢得了村干部和老百姓的信任。通过调研,王进发现,夏墩村群众致贫原因很多,有因病致贫、有因学致贫,但是最主要原因是村里没有一个像样的支柱产业。为此,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四户镇普遍种植银杏的习惯,制订了以“农户+基地+合作组织”为主要模式的脱贫方案,2016年,王进带领村民扩建了520亩的银杏基地,新建了16亩的北海道黄杨苗圃繁育基地,为夏墩村实施产业富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注群众“表情包”,群众说好才是好。在实施产业扶贫的同时,王进还积极帮办惠民实事,与徐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麻醉学院结成医疗帮扶对子。与邳州市文广新局联系,争取到文化活动器材一套,价值约4万元。一件件为民实事,记录了王进的扶贫历程,也凝聚了对贫困人口的浓浓深情。 吃住在镇、工作在村、帮扶到户,把包挂村当成自己的家,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帮扶工作队员在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的同时,也受到薄弱村干部群众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