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徐州)智慧物流国际发展大会今起举行
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城市 物流合作和现代物流产业融合发展
徐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黄启源 通讯员 西家澎)11月7日,2018中国(徐州)智慧物流国际发展大会拉开大幕。此次大会以“互联互融、开放共享”为主题,共话物流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业态、新挑战,共同探讨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物流合作和现代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相关事宜。 近年来,徐州围绕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目标,大力构建交通网络、打造物流平台、集聚物流发展要素、扶持物流企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制造业物流为龙头,以铁路物流、航空物流、港口物流等为配套的物流产业体系。 一直以来,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徐州交通优势显著,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铁路方面,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会,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就坐落在徐州,全市铁路专用线达59条,从徐州乘高铁到南京、济南、合肥、郑州仅需1个小时,到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仅需3小时左右,与重点经济板块之间的互联互通不断加强。公路方面,骨架路网全面形成,公路总里程达到1.64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64公里,覆盖市域全部县级节点,通达周边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空港方面,徐州观音机场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开通了直飞日本、韩国、泰国以及香港、台湾等30多条境内外航线。水运方面,徐州拥有内河航道1058公里,千吨级泊位数111个;徐州港是东陇海经济带枢纽港,也是全国内河规模最大的港口之一,已开行至上海洋山港的定期集装箱货运班轮。管道方面,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徐州基地下辖原油输油管线37条,原油输送能力连续5年超过亿吨。这些构成了徐州“五通汇流”的交通运输体系,为打造立体化、便捷化物流大通道提供了坚强依托。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区位优势突出,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腹地。去年国务院批复徐州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江苏省委省政府将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纳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支持徐州建设成为集聚能力更强、辐射范围更广、龙头地位更突出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的发展定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当前,徐州正聚力打造区域性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四个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就是其中之一。在徐州投资发展物流业,有效利用中心城市优势,将抢先占领淮海经济区这片广阔的市场腹地。 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老工业基地,徐州产业基础雄厚,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徐州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是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等重点产业规模较大,目前已经形成国内领先优势,对综合物流配套需求很大。当前,我们正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全力推进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建设,加快构建“6+6”先进制造业体系、“333”现代服务业体系和“486”现代农业体系,重点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装备与智能制造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并力争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尽快取得突破。随着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产业规模加快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建立更加通达、更具效率的物流配送体系,物流业也将随之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徐州各类平台众多,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完善载体。徐州是淮海经济区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开放航空口岸、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的城市,随着铁路开放口岸、航空口岸、国际邮件互换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设,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双向开放体系不断健全,国际贸易区域集散地和中转站正在加快形成。徐州是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又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这些都为物流业创新发展赢得了难得的政策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