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曲美慧 通讯员 王增式 改革开放40载,一座千年古城改天换地。 40年,中国建筑“建证”了这座历史名城的日新月异。无论企业还是城市,中国建筑和徐州都有着共同的经历:从传统优势到转型升级,从追赶到引领,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 中国建筑与徐州并肩,走出一条跨越、开放、创新的发展道路,共同迎接一场高质量发展的新“淮海战役”! 从传统优势到转型升级 “建证”徐州从老工业基地到创新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70年代末的徐州,是一座以资源高耗能为主的工业城市,老工业基地上林立近千家企业,一排排低矮的厂房和破旧的设备,既维持着这座城市的经济命脉,也留下了“一城煤灰半城土”的生态之痛。 改变,迫在眉睫。然而,任何改革都需要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如何找? 时代总会赋予我们机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为推进工业现代化,决定在全国建设三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水泥厂,其中之一便是徐州淮海水泥厂。 1978年,徐州北郊一片荒山上,一支上万人的建设大军轰轰烈烈拉开了建设的序幕。中国建筑全程参与了这项与改革开放同龄的国家“六五”重点建设工程,历时整整11年,一代中建人扎根于此,与风云为伴,与时间赛跑,终于在一片荒芜的山峦沟壑之间建起了一座宏大的现代化水泥生产线。 当年淮海水泥厂引进的罗马尼亚日产3000吨水泥生产线,使徐州成为全国最早跨入国际化行列的工业城市之一。从这里起步,刚刚成立的中国建筑与古城徐州共同迈出了转型发展的第一步。 40年弹指一挥间。曾经“一城煤灰半城土”的徐州,已通过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生态转型,实现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风雨中成长起来的中建集团,也已发展成为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建筑同亿万淮海人民共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奇迹。而这其中,对徐州转型发展起到人才支撑关键作用的,便是由中国建筑建设的百年名校——中国矿业大学。 时间回到1980年的春天。那一年,这所颠沛流离半个世纪的教育部重点高校最终决定落户徐州;那一年,老兵梅连欣跟随济南某部队来到徐州,作为中建八局的前身,他们接下了矿大文昌校区的建设任务——在一片偏远绵延的荒草地上建起一座高等学府的现代化校园。 梅连欣回忆,当年整个工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教学主楼的建设。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上尚无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更无砼输送泵,教学主楼基础整体所需要的3600多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全靠他们用手推车一趟趟装运推送。 “整个教学楼周围成了各个连队的主战场,黄沙、石子堆成了山,四个水泥库里的水泥堆得满满的,最好的搅拌机都集中在这里,一次动用了4台搅拌机、8台四轮翻斗车进行浇筑,现场那个轰鸣声啊,几公里以外都听得见。”梅连欣竖起3根手指,自豪地说:“30个小时,我们完成了那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基础浇筑工程!” 这项校舍建筑工程荣获了国家优秀设计二等奖。两年后,矿大彻底结束了在四川三汇坝的办学历史,校本部全部集中到徐州新校址。至此,这一中国建立最早的矿业高等学府扎根淮海大地,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20多万人才,更为徐州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数以千计的高端人才。 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 “建证”徐州从中等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的开放之路 大鹏展翅,需好风助力。 无论一家企业还是一座城市的腾飞,都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改革开放恰恰提供了这样的机遇。 40年时间,中国建筑从“中国最好的建筑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徐州从一座普通的中等城市发展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两者都走出了一条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的开放之路。 对徐州而言,开放的基础,是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也就是徐州人所谓“上连天、下穿地,中间架高速”。