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淮海国际陆港建设进入『全面发力年』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0-03-16
做大做强枢纽经济 推动东西双向开放
  苏宁物流公司加快商品配送,满足市场需求。
  “徐州号”中欧班列启程。
  在火车徐州北站,一节节装满货物的火车。
 

  徐报融媒记者 徐剑 齐浩 孙井贤 通讯员 安佰群 摄

  ◎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

  建设淮海国际陆港作为省委、省政府的一个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徐州的重大任务和光荣使命,也是事关徐州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项中心工作。

  今年以来,我市以徐州铁路货运中心(8.5平方公里)、亿吨大港顺堤河作业区(15.6平方公里)为核心,依托陆路港、内河港、保税港、航空港、邮港、信息港,将建设集智慧物流、展示仓储、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总部经济、临港产业为一体的全功能现代化高水平国际陆港,打造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的国家级全域开放平台,全面推进淮海经济区国际中转枢纽港建设。

  占地255亩的淮海国际陆港一期综合服务区、国内集装箱场站改造、亿吨大港疏港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有序推进。徐州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观音机场国际货运中心、国际快件中心也在加紧规划建设,双楼内河港河海联运平台和观音机场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所验收运营,核心载体“徐州号”中欧班列列入全国图定班列。

  今年,全市将把“建好载体、强化集聚、带动发展”作为淮海国际陆港建设的总目标和着力点,全力建设具有多式联运、仓储转运、开放平台等综合配套服务功能,符合国际规则、现代化产业发展目标和运转模式的现代化国际陆港,依托陆港集聚资金、人才、产业项目等要素,带动徐州、淮海经济区乃至全省及周边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

  强化开放融合

  做强陆港核心载体

  今年,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力争创国家陆路开放口岸,市相关职能部门也在加快徐州“江苏中欧班列汇集点”建设,巩固提升中俄、中亚班列两条“主线”双向线路,探索开行伊朗、波兰、芬兰、德国四条“新线”,争取“天天列”,计划全年开行班次超过300列、累计560列以上,完成中欧班列信息化平台建设,集聚带动徐州乃至周边地区工程机械、木材加工等产业和更多企业利用中欧班列平台开拓国际市场。

  目前,已并入东方机场集团的徐州观音机场一类航空口岸建设加速推进,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获批建设。淮海国际陆港陆路口岸正在以铜山铁路货场为核心,向西巩固中欧班列,向东打通徐州“无水港”至宁波港、上海洋山港的陆海联运快速通道,实现了内陆铁路港与海港的无缝对接;国际邮件互换局加快建设,业务将覆盖整个淮海经济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线下世贸通跨境电商货物监管中心投入使用;国际快件监管中心、一批保税仓库即将获批运营,为跨境电商加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今年,我市还将加快建设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申创淮海国际陆港铁路货运中心、双楼港和徐州综保区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用好空港水果和冰鲜水产品口岸,做好冰鲜水产品、汽车整车进口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申报准备,拓展进口品类。我市还在争创国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创新试点,支持空港发展航空维修、检测等保税业务,发挥电子口岸功能,建设一体化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实施中欧班列集拼集运、多式联运“一单制”“报关查验一体化”等新模式,实现进出口货物便捷通关。发挥多式联运、物流集散地作用,开展转口贸易、国际中转业务,以及进出口商品保税、展示服务等。

  强化项目优先

  构建特色产业集群

  徐州是淮海经济区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开放航空口岸、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的城市,随着铁路开放口岸、航空口岸、国际邮件互换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设,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双向开放体系不断健全,国际贸易区域集散地和中转站正在加快形成。

  守着这么多让人羡慕的“资源”,如何把它用好、用足是一道现实考题。对于内陆城市而言,陆港是一个通达世界的“起点”,可以从这里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在这个平台上,今年我市将加快培育产业园区,研究确定运输物流、展示仓储、城市配送、专业市场、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配套功能园区的规划布局,年内完成徐州铁路货运中心的提升改造,完成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区域性汽车分拨中心、冷链运输仓储中心、陆港一期综合服务中心、观音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与铁路部门就建设集装箱堆场、跨境仓储以及冷链运输仓储等项目开展深度合作。

