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21世纪第四个五年经济发展总思路的顶层设计,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审议通过得以明确。此规划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又是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更为重要的是,此规划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落实的全局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建议做出说明。
新常态下,对于中国经济运行的理解,已经变成了“速度不是不重要,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看到,规划建议通篇贯穿了这个逻辑。
回顾本世纪前三个五年规划,经济运行中的目标导向特点十分明显。如,“十五”到“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依次为7%、7.5%和7%,而实际经济增速依次为9.8%、11.3%和7.8%,均高出预期目标。经济运行超预期增长有客观需要,因为想成为经济大国,尤其是作为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加快增长速度是必须的。
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因此进一步对于经济运行的内涵和基本规律进行重新认识就成为必然。
自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成绩巨大,无疑是世界范围内一次规模最大的社会实践探索,海内外都将“中国奇迹”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发展是硬道理”这条朴素到不能再朴素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得到有力的验证和诠释。也正是在这条朴素的规律下,中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要知道,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中国,中国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中国取得如此成绩的资源环境条件,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此,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对经济运行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用“奇迹”来评价毫不夸张。
同时,也不可否认,伴随中国经济规模快速扩大,资源、环境对于中国经济运行的约束力也越来越强。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社会成员对于环境、民生等方面的诉求也越来强。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发展的内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对经济运行的主动作为之处进行及时的调整,即需要更加注重“问题导向”。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稿”的说明中明确表示:“建议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和重要举措,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从“问题导向”角度来理解“十三五”期间6.5%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速下调这么简单,而是我们的发展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即发展由对速度的侧重转为经济质量的侧重。笔者这样理解:“借用物理学中能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来说明(
,E表示能量,m代表质量,而c则表示光速常量),新常态的经济运行就具体化为:不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转为追求经济质量,最终目标则是实现中国经济的能量,即习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国梦’”。
如果说,前期我们的发展内涵是“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这个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即“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议稿的说明中所言:“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下调,并不是说速度不重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议稿的说明中明确:“未来一个时期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将持续乏力,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形成新的市场空间需要一个过程。在经济结构、技术条件没有明显改善的条件下,资源安全供给、环境质量、温室气体减排等约束强化,将压缩经济增长空间。经济运行中还存在其他一些风险,如杠杆率高企、经济风险上升等,都对经济增长形成了制约。同时,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增长速度会相应慢下来,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是规律,就要遵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7月份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前乃至随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稿”可以总结为:结构为先、速度为辅,不急于求成、不丧失信心、不掉以轻心,多一点耐心、少一分焦虑,多一些实策,少一些口号。
(作者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此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