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广交会第三期进口展区内人潮涌动,各地采购商正与参展企业积极洽谈。
人民视觉
4日,令人关切的第118届广交会落下帷幕。在内外需疲软、大宗商品价格下滑的背景下,本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1712.49亿元人民币(折合270.1亿美元),同比下降7.4%;境外采购商与会177544人,同比减少4.6%。
这是自2013年第113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和与会境外采购商恢复性增长后广交会连续第五个同比或环比双降。第118届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这样的“双降”在意料之中,这与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国际贸易低迷密切相关。但作为我国外贸出口“晴雨表”与“风向标”的广交会,本届广交会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与新动向,更能让人看到希望。
“中国制造”发生质变,外贸新优势正在形成
“互联网+”在本届广交会无疑是个大热门,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不断创新和尝试的背后,是我国外贸企业逆势突围的重要举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和应用,个性化产品层出不穷。面对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我国外贸企业紧抓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更加注重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以绿色环保、技术创新、自主品牌的产品赢取市场,“中国制造”正在发生质变。
劳动力成本上升让我国外贸企业承受着巨大压力,然而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玲华称,他们公司以前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从2013年开始引入自动化设备,目前已经有11条自动化生产线,平均产能增加六成,每件产品平均成本价还减少了5元至10元人民币,成本竞争优势凸显。而采用制度化生产线、智能工厂和机器人替代传统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线,在我国外贸出口聚集地已经渐成气候。
徐兵介绍说,从本届广交会成交看,一批注重品牌培育、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的企业,实现了逆势增长。中国外贸结构调整趋势向好,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贸竞争新优势正在形成。
“一带一路”市场良好,成稳增长促发展重要途径
在本届广交会上,“一带一路”概念炙手可热,市场出口成交情况良好,成为当前外贸稳增长和促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届广交会,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会采购商保持稳定,有些国家与会采购商人数增长明显。南盟同比增长了15.37%,其中印度同比增长11.26%,孟加拉同比增长32.61%,巴基斯坦同比增长35.25%。沙特和越南与会采购商人数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分别增长16.49%和26.20%。在参展方面,共有2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53家企业参加进口展,占进口展区总企业数的58.44%;展位数共622个,占进口展区总展位数的62.32%。
天津利和集团莱特公司针对中东地区专门设计推出的搪瓷厨具、餐具等,都深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采购商的青睐。广东广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表示,该公司现在通过搭建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模式,将产品畅销新加坡、印度等地区。广东则利用企业走出去的优势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鼓励企业利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等多种形式,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全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带动成套设备及机电产品出口。
徐兵表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继续推进及企业不断深耕开拓,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增长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局。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5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