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初歇,徐州市辉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岳增辉站在田圃边,巡视着自家即将采摘的白菊。公司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后,皮鞋锃亮、发型油光成了这位“新农民”的日常形象。
新沂市对6家切花菊种植企业实行整体技术外包,让懂农业的人去种植,懂销售的人跑市场,切花菊种植企业在国外保住低端市场的绝对优势,稳步扩张日本市场,和世界顶级标准同频共振。
曾经,近水楼台难得月
苏北,依托于陇海铁路和连云港、日照等港口,对日韩出口便利,是省内鲜切花生产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曾经,外贸风险使花农的心情不太美。
新沂是全国最大的切花菊基地,年产量1.2亿支。去年出口5000万支,出口额860万美元,占全国切花菊出口总量的30%。岳增辉说,从当地出口最快48小时就能摆上日韩市场,但两国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市场取向。
“鲜切菊每支成本约0.4元,往韩国价格为0.9元,至日本可达2元以上。”新沂九月鲜花种植合作社总经理张超说,日本市场白菊进口标准世界最高。成品花,日本客商要求径高90厘米,韩国为65厘米;日本要求花的开放度为2度,仅一元硬币大小,而韩国客商3至4度也可收购。
“货柜中随机抽取,再将花放置于载玻片上,余下命运就交给显微镜。”岳增辉回忆,即便严格按标准捆扎,仍可能因菌落超标,成柜被日本客商退回乃至索赔。张超统计,合作社鲜切白菊出口量每年稳定在1200万至1500万支间,80%以上至韩国,不到20%前往日本。
如今,一朵花换了种法
九月鲜花种植合作社有一项制度,社员不许降低生产成本,必须按手册做好种植。
今年7月,合作社在核算中发现,一社员消耗的水肥量出现异常。“120亩,月应消耗水肥1.5吨,但他仅用0.5吨。”张超调查后认定,该社员克扣水肥投放量,且掺杂使用其他品牌农药,虽降低成本,但使合格品产量暴跌。经全体社员商议,决定对其产品予以拒收。
对企业来说,标准化种植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效益的根本。技术员李文虎由广东谷之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派遣,为新沂鲜切菊种植企业提供整体技术外包服务,目前已有7名技术人员入驻当地1家种苗公司、6家出口生产公司。
9月7日下午,辉寰公司标准大棚内,农民乔继彩正打开滴灌阀门,“我不懂怎么种花,但技术员今天留单子,就要按指令干活。”
谷之都公司董事长覃兴谋被新沂花农敬称为“阿谋”。他领衔的技术人员对各公司的生产流程实施统一安排,花卉生长状况每天通过手机上传至信息中心,由专家及时提出措施,再由技术员负责指导。“问题一般在4小时内都会解决。脱胎于日本技术的标准化流程,甚至把浇水都细化成一个个节点。”李文虎说,标准和规程保障产量和品质。
新沂市农委花木办主任徐士才统计,全市鲜切菊种植公司统一接受技术整体外包,降低三成以上的技术服务成本。认识到标准化种植的意义,越来越多农户主动成为社员,从去年的30户增加到50户。水肥一体化设备已成出口企业的标配。
未来,文章还需向细做
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克服传统农业生产中的杂乱无章。岳增辉办公室内,详细记录着一个月内公司购进白菊种苗记录。他说,企业也曾从国外购置过约30万支同规模菊苗,但长势一般,由于本地菊苗企业执行标准高且供应稳定,目前已完全在当地产业链中采购。
经过技术改造后,富地达公司种苗商品率越来越高。2015年,成品率不足90%,现在超过96%,扦插成活率达到98%。“去年秋菊第一次扦插,成活率更超过99%。”江苏富地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广进统计,基地去年产4000万支,占全国四分之一,今年有望突破6000万支。
经过测算,出口企业普遍将生产棚从肩高3.5米提升到4米。徐士才解释,3.5米棚空气流通不畅,提升后成本增加10%,但效益提高20%。新沂市农委副主任黄绍峰透露,今年7月,当地着手进行鲜切花种植基地建设,要求财政资金向高层次项目倾斜,契合标准化、高质量的生产需要。
省花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发棣教授介绍,新沂鲜切花种植基地是我省唯一以出口为引导的重大农业推广项目基地。省级连续3年投入40万元资金,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上寻求突破。由于苏北鲜切菊企业自觉控制出口占比,使海外索赔案例逐年降低,出口报价已从到港价转变成地头价。
马广进透露,明年起,计划实现均由外方田头收购,把风险损失,用规模效益夺回来。深耕国际市场,中国鲜切花必须避免走低价竞争之路,以标准化、品牌化,保持市场的稳定性,使中国花卉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认可。(李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