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提速降费”如何让公众得实惠?国外做法 评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5-22

 

提速降费

公众如何得实惠

 

本报记者  彭训文

 

新华社发

新华社发

这些天,家住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省府社区的麻先生又到了交宽带费的时间。他家里使用的是电信20兆光纤宽带,一个月收费149元,包含30元的固定电话费。“我办了一年多了,家里平时网速不错,不过宽带降费并不明显。”麻先生的手机使用中国移动号码,他办理的4G上网套餐每月收费58元,包月流量500兆,当月用不完的可以转到下个月,不过到次月月底会失效。“现在电话打得少,基本都是发微信,流量不太够用。”为此,麻先生准备换一个包月流量更多的套餐。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从5月开始,麻先生的烦恼可能会减轻一些。这源于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接连发布了新一轮的网络提速降费措施。有人叫好,有人怀疑。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提速降费今年要迈出更大步伐,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三大运营商公布的一些举措充满诚意,动了真格,但后续措施有待观察。

那么,网络提速降费难在哪儿?如何拨开用户吐槽的“假宽带”迷雾?和国外相比,中国的网速网费究竟是高是低?提速降费如何切实提高公众的获得感?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和电信专家。

提速降费动了真格

现在,手机、电脑已经成为很多人畅游互联网的“标配”。中国有多少人在上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一半多的中国人成了网民。因此,网络覆盖、上网速度、流量资费是关乎民生改善的大事。”电信专家项立刚对本报记者说。

为进一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从4月底开始,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接连发布各自措施,宣告了新一轮提速降费的到来。

移动通信的降费措施方面,下调国际长途资费是一大重点。中国电信从5月1日起,下调7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长途通话资费,平均降幅达90%。其中美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德国等24个方向的资费全部降至0.49元/分钟。中国移动也自5月1日起下调7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长途直拨资费,其中21个方向下调至0.49元/分钟。中国联通也将2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长途直拨资费下调至0.49元/分钟。值得注意的是,下调方向很多是“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不过,公众关心的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并未出现在此次提速降费中。

“下调国际长途资费是国内三大运营商和国际运营商长期谈判的结果,下调‘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长途资费体现了三大运营商在助推国家战略方面的主动作为。”项立刚同时表示,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三大具体目标,这意味着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具体落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针对年内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问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马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大运营商正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根据该所调研了解,目前所涉及的环节包括资费套餐梳理及调整方案制定、资费套餐配置、系统改造与联调测试、业务验证、渠道部署与客服培训等。

“我国的电信企业在20多年的市场竞争过程中,长期以31个省级公司及331个地级市公司为经营单位,推出多种类型的套餐,每个套餐又包括各种叠加包等计费类型,资费调整工作量比较大。国内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需要准备的时间要相对多一些。”马源说。

固定宽带网络降费提速措施方面,三大运营商都面向双创基地、中小微企业等互联网专线用户大幅降低了接入价格,同时提升了网速。项立刚评价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的一大重点战略,此举将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络便利并降低运营成本,也有利于电信企业拓展多领域的市场份额。

“总的来看,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这次提速降费有诚意,动了真格。”项立刚表示,当然,问题也是存在的,例如固定宽带网络中家庭用户的提速降费就没有出台明确措施。

中国网络进步明显

那么,在海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宽带网络的速度和资费情况如何呢?

在固定宽带网络方面,随着“宽带中国”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宽带取得了长足进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地级市基本实现全光纤网络覆盖,具备百兆以上接入能力。到2016年底,光纤到户用户占宽带用户的比重达76.6%,其中固定用户平均实际可用下载速率达11.9Mbps(即11.9兆比特每秒),较2015年底提升了43%。与海外国家相比,这一速度已超过了俄罗斯(11.6 Mbps)、法国(10Mbps)、澳大利亚(10.1Mbps),和美国(17.2Mbps)、英国(16.3Mbps)、日本(19.6 Mbps)、韩国(21.6Mbps)的差距也正在缩小。目前,全球固定宽带实际可用下载速率为7.0 Mbps。在资费方面,单位带宽资费降幅较大,比2015年底下降65%。

“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中国固定宽带下载速率的国际排名在第40位左右,进入全球较快梯队,资费则处于全球中游水平。”马源说。

