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年末经济观察:江苏为经济转型打造强劲引擎

今年江苏经济亮点频现:制造业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服务业占全省GDP比重超过制造业,成为主力军。面对经济新常态,江苏何以收获“质”与“量”的新跨越?

究其原因,作为产业大省的江苏牢牢把握产业技术创新主攻方向,按照“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思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强重大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个颇具说服力的数据是: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率达到60%,较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

创新,让老产业“破茧成蝶”

在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生产智能工厂内,生产线上看不到一个操作工人,更听不到机器轰鸣的声音。“以往中药生产靠经验,现在则靠标准化、智能化。”康缘药业董事长萧伟说。

传统产业在江苏制造业中占到60%。通过技改,江苏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破茧成蝶”。

江苏盛虹集团也是一家传统企业,通过多轮技术改造,从制造传统的涤纶长丝企业升级为国内最大的差别化纤维生产企业;江阴兴澄特钢通过实施高标准轴承用钢等技改项目,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吨钢利润率达到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

据悉,近年来江苏加大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推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今年启动的新一轮技改投资,以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程,推进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为重点,到2020年末,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将年均增长15%以上,每年新增技术改造投资1500亿元以上。

改造老产业,并不止于制造业。在镇江威信广厦模块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三层楼高的厂房里,记者看到,一间一间小房子由钢结构和轻型混凝土筑造,犹如积木大小规整有序地排列着,由金属铸件相连接,在流水线上“跑动”。每一间小房子都是一个“模块”,有的是厨房和卫生间,有的是起居室,有的是卧室。

2011年,李海蓉带着英国“Vision”模块建造技术体系,在镇江组建了由中外精英人士组成的技术和管理团队,成立了“镇江威信广厦模块建筑有限公司”。“模块住宅能够在厂房内流水线制造,让传统的建筑业脱胎换骨,变成了先进的制造业,最大限度地节约了人力资源,不仅绿色环保,而且生产成本每平方米只有4000多元。”

创新,让新产业“无中生有”

走进江苏艾科半导体有限公司的芯片测试无尘车间,只见车间内测试机运转着,芯片被分拣着,电脑在闪烁着,20多名身穿工作服的员工忙碌穿梭着,一派井然有序的场景……

小到手机、电视、冰箱,大到动车组、飞机等智能化产品,都离不开一块块芯片的信号传输。只要其中一颗芯片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产品出现故障乃至报废。2011年5月,作为一家专门提供晶圆测试、成品测试、芯片测试方案开发的第三方测试服务公司,江苏艾科半导体有限公司进驻镇江新区科技新城。“2014年产值为1.5亿元,今年产值将达到2.5亿元。”公司董事长王刚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以前,晶圆、芯片测试环节由晶圆制造或封装厂商自行完成,或是发到日韩等地外包测试,导致测试环节成本高、效率差、周期长。而艾科专注于“专业的第三方测试服务”,不仅解决了物流造成的成本、周期的虚增,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了商业“蓝海”。

创新,不仅能解决企业个案问题,还催生了不少新产业。石墨烯,全球最硬最薄的新材料。正是这种新材料的研发成功,成就了常州的石墨烯新兴产业!

经过3年建设,今年5月,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破茧而出,翻开了石墨烯产业发展的崭新一页。目前,常州石墨烯产业已诞生5个全球第一,即全球第一家石墨烯研究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全球第一款石墨烯手机电容触摸屏、全球第一条年产100吨石墨烯粉体生产线、全球第一条3万平方米CVD法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生产线、全球第一款蛋白质分离试剂。

在江苏,苏州的纳米产业、无锡的物联网产业,都是“无中生有”后变成了城市的靓丽名片。

创新,让科技与产业更好“牵手”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刚刚联合发布的《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全社会共投入研发经费(R&D)13016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江苏投入1653亿元,占全国的12.7%,自2004年以来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

为了创新,江苏人不仅舍得投入,更积极探索“创新的机制与手段”。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江苏人自豪地请他去看了一个地方——当时成立才一年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先后攻克制浆造纸废水近零排放成套技术与装备、全球首款石墨烯手机触摸屏和生物基材料万吨级产业化技术等一批重大关键产业技术,集聚各类研发人员5200多人,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近千项……自2013年底以来,江苏省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探索了有效的科研成果转化新机制。

国际创新规律表明,产业创新链中存在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及技术到产品转化两个重要环节,前者正是当前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瓶颈。科研院所的成果“养在深闺”,企业迫切需求却难以满足。

“在科学到技术转化的环节,高校院所不愿做,单个企业也做不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庆表示,他们正致力于将全球的基础研究成果经过二次开发,变成企业能够接收的成熟技术。

借助一所两制、合同科研、项目经理、股权激励等改革举措,研究所如今已形成了涵盖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23家专业研究所,建设了纳米、智能装备、医疗器械等3家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又正筹备设立先进液晶技术研究所等3家专业技术研究所。

以面向海内外招聘一流领军人才的“项目经理”制为例,目前已招聘多个前瞻领域的4名顶尖“项目经理”。留美博士薛九枝负责筹建先进液晶技术研究所。作为“项目经理”,薛九枝拥有充分自主权,可以整合包括大学、政府、企业在内的各种资源,同时又担责组织实施产业前瞻性重大集成创新项目,以形成先发优势。(吴红梅 杭春燕)

来源:新华日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15-12-24/28336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