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大项目突破 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沂之策
|
◎文/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熊冬梅 楚惠 图/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井贤 近两年,在徐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两城一地”战略目标,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扩投入、聚产业,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结构更优、动能更强、质态更好的良好态势。 精准出击、强链补链,聚沙成塔『增后劲』 精心绘制“招商地图”。根据“431”主导产业布局规划,全面梳理与新沂产业发展高度匹配的目标客户库、项目数据库、合作载体库,精心编制产业链全景图和产业招商地图,积极招引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以及行业50强等具有全产业链控制力的龙头企业。希诺谷动物再生医学、佑天合金新材料、鑫创气凝胶毡等一批高质量项目接踵而至。同时积极突破国际招商,狠抓外资到账,今年上半年,注册外资实际到账7400万美元。 全力推动“串点成链”。围绕医药健康、先进材料、冶金装备、绿色化工四大百亿级主导产业,主攻“龙头型、基地型、科技型、品牌型”项目,总投资60亿元的泽丰堂大健康、总投资50亿元的万福阳高端智能装备、总投资50亿元的必康制剂研发生产等一批特大项目相继落地。幂方创新药物研发、纽伟仕CDCA、星诺医药原料药基地等项目正加快建设,优贝佳护肤品、木偶医疗等30余个医药健康细分领域项目正快速落地,点串成链、链连成片的集群效应持续显现。三本照明、恒星照明、三彩显示屏、领测半导体等30余个光电产业建链、补链项目集聚高新区智慧光电产业园,显现出“一花引来百花香”的效果。 发展壮大“枢纽经济”。以打造全国县域“枢纽经济”先行区为引领,推动枢纽、物流和产业三大优势有效转换,全面打响“枢纽新沂、物流天下”的品牌。抢抓枢纽、通道、支点+节点三大机遇,重点建设17个运营平台,新沂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新沂港与南京港、云南水富港开展战略合作,开通集装箱航线,吞吐能力超过1800万吨;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航空产业园,通用机场预计10月份具备飞行条件;中新铁路专用线预可研已获中铁上海局评审通过,设计年货运量达2000万吨;铁路物流园、公路港物流园、快递物流园等物流产业集聚区吸引入驻企业290家。绿地高铁商务中心、新城控股吾悦广场、沭东中央湖CBD、恒大影视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带动新兴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狠抓节点、高速高效,增量提质『强支撑』 “猛攻”有效投入。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今年新沂共编排重大产业项目110多项,涉及总投资超千亿,其中重点实施100项,年度计划投资300亿元,列入徐州市重大产业项目24项,年度计划投资175亿元。 “重抓”技改提升。全力推动钢铁、热电、化工等重点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滚动实施43项总投资259亿元重点工业技改项目,通过关停并转,使“老树”发“新枝”。其中,总投资150亿元的中新钢铁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启动建设,将打造成淮海经济区特色鲜明的钢铁产业示范基地;总投资57.5亿元的晋煤恒盛新材料项目进行基础施工,着力打造竞争有力的现代煤化工新材料基地;总投资62.8亿元的光大铸管生产基地清表拆迁已完成,努力促进铸造产业结构向中高端高附加值转变。 “全程”跟踪推进。落实“六项制度”建设,建立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严格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观摩点评,构建起上下贯通、层层衔接、环环相扣的“闭环式”工作链。抽调选拔100名项目全程服务专员,针对不同产业、不同阶段项目,量身定制跟踪服务方案,按照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建设、投产、列统”六大投资周期及“实质性开工、结构性封顶、设备安装、投入运营”等四个关键环节,实施节点管理,狠抓签约项目履约率、落地项目开工率、开工项目投产率、投产企业列统率,形成项目“招引签约—开工投产—列统培育”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千方百计促转型,增创产业竞争新优势。专心专注四大主导产业培育,以《新沂市现代产业发展行动纲要》为统领,聚焦产业链龙头企业、核心环节、上中下游配套项目,突出“双中高”要求,推动产业“由小到大”延链式扩张、“由单到全”集群式发展。医药健康加速集聚。一批超10亿元的项目相继落地建设,纽伟仕、优贝佳护肤品、木偶医疗等一大批医药、美妆、医疗器械细分领域项目快速建设,“上下游结合、全产业链贯通”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初见雏形。先进材料加速壮大。充分发挥东方雨虹、华信等新材料行业标杆企业引领作用,吸引集聚了环申膜材料、特森特膜材料、东联新材料等一批新材料项目,初步形成了智能卡基材、膜材料、防水材料等产业集群。冶金装备加速升级。依托中新钢铁、圣戈班、伟业铝材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品钢材与特种钢材、通用铝材与工业铝型材、风电装备与智能装备,加快推进中新钢铁转型升级项目、光大铸管徐州生产基地、万福阳高端智能装备等项目,着力打造全省知名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绿色化工加速转型。下大力气调高调优调轻化工产业结构,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和新产能布局调整,倒逼蓝丰、恒盛、利民等化工龙头企业向日化、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延伸衍化,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新沂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全省一流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 清障提速、便企利企,疏通堵点『优服务』 搭建“便企通道”,让企业少跑腿。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围绕“心怡营商·赢在新沂”,重点实施“1234”工程,全面开展提速清障等“十大专项行动”。组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推行“企业生产宁静日、营商环境监测点、企业110”等创新举措,实现一个平台集成服务,一站式兜底解决企业诉求。今年以来,共解决企业诉求300余件,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优化政务服务,推行“一窗受理、不见面服务、多测合一、多评合一、联动办理”,开通“线上办、集中办、自助办、帮代办”四种模式,把“3550”标准提高到“1230”,打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 主动“贴心服务”,帮企业解烦恼。专项治理项目投资和建设环境,推进项目无阻碍施工。新开工建设1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盘活利用“僵尸企业”和“半拉子”工程40多家,为优质高端项目入驻创造有利条件。设立各类产业引导基金30亿元,引入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2家,构建“投贷保补”联动的投融资新模式。实施“钟吾英才”计划,健全完善人才安居制度,建设东升、晨曦、紫荆等3个6万平方米人才公寓。重点打造中关村产业园及东陇海科创谷两大科创载体,努力构建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机制。 提高“供给质效”,为企业减负担。开展“企业减负”专项治理行动,对涉建领域及各类保证金进行整治,助力企业“轻装快行”。对新招项目开展评估论证,建立“以亩产和创新论英雄,以质量和绩效给要素”的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集聚。投资近50亿元进行居民搬迁、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工业邻里中心等功能设施建设,推动高新区、化工园区及镇级园区提档升级,为企业提供完备舒适的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