不过,不少用户反映家中宽带网络的实际网速远低于电信运营商的宣传值,随后演变为“假宽带”质疑。

马源解释说,国际上衡量宽带网络速率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网络接入速率,即从电信企业最末端接入服务器到用户家中这“最后一公里”的网络接入能力,“比如,消费者向电信企业购买20Mbps的宽带,指的就是网络接入速率”。二是用户实际可用速率,指用户上网过程中实际感受到的速率。“由于网站服务器所处的位置不同,网络信息内容传输要经过很多环节,比如前面所说的‘最后一公里’接入环节、骨干网、国际互联网出入口和网站服务器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瓶颈,都会拉低用户的实际可用速率。”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宽带测速平台的监测数据,中国三大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宽带用户的网络接入速率均达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印发的《互联网接入服务规范》要求。马源同时表示,“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从事宽带接入的企业,在接入速率上不符合国家要求。对此,政府主管部门已经注意到并进行了监管。”

移动通信网络近年来提速降费的成效也较为明显。数据显示,2016年底,中国4G用户占移动用户比例达58.2%,超过英国(51%)、日本(58%),和全球最高的韩国(76%)的差距也在缩小。4G用户实际可用下载速率达到11.8Mbps,为同期3G平均下载速率的3.15倍,流量资费水平比2015年底下降37%。移动流量资费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53位,处于全球资费较低的国家阵营。

“目前,部分用户的获得感不强是移动通信提速降费面临的难点。”马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和用户对“降费”的理解不一致。用户理解的降费是直接降低通信支出;企业理解的降费是降低相关业务单价,实现薄利多销。同时,由于企业的部分降费措施不是普惠性的,只是针对特定群体或特定时段,部分用户无法享受到也是原因之一。

解决痛点才是关键

综合公众意见,“假宽带”、捆绑消费、宽带和手机流量资费较高是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也是提速降费的痛点。

对于“假宽带”,项立刚分析说,宽带网速与接入方式分为共享和独享有关。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宽带网一般是共享网络,独享网络不仅价格昂贵,也容易造成浪费。“不过,共享网络也需要有质量保证,也就是宽带中允许多少用户接入要有数量限制。目前,一些运营商利用租用的带宽,通过大量增加接入用户数量来盈利,这是需要严厉打击的。”

马源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对企业与用户签订的服务协议内容做明确要求,例如签约速率的含义、网络接入方式(独享还是共享)、实际可达到的上下行速率和忙闲时速率、影响接入速率的主要因素等;同时严查相关企业的违规行为。

他认为,政府还应推动将网络基础设施纳入城市规划,加大对教育、养老、医疗等公益机构和特殊群体、低收入人群网络接入费用的补贴支持力度,同时鼓励企业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加优惠的资费方案等。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定期发布各地、各企业的宽带速率提升情况、资费水平排名以及互联网网站性能排名,并鼓励各地发布本地区提速降费关键指标数据。当然,提高用户对宽带速率和影响因素的认知也很重要。

“根本目标应该是提升用户的实际可用下载速率。”马源说,只有政府部门和相关企在网络各环节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发力,才能实现“端到端”的全面提速。

而对于捆绑消费、流量资费较高等问题,则涉及电信企业技术提升、相互竞争和提速降费本身存在的矛盾等更深层次的纠葛。

“网络提速降费如果只靠政府压力,电信运营商可能以亏损为代价,相应的服务品质、网络覆盖也会减低,这不是长久之计。真正要实现提速降费,只能靠技术提升。”项立刚认为,在5G技术全面商用前,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大规模提速是有难度的,而固定宽带网络逐步提速存在很大空间。

竞争被认为是促进提速降费的重要手段。去年,工信部先后向北京船舶通信导航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发放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批准其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同时,更多市场力量正在进入。截至2016年底,工信部已向198家(次)企业发放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批文,累计向42家民营企业发放移动转售业务试点批文。

可以预见,随着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进入,基础电信业务未来会迎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业务选择权将逐步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而对于三大电信运营商而言,既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公众企盼,让利于民;又要兼顾企业可持续发展,因为提速和降费本身矛盾而产生的困难可谓不小。

马源建议,一方面要完善国有企业考核机制,在制定考核指标时对提速降费产生的亏损给予剔除,加大对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等指标的考核。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提速降费的中长期目标,科学制定提速降费的阶段性目标和路线图。

