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五大发展进行时】安徽聚力创新,勇闯领跑之路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开通,携手“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打通洲际量子保密电话;“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实现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世界纪录……2017年,我省创新发展亮点频现,无论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还是制度创新,均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果。我省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勇闯创新发展的领跑之路,创新已成为全省发展最强劲的增长引擎、最鲜明的时代特色。

瞄准前沿实现原创成果突破

12月19日凌晨,英国《自然》杂志发布2017年度对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学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名列其中。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导者。”《自然》杂志评价道。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墨子号”系列成果赢得了巨大国际声誉,标志着我国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达到“全面领先”的优势地位。

12月3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18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潘建伟院士团队主导研制的光量子计算机原型机成功入选。会议发布称,该原型机在“玻色取样”速度方面比国际同行加快至少2.4万倍,比人类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这是历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基于单光子的量子模拟机。

量子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的前沿。这一年来,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瞄准前沿,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诸多原创性突破。去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上天。今年,“墨子号”被写入十九大报告,成为我国近五年来科技创新的代表性成果。 8月10日,潘建伟团队宣布“墨子号”圆满完成量子纠缠分发、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三大科学实验任务。9月29日,由中科大牵头承建、安徽省配套投资的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率先在全球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

实际上,随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扬帆起航”,越来越多的重大科技创新刻上了“安徽烙印”。 7月3日,合肥科学岛“人造太阳”首次实现等离子体持续放电101.2秒的高约束运行,标志着中国在受控热核聚变研究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9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这是世界第二台40T级混合磁体。日前,“悟空”卫星发现疑似暗物质的消息震惊世界,其核心部件BGO量能器正是由中科大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截至10月底,我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超过4.5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4件。

打造基地助力新兴产业崛起

12月11日,科技部批准科大讯飞建设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认知智能领域首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教育、司法、医疗、车载、客服、智能家居等领域产业应用需求为牵引,重点开展面向认知计算的深度学习共性技术、知识自动构建与推理技术等认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突破人机交互技术、智能评测技术、智能辅助审判技术和认知医疗技术等认知智能支撑技术。

合肥高新区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是我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这一年来,坐落于合肥市高新区的“中国声谷”,在龙头企业科大讯飞的带动下,聚集了17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几乎每天都有人工智能产品迭代、问世,智能语音等相关产业发展迅猛。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声谷”产值预计超过500亿元。到2020年,“中国声谷”产值有望达到1000亿元。

12月6日,我省首个12英寸晶圆代工的企业、合肥市首个百亿级的集成电路项目——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合肥实现“中国IC之都”的梦想指日可待。到今年底,合肥晶合项目可实现每月3000片的产能,预计明年可达到月产4万片的规模,届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专注于面板驱动芯片的制造商。

目前,该项目已吸引了众多上下游的企业集聚而来,预计5年内将使合肥的面板驱动芯片国产化率提高到30%,打破国产面板芯片几乎全靠进口的局面。

智能语音、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这一年来,我省合芜蚌等地高新技术产业拔节壮大,2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势如破竹,全链条式竞争优势更加凸显。11月,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7.1%,分别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6.4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 1月至11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

深化改革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限制条件;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安徽省颁发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居留许可证的外籍人才,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合肥、芜湖、蚌埠、宿州、安庆等市先行开展医疗卫生、农业和艺术类的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最近,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放活”“盘活”“激活”“用活”创新人才。

下好创新“先手棋”,制度创新是根本保障。只有深化改革,破除各种桎梏,才能更好地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回眸这一年,我省出台科技创新“新十条”等多项鼓励政策,从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等方面持续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并从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资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四个方面加快建设创新发展支撑体系。

为破解创新创业融资难问题,我省支持大型银行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合理赋予县支行信贷业务权限;采取“基地+基金”“产业+基金”模式,积极发展省级种子投资基金、省级风险投资基金、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和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加快建设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省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同时,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明确规定科技人员可享受成果转化超七成收益,高校院所可按规定自主分配、自主决定绩效工资,科研人员可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种种改革措施点燃了江淮大地的创新热情。

9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推广8个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首批13项改革经验,其中就包括我省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制度、事业单位采用年薪制引进高层次人才等2项特有的改革经验,以及专利权质押融资、鼓励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永久居留申请便利化等3项与其他试点区域一致的经验。

“创新是我省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 ”省委书记李锦斌表示,我省将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位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并作为我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启动实施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这个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一号工程”,努力使创新之花在江淮大地结出累累硕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安徽贡献”。(桂运安)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7-12-20/41463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创新  量子  我省  产业  科学  发展  国家  世界
智能  技术  改革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