无论上天入地还是中间的高架,都留下了中国建筑的深刻烙印—— 2014年4月,徐州市第一条高架快速路、徐州交通基础建设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三环东路高架正式通车,该项目荣获我国建筑行业内最高荣誉——鲁班奖; 2016年10月,全长约10km的三环北路高架克服了地区溶洞多发、施工作业层次复杂等重重难题,提前两个月竣工通车,该项目同样荣获当年度鲁班奖; 2016年12月,我市市区第一条综合管廊——新淮海西路综合管廊开工建设; 2018年6月,历时两年的观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正式竣工,T2航站楼启用运行,标志着观音机场正式进入“双航站楼时代”; 2018年8月,全长21.89km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实现全线轨通…… 光影变迁中的“徐州速度”,改变着徐州的交通图景,疏通了四省八市乃至华东地区的交通脉络,也重塑了淮海经济区的城市格局。正在建设中的地铁一号线、三号线,更是“建证”了徐州城市交通强筋壮骨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全市最大换乘站,位于市中心的彭城广场站曾被业内人士称为地铁史上的“最难车站”。这个车站设置了17个出入口,占地面积近12000平方米,基坑最深处达35米,是目前我国地铁施工领域第一大基坑。 “施工区域四面楚歌!”项目总工程师高东波介绍,该项目东侧地连墙距苏北第一高楼苏宁广场围护桩最近处距离仅有0.9m;基坑上部2-10米是徐州特有的老城杂填土层,土质疏松易垮塌;基坑下部是灰岩、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富含承压水,在施工中易造成桩位倾斜,带来隐患。因此,彭城广场站的建设曾一度被认为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中建铁军。项目部先后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广州地铁原总工、深圳地铁原总工张家识等专家出谋划策,并增加大型设备的投入,引进两台国际先进的改良版SR385RC8旋挖钻机,仅机械设备的投入便超过一个亿,硬是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从追赶到引领 “建证”徐州从落后的苏北城市到江苏重点板块的升级之路 40年间,徐州从一个落后的苏北小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成长为今日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的定位翻转。 回想40年前,位于古彭商圈附近的副食品大楼曾一度是老徐州人引以为傲的地标性建筑;如今这座7层建筑早已被拆除,就在原址旁边,总高266米的徐州第一高楼——苏宁广场拔地而起,迎着新时代的东风,傲然刷新了徐州的“天际线”。 这座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建筑最高、业态最全、档次最高的城市综合体,正是出自中国建筑的“大手笔”。事实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建筑也在一次次项目实践中,不断推进技术、制度、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这种创新精神,在其参与的徐州重大工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2014年10月,中国建筑中标徐州基础设施打包项目,总合同额204亿元,刷新了中国建筑单体中标额纪录,也给项目的资金运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困难面前,中建人从不退缩。金融专业出身的中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项目的融资方案中综合运用了股权融资、信托和资管计划,资金来源有自有资金也有保险资金和银行资金,还设计了项目间调剂、错配、滚动投入的资金使用计划,有效解决了三环北路、观音机场二期项目资金问题;三环北路、观音机场二期项目建成后,政府的购买服务用款再滚动投入到建设周期较长的轨道交通1号线项目,满足1号线项目后期资本金需求,保证项目资金的整体平衡,待运营整体平稳后再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途径实现资金再利用。 2016年3月,一条“80岁民国建筑平移240米”的新闻轰动全国,新华网、中新网、中国江苏网等媒体纷纷报道。新闻所报道的,正是中国建筑在徐州地铁一号线施工过程中开展的一次技术创新。 当时,由于地铁建设需要,民国建筑“同和裕银号”面临被拆迁的命运。中建与当地文保部门商讨后,作出了整楼平移、异地保护的决定。历时两天一夜,被称为“徐州古建第一移”的“同和裕银号”终于走完了240米的“征途”,稳稳落在了新址之上。迎着落日的余晖,这座有着80多年房龄的民国建筑,终于获得了“新生”。 徐州是当代中国的缩影。发生在徐州的“中建故事”,同样浓缩着一家大型央企与国家、与民族、与时代共同成长的印迹。今年9月12日徐州(北京)高质量发展恳谈会上,中建集团公司总经理王祥明与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开启新一轮合作历程,我们期待,中建将与徐州携手,以跨越、开放、创新的理念,用劳动、汗水和梦想,共同见证一场更伟大的时代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