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铜山加快构筑 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0-01-07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深远。面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铜山将更加注重工作的计划性和前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加速推动支柱产业迈向中高端。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培育打造两个千亿级、两个500亿级、两个300亿级产业集群。发挥徐工汽车品牌优势,推动重型卡车生产壮大规模;促进弘安和奇瑞开展深层次合作,完善乘用车产能布局,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加快建设清华大学安全产业示范基地、上海交大(徐州)新材料研究院、新奥新聚等项目,着力培育壮大“三中心一基地”,打造千亿级安全产业。以徐钢和维维为龙头,加快实施技术革新、产品更新、设备改造,打造新型冶金和食品两个500亿级产业。重点推动徐工基础工程机械、大尺寸海上风电核心部件生产基地等重大装备项目建设,加快实现高端突破、智能转型,打造300亿级装备制造产业。以华越为平台,以淮海医药产业园、高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支撑,打造3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出台促进“333”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批有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统筹推动重点板块协同发展。实施园区提升行动,放大徐州高新区国家级平台龙头作用,推进铜山经开区和六个镇级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加快形成一区多园、各类园区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全力以赴推动徐州高新区在提升项目投资承载力、重大产业项目集聚、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招引、营商环境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积极推行“标准地”建设,大力完善园区功能设施配套,强化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保障,加快实现招才引智、以产兴城、以城聚产的目标。着力提升铜山经开区发展定位,加快打造以绿色新型冶金为核心,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绿色建材、滨湖旅游全面发展的产业基地。努力创新六个镇级工业园区发展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和国有企业参与投资建设,提升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能力,全力打造铜山工业“小老虎”。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招商、上项目的鲜明导向,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做足延链、强链、补链文章,跑出高质量招商的加速度。突出定点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和科技招商,策划举办更具针对性的推介活动,大力提高招商有效性。加快建设专业化招商队伍,加强驻外招商人员配备,重奖实绩突出的招商一线有功人员,形成更具战斗力的招商力量。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全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技术水平先进、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特大产业项目,加快推动汽车电源控制芯片、高效HBC光伏电池及组件、非开挖工程机械生产基地等项目落地。组建项目全程跟踪服务专业团队,优化手续办理、要素供给、配套保障等关键环节服务,努力做到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加速、竣工即投产。

深化改革开放创新 全面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重点改革实践。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四大集团公司。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代办帮办、并联审批、模拟审批、容缺预审等工作机制,推进“证照通办”,推行企业开办“全链通”及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更多事项“一次不跑”或“最多跑一次”。扎实推进“1+4”基层治理模式,加快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股田经营改革试点,高质量完成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任务。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税,全面实施预算公开,严格规范预算执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统筹推进生态文明、社会事业等领域改革,积极争取更多国家和省市改革试点,打造一批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的“铜山样板”。

奋力开创双向开放新局面。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为抓手,抢抓江苏自贸试验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推动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积极对接阿里巴巴、大龙网等电商平台,培育对外贸易新动能。抢抓淮海国际陆港铁水联运中心建设机遇,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大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加大海外研发中心、海外孵化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力度,扎实推进一批重大合作项目。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影响,鼓励徐工汽车、格利尔科技等有实力、有优势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徐州科技创新谷、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三大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管理运营机制。发挥高校资源密集优势,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融合,加快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云谷小镇、安科小镇建设,进一步拓展科技创新空间。实施领军人才集聚工程,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力争年内引进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领军人才(团队)10人以上。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工作站作用,建立校地合作新机制,逐步提升人才工作实效,打造产才融合发展新高地。继续大力培育引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孵化载体平台基础设施30万平方米。充分发挥各类产业投资基金作用,用好“苏科贷”“铜科贷”等科技金融,集中力量培育科技小巨人、瞪羚和独角兽企业。抓住发达地区高新产业溢出效应,在建设新基地、拓展新产能上下功夫,力争年内吸引20家以上高科技企业来铜创新创业、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形成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企业集聚的态势。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扎实推进高品质城市建设

着力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抢抓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重大机遇,主动对接徐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突出抓好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带动城乡融合、区域协同发展。完善快速路网系统,开工建设徐韩高架快速通道、徐淮快速通道、吕梁山风景区与连徐高速连接线等道路工程。按照100平方公里规模持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高新区与铜山新区城市空间一体化规划发展、提质扩容,推进汉王纳入城区板块。加快重点片区综合开发,提升利国、大彭小城市建设水平,推进柳新、拾屯地区北部新城和大许、单集陇海新城和张集、房村东南片区规划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逐步形成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小城市)、一般镇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格局。

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全面梳理“四路两河一湖一线”发展空间,抓好三大商贸新城前期启动工作,加快区文化中心、徐海学院迁建、吴孟超医学中心、万科城市广场、黄河路综合管廊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教育、公共交通、便民服务等城市功能设施配套。抓好城市有机更新,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持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立足文旅融合发展,推进吕梁文旅园区、汉王丁塘老街、紫金山景区等文旅项目建设,组织策划民俗节庆活动,打造都市休闲体验地和旅游观光度假区,不断丰富全域旅游发展业态。