  为走活陆港“妙棋”,展现“世界的徐州”,今年我市将推动徐州综合保税区加快发展,建设保税仓储、物流、加工、贸易“四大中心”。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完善投融资服务的系统性制度支撑体系,吸引总部型机构集聚。加快推进宝能集团、陆港中林国际木材集散中心、普洛斯等平台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形成40万平方米高标仓储集聚区,成为淮海经济区高端仓储集散分拨中心。对接中铁集装箱公司、中铁特种设备、中远海运、宝能集团、宜家全球物流链、雨润冷链物流、招商局集团、苏宁易购等重点物流、央企、外贸、跨境电商企业,推进合作。同时,我市还在规划建设加工贸易区,对从俄罗斯等国家进口的木材等原材料,在园区内进行增值服务,提高家具产品附加值,发挥集散中心作用。

  今年排定的陆港重点推进项目还有海关联检大楼、总部大楼、跨境电商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区域仓储物流中心等配套项目;推进铁路货运中心国际集装箱中心站一期项目改造,初步搭建陆港信息化建设平台;启动陆港铁路货运中心核心区二期项目推进、土地整理工作;完成陆港核心区顺堤河作业区一期项目、报批二期工程项目等工作。

  强化联动联通

  凸显多式联运优势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徐州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实力雄厚、城市功能完善,具有衔接南北、承接东西的战略地位,境内铁路、公路、水运、机场、管道“五通汇流”,对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形成了有效辐射。

  今年,我市在淮海国际陆港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上面,将启动一批重大项目,计划以徐州铁路货运中心和亿吨大港顺堤河作业区两大核心区为中心,构建内外通达、高效便捷的公、铁、水、空联运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启动建设顺堤河作业区、金山桥作业区、双楼港作业区三条铁路专用线建设,实施二环北路西延工程、亿吨大港疏港公路和徐沛公路快速通道互通,徐州港双楼作业区通用码头铁路专用线工程,双楼物流园区疏港公路二期工程,以及徐州综保区铁路专用线等工程建设,加强公路、轨道交通和铁路、港口、机场之间的无缝衔接、港港联动,实现各发展平台、产业聚集区与货运节点间的高效、快速联通。

  市相关职能部门将积极争创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多式联运综合试点,开展区域性联运合作,以徐州铁路货运枢纽、双楼港、亿吨大港为基础,与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港开展陆海、河海联运,打通东向出海通道,密切日韩及东南亚地区经贸往来。充分发挥枢纽作用和区位优势,通过周边高速公路网络资源,公铁联运,连接淮海经济区主要物流园区,打造区域货物集散、分拨中心。

  强化港区一体

  促进产城融合创新发展

  位于泉山区的徐州铁路货运中心是淮海国际陆港的“双核”之一,是六大全国一级铁路物流货场之一、华东地区最大货场,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一期重点建设5.9平方公里核心区,先行建设海关监管区、行政商务区等功能配套区。积极推动铁路货场改造,将现有货场提档升级为海关监管区(国际集装箱区)、国内集装箱区、工业产品区、食品冷链区、汽车进出口区。目前,已与香港简发、宝能集团、宝供物流、中通快递、徐工集团等十余家行业龙头达成合作意向。

  铜山区抢抓省委、省政府建设淮海国际陆港的重大战略机遇,在亿吨大港顺堤河作业区以打造“港—产—城”为一体的融合发展综合体为目标,推动多个重大园区同步建设。目前,园区初步形成以1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6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中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为骨干,依托亿吨大港顺堤河作业区一期码头多用途功能改造项目为提升的“1+6+4+1”发展格局,项目先期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

  市政府将坚持布局集中、功能集成、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突出港区一体、多点联动,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打造核心区域,加快完成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总体规划布局方案,合理规划、统一布局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体系,并统筹做好各功能板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能力,全力开展产城融合创新试点,建设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对地标性建筑、商贸集聚区、开放空间等淮海国际陆港重点区域,我市将进一步拓宽陆港发展空间,精心设计和高品质打造一批产业融合区,健全城市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按照“推进工作机制、园区规划和政策体系、基础和配套设施、重点项目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开放平台体系”六个方面,全力推进今年排定的68项淮海国际陆港建设重点工作。

  大视野谋划、大手笔布局、大力度推进,这座国际陆港,必将成为江苏向西开放门户,更好地将徐州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