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03月23日第10版《追梦青岛》
青岛港外贸集装箱码头 俞方平摄(新华社发)
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查看实验进展。张进刚 刘邦华摄(人民视觉)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03月23日第10版开设《追梦青岛》专版,介绍山东青岛建设海洋经济领军城市的探索之路。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有多大?从青岛的探索之路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海洋科技城市……海洋赋予青岛一张张耀眼的名片,更塑造了这座城市临海筑梦、向海而兴的个性与担当。
从在国内率先发布“海洋+”发展规划,到提出“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再到建成全国唯一的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青岛在全国率先承担起海洋强国使命,提出要努力建设海洋经济领军城市,铸造未来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度。
“全球第一”是如何炼成的?
在青岛鳌山湾畔,正加速崛起一座海洋新城——蓝谷。“蓝色科技新城,谷纳海洋梦想。”这是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给蓝谷的定位。
漫步位于蓝谷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富有设计感的12座建筑颇为引人关注。比建筑更引人关注的是实验室与日俱增的感召力与影响力。
从2015年10月正式启用,只用一年多的时间,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就实现了多个“第一”:每秒2000万亿次的超算中心,创造了海洋科研领域计算速度全球第一;在深远海研究、极地极端环境与战略性资源调查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并取得多个世界第一。
2016年9月,该实验室主办的2016年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论坛,更是吸引了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研究和教育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的近67家单位负责人前来出席会议,会上发布“未来海洋青岛共识”宣言书,在全球海洋科技领域留下“青岛印记”。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已步入世界同领域先进行列”一句,在近日发布的山东省政府报告中被提及。
这所由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山东省政府和青岛市政府等9个单位和5家科研院所联合投资建设的实验室,已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七的海洋科研机构。
“蛟龙号”母船从这里出海并在此停靠,“海龙二号”无人有缆潜水器和“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潜水器在这里聚首……距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只有几公里远的海边,另外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深海基地建设也已于2015年3月启动。
国家深海基地是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上第5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码头可同时停泊两艘6000吨级的海洋科考船,并具有超强的抗风浪性能,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深海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机构和支撑保障平台。
打造像海洋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深海基地这样的海洋科技高地,彰显了青岛市着力打造海洋科技城、实现蓝色引领的决心。
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
青岛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海洋教学、科研机构,拥有全国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的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1个国家级、17个省级海洋类重点实验室,建有海洋科学观测台站11处,拥有各类海洋科学考察船20余艘,拥有28家以海洋科研与教育为主的机构,拥有各类海洋人才15000人。2016年,青岛获批国家“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海洋+”迸发出哪些活力?
海洋科技快人一步,带动海洋经济跳跃发展。
青岛抢先搭上了海洋经济的快车,不断完善海洋产业创新体系,推动这座城市转型升级,交上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2016年青岛GDP突破万亿元,其中海洋生产总值2515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4,成为拉动GDP增长的生力军,占比远高于全国的9.6%和山东省的18%。
这离不开青岛超前的发展思路。
早在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青岛被定位为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
此后,青岛先后设立了红岛经济区、西海岸新区、蓝谷,“一谷两区”的布局成为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支撑。
2015年,《青岛市“海洋+”发展规划(2015-2020年)》出台,借鉴和运用“互联网+”理念,提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集聚发展、开放合作四大发展目标,为青岛加快建设海洋经济领军城市绘就了瑰丽蓝图。