“只有消除提速降费的痛点,增加公众的获得感,才能凝聚社会共识,为实现中国网络的跨越式发展和国际赶超提供指引。”马源说。

 

国外网络如何提速降费(他山之石)

 

本报记者 王 萌

美国:市场大浪淘沙

2015年1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经过投票,将2010年设定的下载/上传速度为4 Mbps/1 Mbps的宽带基准提高到25 Mbps/3 Mbps。

一份全美宽带速度综合分析研究报告显示,接入到更快服务的消费者会继续迁移到更高速率的网络,这反映出消费者的选择倾向对运营商部署更高速率宽带网络起到推动作用。

在美国市场,宽带价格近两年也呈现下降态势,但这更多依靠市场手段,也就是竞争带来的价格下降。除了宽带价格降低,新的竞争也推动了有线电视运营商和电信公司进行更多的宽带升级。

英国:网业分离促竞争

英国的电信资费相对较低。究其原因还是破除垄断,有充分的市场竞争。这得益于“网业分离”的改革。2005年,英国在进行市场评估后,要求电信拆分其接入网设施,组建独立子公司Open reach,确保网络运营与业务运营分开,并以公开方式向母公司BT、其它电信业务运营企业提供接入网的租赁服务。

换言之,英国电信此时已变成了一家虚拟运营商,包括BT在内的所有运营商都一律公平地使用Open reach的网络,但其语音和流量的购入成本,和其他几十家运营商是一样的。

如今,英国电信资费几乎是所有西方国家中最低的。过去10年,英国宽带的速度已经增长了100倍,但是价格降了一半。

法国:新运营商进入市场

在法国,Free Mobile作为第四个移动运营商在2012年初进入法国,一进入便采取了一系列降费举措。该公司推出了19.99欧元套餐,包含不限量语音和短信服务,成为法国第一家不限量语音和短信移动运营商。

同时,该公司还大幅降低数据流量价格。在Free Mobile进入市场之前,法国运营商包含1G数据流量的套餐资费一般在40欧元左右。Free Mobile进入后,在其19.99欧元套餐中包含了3G数据流量,并在之后不断提高套餐中的流量,这样的举措对法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冲击巨大,其他电信运营商不得不以此为标准重新做出调整,推出类似水平的资费计划。

 

 

提速降费,获得感很重要

 

刘  峣

 犹记得10年前上大学时,手机流量都得掰着手指头用,生怕超过了每个月几十兆的限额。那时,超出手机套餐的上网流量可不便宜。10年过去了,移动网络已从2G迈入4G,手机流量也早已从“以兆计”进入了“以G计”。

  网速快不快、网费高不高,民众的体验和评价最有说服力。这几年,高额的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一直是百姓频频“吐槽”的痛点。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取消上述两项费用,立即收获“点赞”无数,就是因为切中了民众的需求。

  提速降费,百姓的获得感是评价标准。习近平指出,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提速降费的力度越来越大。今年,三大运营商又提出了不少举措。比如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宽带端口;降低国际长途和国际漫游资费;下调互联网专线资费,帮助中小企业较低成本、创业等。

  而在日前,工信部和国资委也提出,将适时出台移动转售业务正式商用意见,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面向“双创”基地、中小微企业的互联网专线接入价格水平,不断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资费水平。

  当然,目前网络提速降费同民众的期待还有一些距离,有不少“坑”,影响了用户的互联网使用体验。

  比如,互联网网速远低于运营商的宣传。一些小区里,所谓的“百兆光纤”,实际使用时的上传和下载速度却远远达不到要求。很多网友称,感觉自己装了个“假宽带”。

  其实,所谓的“假宽带”大多数并不是三大运营商所为,而是一些“二、三级运营商”租用基础运营商的网络,再向消费者进行二次销售。虽然价格比三大运营商低了不少,但速度也打了水漂,而且在此过程中,夸大宣传、售后糟糕等问题频出,亟待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惩罚。

  再比如,运营商在制定规划网络套餐时,常常会设置一些捆绑消费的内容,或是设置流量使用的时间、区域等。算下来,流量的平均价格倒是下降了,但很多用户感受并不明显。未来,如何通过有序竞争进一步打破霸王条款,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是提速降费的重点所在。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