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商场时你会猛然发现,从前很多“MADEINCHINA”的商品,比如服饰与日用品,现在的出处常常是越南、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地。这背后反映了中国角色的转换。
德意志银行全球策略师桑杰夫·桑亚尔近日发布报告表示,在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呈现长期性庞大状态的驱动下,未来中国的角色将由“世界工厂”转换成“世界投资人”。
桑亚尔称,中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面临庞大的经常账户盈余,这将使得未来中国从“输出产品”转为“输出资本”,通过对外投资来解决巨额经常账户盈余的问题。他的报告还表示,人民币升值不但不能够纠正巨额经常账户盈余,反而会加剧这一现象。中国占全球投资份额的不断攀升,并非是由于吸纳了大量的全球资本,而是源自庞大的国内储蓄支持。这就是中国在维持高投资率的同时,仍然能够保持经常账户盈余和资本输出的原因。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贸易出口规模不断攀升,拉动了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外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量的不断积累,终至质的变化。中国如今走到了经济转型的路口——改革成为必然,也是经济再向前进的必要路径。
去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之时,很多业内人士就认为在这个自贸区内,金融改革当属最为重要的内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自贸区内的金融改革试验内容,会为中国未来对外的进一步投资需求扩大打下基础。连平认为,中国将来会从目前的出口贸易大国向对外投资大国转变。
桑亚尔对中国资本对外所带来的正能量给予了“十分积极”的评价。他说,世界如何吸收来自中国的巨额经常账户余额将决定下一轮经济扩张的态势。即使全球各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中国如此大规模的资本外流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压低资本的长期成本。
中国近年来的对外投资速度的确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不仅仅是由于经常账户盈余的单方面原因,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也是促成对外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预计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1.25万亿美元。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称,今年中国对外投资有望达到1200亿美元,“中国有望很快成为净对外投资国,届时对亚太地区的经济贡献会很大”。
在研究机构眼里,中国的对外投资区域选择会更多趋向发达国家。德银预测,期待复制“东亚模式”的印度可能成为中国资本时代的受益方,不过印度不大可能承接大量中国的过剩储蓄,原因是目前印度的经济体量不足,而且从长期角度,印度可能更愿意发展外汇储备和资本输出。其他发展中国家虽然迫切需要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但考虑到其机构办事效率和能力的局限性,投资发展中国家仍需要谨慎思考。相比之下,美国可能成为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因为美国的经济体量足够承接中国资本,且数据显示当地基础设施亟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