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一季度电信诈骗大幅下降需警惕购房诈骗等骗术

 

数据来源于:《2017年第一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

中新网北京5月7日电 腾讯安全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显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连续4个月大幅下降,一季度总案件数为25.3万件,涉案金额33.4亿,环比下降29.5%。但购房诈骗开始大规模出现,骗子以内部关系”“优惠价”短信方式实施购房诈骗。一旦有人回拨电话询问,便让其先缴纳“改号费”“关系费”的方式骗取金钱。

一季度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损失金额降29.5%

一季度用户标记诈骗号码数量相比第四季度下滑46%、诈骗电话拨打次数比第四季度降低50%、收到诈骗短信的人数也下降了31%;其中,全国因电信网络诈骗损失金额为33.4亿元,相比2016年第四季度降低了29.5%,如果按照13亿人口计算,人均被骗近3元。

据腾讯安全专家分析,电信网络诈骗涉案金额的下降主要得益于国家多部委联合出重拳打击以及公安、运营商、银行、互联网公司集体协作,从源头实现对诈骗电话、钓鱼网址、伪基站短信的主动防御。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上升,共破案8.3万起、上升49.6%;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大幅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去年9月以来连续4个月发案大幅下降;全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损失同比下降10.9%。

网络诈骗占比75% 网购诈骗金额最高

《报告》显示,网络诈骗占比75%位居第一。而从涉及诈骗金额的占比看,网上购物诈骗占比59%位居第一,其次是网上商业投资诈骗占比21%。

之所以网上购物诈骗案占比最高主要因为当前网购市场火爆,同时网购用户的信息泄露屡禁不止。目前,我国网购用户已经超过4亿,而且多次曝出网购平台用户信息泄露、快递员出售用户信息牟利等犯罪行为。在网购诈骗中,犯罪分子一般以刷购物网站信誉拿佣金、发货异常、购物退款等为由,诱导用户转账从而骗取钱财。

数据来源于:《2017年第一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

其次涉及诈骗金额较高的是网上商业投资诈骗,这又分为信用贷款诈骗和网上股票投资诈骗。犯罪分子一般以代办高额信用卡(50万-100万)或者低利息贷款为由,诱导其通过网络缴纳保证金等手段,骗取钱财。或者通过高收益、低风险的方式进行游说和诱导用户开通虚假的证券账户并且往账户转账进行股票、原油的购买交易。从而骗取钱财人均几千到上万。

“非法贷款诈骗”招数全揭秘

报告显示,诈骗短信分类中“非法贷款诈骗”占比最高为42.47%;骚扰电话分类中,房产中介占比4.93%位居第四。

非法贷款诈骗主要方式有几种方式:第一,骗子通过发布信息称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利息低、无需担保,以提前支付预付利息、保证金等为由要求其汇款,实施诈骗;第二,骗子发送虚假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信息,事主与其联系后,被要求向指定账户汇验资款,以证明还贷能力,造成事主经济损。第三,以打款为由要求关联银行账户。骗子首先发布无抵押贷款等诱人贷款信息,待到事主与其联系后,便要求事主办理一张新银行卡,然后再以方便将贷款打到银行卡上为幌子,要求事主去银行办理关联操作。按照这种“关联”业务规定,一方的钱,在不用确认的情况下,可被另外一方直接扣走。

购房诈骗也开始大规模出现

除了非法贷款诈骗外,购房诈骗也开始大规模出现。骗子冒充房产中介,通过售楼处、房产中介处购买购房、租房者个人信息,然后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以“内部关系”“优惠价”实施购房诈骗。一旦有人回拨电话询问,便让其先缴纳“改号费”“关系费”的方式骗取金钱。

腾讯安全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信任何无抵押贷款、低息贷款、办理大额信用卡等短信、电话,更不要将个人银行卡与陌生人之间办理关联业务。更不要从无执照房产中介、非开发商人员手中购房。

据介绍,这份报告基于腾讯安全云库、腾讯手机管家、QQ、微信等在内的海量大数据,通过大数据的结论得出当下电信网络诈骗的宏观状况及季度变化状况。(记者 程春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子侯 乔雪峰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17-05-08/39267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诈骗  网络  贷款  电信  数据  信息  购房  方式
用户  金额  电话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