持续深化城市精细管理。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努力成为全市无废城市建设的引领区、示范区。开展违法用地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清除存量违法用地,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突出抓好农贸市场、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专项治理,实施老旧小区电力、道路、绿化等改造工程,加快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深化法治城管品牌,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依托易华录淮海数据湖,全面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聚焦富美乡村建设 加快实施高内涵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水平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打造环徐州都市农业经济圈,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和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产量,建成53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化基地,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设施农业1万亩。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培育,实施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三乡工程”。加大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力度,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发展壮大粮食、蔬菜两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新侨现代农业产业园、牧原二期、华升面粉二期等项目建设,引导郑集润嘉蔬菜、刘集天观葡萄、三堡台上草莓扩大营销网络,继续打造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抓好生猪等畜禽生产,切实做到保供稳价。

全面改善乡村面貌。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成效,强化村庄环境整治、庭院内部提升、文明习惯养成“三位一体”推进,加快建设产业美、环境美、乡风美、秩序美、生活美“五美乡村”。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完善和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农村公厕300座、改造户厕2万户,新修村内道路30万平方米,新装自然村路灯1.5万盏,完成撤渡建桥工作。更加注重顶层设计、资金保障,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大力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新建农村社区8个、城镇社区6个。纵深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快镇村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努力实现区级文明镇、村达到60%以上。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牢牢把握“全面性”和“高水平”两个基本点,全力做好补缺补弱和巩固提升工作,进一步抓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政策的落实,构建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一个不少、一户不落。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消费扶贫,通过“互联网+”打造产销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强化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实现基层扶贫资金有效整合。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系统推进资源开发、资产经营、合作共享、服务创收。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加强脱贫动态管理,建立帮扶“缓冲期”、防贫“缓冲区”,在精确识别基础上,用足用好专项扶持政策,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予以帮扶,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加大陇县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力度。

强化绿色发展理念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努力实现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严控工地、道路、堆场、码头等领域扬尘,加快淘汰国II汽油车、国III柴油车,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有效降低各类污染;抓好重点工业企业监管,加强“散乱污”企业长效管理;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加快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持续开展“城北清源”专项行动,实行问题排查清单制、问题整治销号制、依法监管长效制,大力提升北部大气污染防治水平,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强化国考、省考断面达标精细化管理,推进镇级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努力实现建成区、集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全截污、全收集、全处理;加大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继续实施全域水系贯通,推进河库水生态建设。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促进土壤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建立健全环保长效机制。严格遵守和执行生态环保制度,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统筹配合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强化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增强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实效性。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全面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项目落地,加快调整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推广清洁生产。创新环境执法监管机制,完善智慧环保、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构建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深化环保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大力开展废弃矿山环境治理,深入实施山体修复、采煤塌陷地治理提升工程,加快把生态包袱变为发展资源。

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鼓励支持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施节能改造,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保意识,壮大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广泛引导群众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生活。依托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推动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不断增强民生福祉,顺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待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坚持不懈加大民生建设投入力度,扎实抓好为民办实事工程的组织实施。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市级统筹的对接,大力推进失地农民纳保工作,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孤儿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深入实施困境青少年关爱工程,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加快建设跨部门、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机制。统筹推进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工作,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化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更好地满足百姓居住需求。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舍项目33个,增加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促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加快学前教育提档升级,新建幼儿园项目10个,创建省优质幼儿园10所、市优质幼儿园8所,持续提升全区幼儿园办园水平;启动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有序规划建设和改扩建一批高级中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抓好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聚焦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做实医联体建设模式,加强区人民医院、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体事业,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惠民系列活动,继续推进文体设施补短板工程,推动自然村文体活动设施全覆盖。大力发展医养融合,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支持社会力量运营养老机构,加快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全覆盖。

扩宽居民增收渠道。深入实施“八项富民工程”,保持居民收入增长良好势头。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积极拓宽居民经营性、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失业下岗人员、农民工和退役军人多渠道就业,搞好“四大行业”企业关停后职工转岗分流服务,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08万人。注重以创业带动增收,深入开展创业培训“进高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鼓励更多群众特别是青年投身创业热潮。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企业,对安全生产风险隐患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大力压降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建立健全多专业、跨部门的安全生产专家库,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和高水平专家团队,开展深层次执法检查。推动企业严格执行标准化建设、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整治“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标准意识。统筹抓好消防救援等各类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和保障能力。

推进高标准社会治理。优化和完善区、镇、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加快网格化联动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着力提升“平安铜山”“法治铜山”建设水平,切实抓好“雪亮工程”,织密织牢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提升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能力。全面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大力提升初信初访一次办结率。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社会监管机制。巩固和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健全长效机制,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开展“铜山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推荐工作,持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摘自铜山区区长高建民2020年1月3日在铜山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