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 策马扬鞭再加速

 贯彻十九大精神在江苏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②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的江苏,聆听十九大报告吹响的新号角,策马扬鞭,向建设创新型省份再加速。

  越过“黄金拐点”,

  为全国创新探路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对此,亚盛医药总经理郭明颇为感慨。作为具有全球创新能力的企业,位于泰州医药城的亚盛医药在初创期坐了五六年冷板凳仍持续探索积累,近两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已将6个国内外领先的创新药推进到中美澳临床试验阶段。

  “企业家必须清醒认识到,真正的创新是在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能盲从也不要跟风,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耐得住寂寞,勇敢面对挑战甚至失败,以满足国内外巨大现实需求为初衷,以挑战国际科学前沿为手段,最终实现具有重大科学和社会意义的创新目的。”正在美国参加会议的郭明说,“希望在国家创新大潮的推动下,亚盛能够克服后期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为人类献上在中国研发的突破性原创新药。”

  生物医药是创新最为集中的行业之一。“研发一个一类新药,需要突破种种技术壁垒,要持续10年创新之功方有可能成功。”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庞俊勇认为,从10年来的发展看,至少在创新药的研发和人才集聚上,苏州工业园区正在成为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

  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由2012年的1288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2026.9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2.66%,我省已越过国际公认的科技起飞“黄金拐点”,成为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出了新的‘动员令’。”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表示,江苏作为我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肩负着为全国探路的重要职责使命。

  创新进入新阶段,

  企业转型明方向

  “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既有宏观指导,又有微观指引,为我们企业第三次战略转型更加指明了方向。”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以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为主的高新企业,协鑫昨天、今天和明天所做的种种努力,主要体现在通过科技创新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实现主体能源的更替、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

  朱共山说,协鑫力争在2019年前率先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为增强国家发展的新动能奉献更多更优质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智能智造方面,协鑫将开发建设更多的“黑灯工厂”“智能车间”,构筑绿色智慧小镇。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峰告诉记者,作为南京创新创业企业的典型,他们优化团队结构,走出国门,不断在海外输出产品,进行对外贸易。为打造“五公里半径智能生活圈”,快轮科技着力于研发智能短途代步工具,这几年取得飞速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快轮将为消费者出行提供更多新选择、新方法。”对于未来发展,刘峰信心满满。

  “江苏的创新驱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只要给足够长的时间,江苏就会接近或者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要是照这个速度坚持十年,江苏一定会出现世界一流大学,一定会出现全球优秀的创新企业,一定会出现一流的研发创新机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未来30多年江苏的增长靠智慧,增长动能转变是靠创新驱动。

  搭建高端平台,

  汇聚全球创新人才

  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筑巢才能引凤,培育战略人才需要搭好平台。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徐惠民说,当地引进了10多家“国家队”科研院所,29所中外知名高等院校,集聚了近500家新型研发机构,吸引了国家“千人计划”143人。这些人才通过科研创新,打破了许多产品的国际垄断,为地方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苏州工业园区自主培育2至3个千亿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新兴产业的引领示范,转型发展跃上新台阶,开放创新实现再出发。

  东南大学教授徐康宁认为,创新要有资本、技术、信息、人才、创新生态系统等等,但最为关键的还是人才。要把汇聚全球产业创新人才当作重中之重,与其“漫天撒网”不如“有的放矢”。要发挥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的市场主体作用,避免政府“一头热”和“过分热”。韩国半导体工业世界领先,就在于三星等大企业引进全球高端人才。江苏正在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关键是集聚全球产业特别是高端产业创新要素,全力发展创新产业。

  王秦说,我省将牢固树立“改革是动力、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人才是支撑、环境是保障”的工作理念,在改革上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一深化四提升”专项行动,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下一步,江苏将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探索驱动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同时,全面落实“创新40条政策”,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赋予各类创新主体更大的科研自主权。

  另外,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高新区示范引领能力、提升创新平台集聚能力等方面,江苏将迈出新的步伐。(吴红梅 宋晓华)

来源:新华日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7-11-14/41122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创新  发展  人才  企业  江苏  产业  建设  十九大
能力  科技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