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谈“去产能”:发展直接融资有助于降低企业重组难度
“去产能”话题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也引发了央行行长的思考。
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前往总工会界别听取讨论意见,并详细介绍了他对过剩产能的成因、解决方案的思考。他认为,去产能和去杠杆密切联系,一般来说杠杆高会造成调整难,加大债权债务人之间的协调难度。所以如果更好地发展直接融资,减少债务杠杆,在未来也会使得企业的调整重组变得更加容易。
他认为,产能过剩既有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也有我国自身的政策、体制、市场规律把握得不好的原因。
而金融领域的粗放式信贷投放也是助推产能过剩的一个因素。周小川称,过去有很多商业银行在贷款导向、行业研究方面过于粗放,基本上国家支持的行业就可以贷款,国家禁止的行业就不能贷,“其实禁止行业中间有一些细分的行业竞争力还是很高的,但国家戴了帽子了,就不能贷款或不能上市融资了。”
在周小川看来,这种粗放式的信贷投放导致银行某些时候不能真正抓住产业发展的机会,随着周期的发展有些风险逐步暴露,到事后调整的时候银行会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
对于产能过剩的应对政策,周小川指出,首先是职工的基本福利保障,尤其是养老、医疗保障体系非常重要,涉及劳动就业的灵活性,以及职工能够顺利转岗再就业。其次是要改革贸易政策,与全球相协调,自我压缩既没有比较优势又产能过剩的行业。
从国际经验看,依法履行破产程序是解决产能过剩的重要渠道。周小川说,破产法首先是对经营失败或者经营市场变化以后的一种保护,这个保护以后有利于资源再配置。同时,履行破产程序又是一个比较规范和方便的重组过程,破产重组实际上解决了债权人和股权人的关系,化解矛盾,有利于企业重组。
从金融行业角度看,周小川说,去产能和去杠杆实则密切联系。我国杠杆率偏高、债务融资偏高,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表现在工业企业,因为工业企业股本少而贷款多。一般来说,杠杆高会造成调整难,调整过程中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协调也会比较困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更好地发展直接融资,减少债务杠杆,在未来也会使得企业的调整、重组变得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