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八个整版报道山东发展成就 这些方面亮了!
齐鲁网8月24日讯 8月24日,《人民日报》以八个版面的篇幅,推出“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山东篇”,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发表署名文章,山东省省长龚正接受人民日报专访。《人民日报》还分别从党建、经济、文化、生态、民生等方面报道山东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以下为报道原文:
刘家义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落实走在前列要求 实现创新持续领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要求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强调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大社会治理创新力度,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开拓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途径。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详细】
人民日报访山东省省长龚正:牵紧牛鼻子 塑造新优势 开创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并指出,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积极开拓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途径。这既为山东发展确立了目标定位,又指明了方法和路径。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山东是如何克难攻坚、担当作为的?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省省长龚正。
牵紧牛鼻子
谱写走在前列新篇章
记者: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文化大省、人口大省,山东负有重大的责任使命,对此应如何认识和把握?
龚正: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总定位、总要求,是办好山东事情、做好一切工作的总纲。近年来,我们坚持把走在前列作为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励精图治、干事创业的方向指引,作为践行“四个意识”的自觉行动,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6.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当前,山东正处于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理念上,我们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保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定力: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看结构优化的“形”和此消彼长的“势”,始终在创新发展上保持定力;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看全省一盘棋,始终在协调发展上保持定力;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看可持续发展,始终在绿色发展上保持定力;处理好激活与规范的关系,看市场体制机制优势的再造,始终在开放发展上保持定力;处理好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看综合效益最佳,始终在共享发展上保持定力。【详细】
今年以来,即墨市启动镇村班子党建“达标工程”,将基层党建工作划分为52项指标,通过科学量化管理,让党建“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推动基层党建做得更实。
“基层党建常被视作‘软任务’,难就难在缺乏‘标准’,搞不清抓什么、怎么抓。”即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亦武介绍,如今“达标工程”列出明确的责任清单,每项工作变得具体可考。小到缴纳党费,大到村级班子建设等都有涵盖。
明确了基层党建抓什么,接下来就要解决怎么抓。即墨市构建起市、镇、社区、村基层党建“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在镇、村之间设立社区党委,镇街党政班子成员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优秀中层干部担任社区党委副书记、主任,同时吸收村支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优秀党员等担任社区党委委员。【详细内容】
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是9900多万山东人民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认真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思路和办法,切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找准着力点,加快经济强省建设。
五年来,山东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
五年来,山东牢牢把握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五年来,山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在巩固“稳”的基础上下功夫,多在积蓄“进”的力量上出实招,不断开拓山东发展新境界。【详细】
当今的“鲁剧”,正承载着“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神圣艺术使命,以高标独立的“地域文化、中国品牌、世界口味”,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影像魅力 。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的“文学鲁军”“鲁版图书”等文化品牌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鲁剧”更是佳作迭出,好评如潮。众多影视剧紧紧围绕当今中国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以弘扬正能量的精准文化指向,以为时代为人民鼓与呼的民族文化皈依感,与广大民众“情绪共振”“思想共鸣”,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详细】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这个夏天,生活在南四湖畔的“前渔民”史业明过得很舒心,闲暇时哼着红色小曲,带着4岁的孙女丹妮泛舟于湖心,采莲、捉鱼、拾野鸭蛋。热了,用湖水湿湿脸;渴了,捧起湖水直接喝。
“当年南四湖污染成‘酱油湖’,鱼虾绝迹,谁能想到现在还能直接喝!” 53岁的史业明在湖边生活了大半辈子,亲眼见证了南四湖从污染到治理再到清波再现的历程。
昔日水清凌,却变黑色“酱油湖”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史业明生长在湖边,则是靠湖吃湖。
这湖其实是四条湖,包括了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像一串蓝色明珠,镶嵌在鲁西南,又称“南四湖”,承接了苏鲁豫皖4省32个县53条河流的汇水,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史业明的村子,微山县昭阳街道爱湖村就在湖边。在他童年、青年时代的记忆里,生火做饭用的水都是从湖里打来的。史业明说,那时,在湖里“扎猛子”,鱼儿经常碰到自己;鸟儿也不怕人,飞累了就落在船头歇歇脚。【详细】
为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山东近年来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增进民生福祉,着眼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积极回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各地纷纷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下功夫,为群众算出一本幸福民生账。
安居账:公租房的租金是周边价的1/3
45平方米,一室一厅,窗外是绿树掩映的小山,住在济南市历下区西蒋峪和苑公租房的王有声和老伴杨慧英,连连说自己“太幸福了”。
王有声68岁,患有脑血栓,胃部还被切除2/3,杨慧英常年被糖尿病困扰。2000年棚改,他们为治病选了货币安置,但5万元的安置费很快就被疾病消耗一空。
住进公租房前,一家3口14年内兜兜转转搬过5次家,最后在自家开的小卖部里支了张床,就算家了。【详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以其磅礴气势,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成中华民族象征。
山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东有海洋之浩瀚,西有平原之广阔,南有湖泊之滋润,北有黄河之浩荡,中有泰山之雄奇,半岛与内陆结合,大海与高山呼应,山地与平原交融,禀赋独特,资源丰厚,岱青海蓝,风光旖旎。
山东人文渊薮,积淀深厚。“沂源猿人”源自四五十万年前,“大汶口陶文”和丁公村“龙山陶书”乃中国最早的文字,“城子崖龙山古城”为中国最早的城邦,“齐长城”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在这块古老土地上,儒家文化、泰山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交相辉映,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异彩纷呈,孕育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孔子、孟子、墨子、曾子、孙武、孙膑、姜尚、田穰苴、戚继光、鲁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