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优先 源头治理 长短结合 转型发展 徐州港务集团打响港口扬尘攻坚战 |
|
||
|
◎文/图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旭东 通讯员 陈寒 郭少建 港口码头是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近日记者深入徐州港务集团所属港口进行探访,实地感受港务集团如何通过环保优先、源头治理、长短结合、转型发展,全面打响港口扬尘污染控制攻坚战。 加大环保投入 强化技改人防 4月26日上午,记者在“亿吨大港”顺堤河作业区看到,21米高、3600多米长的白色防尘网将整个货场全部包围在内,显得颇为壮观。同时,场内所有煤炭堆场均实现全覆盖。在货场出口,经过洗轮机冲洗的车辆,干净整洁的从货场外的防护林缓缓驶出。 在万寨港,35个散煤堆场全部覆盖了防尘网,强力自动喷淋装置正在循环对煤堆进行洒水作业。通过技术改造,翻车机、斗轮机、装船机等所有煤炭装载露天作业场所,全部设置了降尘喷淋装置,抑制作业现场扬尘产生。据万寨港副总经理周磊介绍,目前港口每天定时定点进行喷淋,确保道路湿润。对于不作业的货物,港口全部进行苫盖,每天基本上要出动上百人,达到每天3万平方米以上的苫盖和作业情况。 据统计,2017年以来,徐州港务集团不断加大环保投入,新增添洒水车、射雾器、清扫器、洗轮机等30余台,修复改造生产线防尘抑尘装置,确保重点作业场所环保设施覆盖到位。此外,完成了船舶垃圾收集站和油污收集池等省、市环保隐患治理重点项目。实施“见缝插绿”工程,目前绿化率达93.7%,超额完成港口绿化率达到可用绿化面积的80%以上的绿化率任务要求。 加快转型发展从源头杜绝扬尘 为彻底控制港口扬尘,港口将环保工作深入到源头,对于易产生扬尘的煤种和车载散货,拒绝到港接卸中转。同时,加大对“散改集”、公铁水多式联运业务等的开发力度,大力开展绿色低碳环保运输。 据孟家沟港总经理王建威介绍,这几年,孟家沟港一直在加快转型,港口散货运输业务已经全部退出,集装箱和钢材等件杂货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集装箱货物运输已经占到五成以上。去年,我们开通了徐州-太仓及长江口岸,徐州-连云港等多条集装箱航线,在粮食、焦炭、陶瓷等各类生产生活资料的“散改集”业务方面有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上个月,我们在公铁水多式联运外贸集装箱业务也取得了突破,今年,港口集装箱的年吞吐量可以突破1万标箱,下一步,我们准备在散货改集装箱这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增加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争取尽快突破年10万标箱。 坚持环保优先形成常态机制 今年开始,《徐州港务集团2018年港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规范要求》《环保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在全集团正式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包挂、严格考核,让环保工作形成闭环。如今,“环保优先、安全第一”是徐港人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坚持环保标准化建设、建立环保常态机制已经被提高到集团发展的战略高度。 据徐州港务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彭传德介绍,下一步,按照徐州市2018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计划整体工作部署和要求,徐州港务集团要从建立常态机制上下功夫,坚持环保标准化建设。在港口转型升级方面,坚持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原则,万寨港和顺堤河作业区要进行有效对接,邳州新港的建设要加快进度,靠城区比较近的孟家沟港要完全实现转型升级,坚决杜绝散货作业,大力发展集装化的运输,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等环保生态的运输模式,减少中转的渠道,提高整个港口的作业效率,为徐州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我们港务集团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