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发改委主任谈化解三方面结构性失衡

 

何立峰: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化解三方面结构性失衡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

人民网北京3月19日电 (记者李彤)3月18日至2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在京举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发言时表示,2016年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一系列重大举措出台并见到实效。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三大结构性失衡,2017年将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实效

何立峰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转型发展具有世界性影响。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突出表现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能的转换。

“改革从无坦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大转变,涉及到利益格局的大调整。”他介绍说,2016年中国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大批重大举措陆续出台,并且见到实效。

一是坚定不移去产能。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引导过剩产能退出,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和布局的优化。全年一共化解粗放产能超过6500万吨,化解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超额完成年度预测的目标任务。

二是分类施策去库存。大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通过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294万户,2016年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将近5000万平方米,达到4991万平方米。

三是积极稳妥去杠杆。采取兼并重组、市场化的债转股、发展股权融资等综合性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杠杆率。2016年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跟上年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四是多措并举降成本。出台减税降费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下调用电价格等系列举措,初步统计全年降低企业成本超过1万亿元。

五是加大力度补短板,坚持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在脱贫攻坚、灾后水利设施恢复加固、社会事业创新能力、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特别对一些薄弱环节、薄弱点,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并汇聚了社会投资的力量,一起补短板。

何立峰介绍说,2016年我国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达64.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51.6%;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工业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了4.5、4.8个百分点;企业效益开始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了8.5%,钢铁、煤炭企业效益明显好转;随着相关行业运行状况转好,各类市场主体信心增强,民间投资增长速度从2016年9月份开始出现止跌回升态势。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三大结构性失衡

“2017年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随着去产能等重点任务的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可能日渐凸显。”何立峰坦言,当前经济发展面临三大结构性失衡,一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供给体系产能虽然十分强大,但大多数还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升级的多层次、高品质、多样化消费需求;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存在着资金脱实向虚现象,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不仅加大了金融体系风险,进一步加重了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三是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有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一度带动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推高实体经济发展成本。

为化解上述三大失衡,何立峰表示,要瞄准主要矛盾,向结构优化找出路,在供给侧上下功夫。用深化改革的办法,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效率,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他表示,首先要坚持各方协同,增强合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一方面,要遵循市场规律,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壁垒阻隔和地方保护,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另一方面,要在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做到政府行为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其次,要坚持目标引领,保持定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久久为功打好持久战,既要着眼长远,搞好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重塑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又要立足当前注重实效、步步为营,善于集中力量打好歼灭战,化解当前的一些突出矛盾。还要勇往直前打好攻坚战,对于出现的短期阵痛要勇于承受,不能因为有阵痛止步不前,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实现预期目标。

2017年将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针对2017年的工作重点,何立峰介绍说将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着力创新制度供给、优化要素配置。制度创新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供需平衡的关键所在,要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清单管理来推动简政放权,全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进国企国资、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社保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消除集中隐形壁垒,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发挥价格机制对要素配置的决定作用,引导要素自由流动,促进要素更多向生产力高的行业和企业集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经济潜在增长率。

二是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振兴实体经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不断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加快产业政策创新转型,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充分利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组织结构,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遏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上升势头,降低资产负债率,加大减税降费特别是涉企收费清理力度,降低要素成本和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的交易成本,使实体经济焕发新活力、形成新优势。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完善创新支持政策体系,着力增强创新资源供给,推动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大力推进现代服务发展,推动发展动能持续转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完善农业补贴、投资、信贷、保险、用地等政策,支持农业技术创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三是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稳定宏观环境。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保持消费平稳增长,持续推进扩大消费行动。要精准扩大有效投资,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协同发展,扎实推动三大战略,打造国家级新区、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等新的功能平台,不断培育新的增长轴、增长带。

四是着力防控潜在风险,坚决守住底线。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位置,通过稳健货币政策、精准产业政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妥善处置不良资产,确保不发生系统性的风险。坚持因城因地实策去库存,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控制信贷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业。强化预期管理,加大政策解读和信息发布力度,加强同市场主体沟通,增强政策透明度,引导各方对未来发展形成良好预期,增强市场信心。

五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增强人民获得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供给侧质量和水平,统筹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相对统一。大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深入细致做好社会托底工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17-03-20/38797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改革  供给  结构性  发展  推进  经济  市场  产能
创新  增长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