在去年召开的青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暨“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动员会议上,青岛在新一轮海洋发展浪潮中率先发声,提出了“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的战略目标。
如今,青岛的海洋产业已呈现万马奔腾之势。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一个高约90米、有4条可升降的桩腿、可供数百人吃住的海工平台整装待发。
这个“大块头”机器是由青岛海西重机自主研制、用于辅助海上油气开采的多功能自升式海工平台,其售价堪比一架波音737飞机。
这样的海洋高端装备代表着中国“大国重器”,正源源不断地从青岛走向全球。
近年来,青岛市先后引进中船重工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等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最强“国字号”企业,以及三菱重工、瓦锡兰等造船和研发配套的国际大公司,投资亿元以上的船舶重点项目超过10个,总投资达到200亿元,形成了完整的海工装备产业链。
而在青岛红岛经济区,“海洋+”正成为这里的关键词。
海工装备研发产业正建设全国最大的海洋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基地;中国唯一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坐落于此;获批成为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吸引了世界机器人制造企业的“四大家族”——瑞典ABB、德国kuka、日本发那科和日本安川电机在此设厂……一个个“蓝高新”产业,使得这里成为青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地。
面向海洋,由青岛蓝谷、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组成的“一谷两区”平台,集高端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于一体,为青岛制造插上腾飞的翅膀。
借力平台,青岛涉海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青岛明月海藻展厅里,记者见证了神奇的一幕:一卷白色医用绷带沾血后,瞬间凝固成胶条状,出血的伤口不仅不会跟绷带粘连在一起,而且这种绷带还能促进伤口愈合。
这种神奇材料靠的正是海藻的提取物——海藻酸盐。目前,明月海藻的海藻酸盐年总产量已达到1.3万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3%、25%以上,海藻酸盐等主导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业。
科技创新带来的利润令人惊喜。据估算,从1吨8000元海带中提取海藻酸盐的价值为1.6万元,将海藻酸盐做成海藻纤维就变成8万元,再做成终端药用辅料就变为240万元,升值300倍。
在青岛,像明月海藻一样的“海洋之花”不断绽放:海健堂生物科技加大科研投入,开发了化妆品、保健品、调味品等系列产品,成为国内最大的胶原蛋白生产企业;黄海制药打造海洋生物制药新品牌;银色世纪健康产业集团在海洋生物研发领域发展得风生水起……
高端人才为何聚集于此?
“在我看来,青岛最大的优势就是海洋人才集聚,这么多的科研力量近在眼前,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秀芬表示,短短3年,公司从创业起步到如今成为国内首个将水下装备销售到欧美的企业,靠的正是人才。
近日,罗博飞引进了中国海底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精密机械和微钠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立鼎,计算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钟万勰等三个院士团队入驻。
罗博飞是青岛海洋人才引进的一个缩影。当下的青岛正以产业优势吸引“最强大脑”,构建海洋顶尖人才“朋友圈”。
近日,青岛的一则海洋高端人才招聘启事刷爆朋友圈:《青岛市集聚海洋高端人才行动计划(2016-2018年)》发布,面向全球加快集聚海洋高端人才,对引进的涉海“顶尖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补助,对新当选的“顶尖人才”培养单位一次性给予300万元奖励。
如此大力度的人才引进措施,使得青岛加速形成创新生态圈,为青岛的海洋产业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以蓝谷为例,2016年以来,蓝谷支持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启动实施“鳌山人才”计划,面向全球汇聚海洋领域高端人才,眼下着手创建一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科研工作站。蓝谷还建成了12栋院士专家工作楼,为院士专家与企业对接合作提供最大便利。
经由这些科研平台带动,蓝谷形成了良好的科研生态和环境,也吸引了众多企业落户,目前已有250余家科技型企业入住。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青岛在引进科研教育机构方面也不遗余力。
2016年9月,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迎来首批新生,掀开了青岛海洋科技发展历史性的篇章。山大的平台效应很快显现,10月山大青岛校区与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共建的德国学院揭牌,引进了包括生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在内的12位外籍专家。
就在不久前,又一则重磅喜讯传来,山大青岛校区与创新转化能力处于世界最前沿的剑桥大学达成合作,共建创新转化学院和国际创新转化实践基地,将青岛打造为国际创新转化之都。
像山大青岛校区一样,“国字号”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企业研发中心成为青岛引进和培养海洋人才的最有效载体。
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16所高校在青岛设立校区、研究院或创新园;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17个“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相继落户……完善的海洋产业链,优厚的人才政策,使得青岛形成海洋科技创新、产业高端发展的生态圈,正吸引全球涉海高端要素源源不断聚集而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