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季芳 通讯员 孟庆辉 冯钰茹
23区、维格娜丝、ICICLE 之禾、PORTS 宝姿 ……许多日本以及国内一线品牌的服装原来都是“徐州造”!
2月21日,记者走进位于徐州经开区的这家企业。一进车间,耳边就传来密集的“沙沙声”。无需指挥,一台台整齐摆放的现代化设备就能合奏出同一音符的“交响乐”,非常壮观。
“我们主要生产高档针织时装,产品90%出口外销。”徐州富士时装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徐文芳告诉记者,富士时装已经实现了高度智能化生产,在最重要的针织工序,白班和夜班仅需16名工人。机器按图织成一片片半成品后,再经过套口、手缝等环节,最后经过水洗、整烫、检验、包装的后整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就完成了。
智能化的发展,机器大量替代人工。但在时装领域,手工制作依然备受推崇,富士时装的二层生产车间,则是手工制造区,十几位技术娴熟的女工正在小型加工设备上忙碌着。
“手工织衣比较慢,有时一天也织不好一件衣服。”徐文芳引领记者来到了一台标有“18G”的机器前,这台18G型机器,用的是最细的针。
“不少高端服装品牌要求生产纯手工产品,满足高端消费者需要。纯手工生产还能保留和传承服装生产的技艺。培养一个套口工大约需要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学习成本也很高。公司对技术工人招收和培养还有奖励政策,在每年的技术比赛中,我们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徐文芳自豪地说。
不管是在智能加工车间,还是手工车间,富士时装“每天自我检讨,品质自然就好”“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的质量口号非常醒目。
据悉,徐州富士今年已接下了40万件的生产订单,现在,企业正开足马力,保质保量、全力生产,用口碑和品质擦亮“徐州织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