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苏州、南京江北新区获批国家服贸创新发展试点

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用两年时间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我省的苏州市、南京江北新区分别跻身试点城市和国家级新区。

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怎么创新、如何试?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原则性安排,重点对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便利化等8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进行探索,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准入。同时,政府管理部门给予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涉及税收优惠、基金引导和融资支持等。具体而言,在试点地区推广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将享受政策的企业范围由服务外包扩大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其他服务行业,给予减按15%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并对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据实税前扣除;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为试点地区中小服务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对试点地区进口国内急需的研发设计、节能环保和环境服务给予财政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对试点地区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全面实施服务外包保税监管。

“通过创新试点示范,带动全省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对于江苏这样的外贸大省而言,已是势所必然。”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说,长期以来,江苏外贸主要是货物贸易,而货物贸易的发展与服务贸易发展不能划等号,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出口是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的出口,因此服务贸易属于高层次的贸易。当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环境承载能力的下降等,都给货物贸易提出严峻挑战。因此,通过创新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不仅有利于外贸稳增长,也是调结构、促转型的有效抓手。

根据商务部初步统计,去年我省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5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出口173.5亿美元,增长39%,进口373.7亿美元,增长6.7%。尽管去年我省服务贸易占全省对外贸易比重比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但从规模看,与全年33870.6亿元货物贸易进出口比,服务贸易总量还不大,发展还有广阔空间。外贸大车迎难爬坡,还需服务贸易这匹“小马”更多作为。

省商务厅服贸处处长李俊毅说,“我省服务贸易涵盖的领域较为广泛,除了服务外包,还有了文化贸易、技术贸易、生活服务业等。”南京江北新区作为新认定的国家级新区,发展服务业、做大服务贸易将是未来新区建设的主要方向。而苏州无论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规模均居全省前列。苏州市商务局服贸处处长赵佑宏介绍,去年苏州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122.78亿美元,占全省的40%。目前,苏州在服务贸易不同形态中,加工服务规模“一股独大”,但发展后劲有所减弱,去年呈负增长。而新兴行业势头强劲,去年该市国际维护维修服务同比增长91.5%,邮政寄递服务同比增长69.7%,就医及健康相关旅行同比增长72.05%,文化娱乐服务同比增长66.32%,特许和商标使用费、计算机信息服务也有较大增幅增长。

与货物贸易相比,尽管服务贸易增幅大,但无论从全省还是苏州情况看,服务贸易发展都有不少现实制约。相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难度大,服务贸易零税率只局限在运输服务、研发与设计三个领域。对技术贸易的资金支持政策与企业发展现状不相符,服务贸易企业普遍融资难。甚至因服务贸易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就连最基础的统计工作都很不完善,多头统计而数据又不能共享。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需要探索新思路、创新新模式。这在我省已有收获。去年,全省落实扶持资金2.38亿元,给不同领域的服务贸易发展起到支持和引领作用。

省国税局所得税处人士表示,此次新政的具体执行虽然尚需时日,但就税收政策而言,一般服务业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是25%,如果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相关企业的政策红利显而易见。从2008年开始,凡被认定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服务业企业,都已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今年1月1日起,国家有关方面执行新的认定办法,领域与范围扩大,更多中小服务企业将享受优惠。同时行政效率提高,企业公示时间缩短。我省服务外包企业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发展,与税收政策优惠的推动密不可分。

此次创新试点,有利于做大服务贸易蛋糕,这不仅对苏州和南京江北新区,对全省都有积极意义。

“苏州此前已制定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初步方案,近期将抓紧修订完善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举措。”苏州商务局人士表示,苏州是开放大市、外贸大市,更是制造业大市。到2020年,苏州要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正是经济化解发展难题,以创新引导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特别在当前苏州制造竞争力不足、一般贸易增长乏力情况下,通过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加快转型,可为外贸增长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苏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将以服务贸易发展体制机制、平台建设、政策促进体系等为重点,积极进行探索创新。

田伯平认为,发展服务贸易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相关举措也应长短并举。“服务贸易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作为政府部门,除了要有一些立竿见影的政策,更要转变思路,营造环境,在体制创新上下功夫,放开市场,真正做到公平进入、平等竞争。”(邵生余)

来源:新华日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16-02-17/318912.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