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今年以来淮海经济区各市克服疫情影响共谋发展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0-07-27
“携手”渡难关 淮海“一起赢”

 ◎徐报融媒记者 魏宁 通讯员 黄璜

  2018年12月9日,徐州。

  来自淮北、菏泽、济宁、临沂、连云港、商丘、宿迁、宿州、徐州、枣庄等淮海经济区成员市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相聚徐州,共谋区域新一轮合作发展。

  2019年11月14日至15日,淮北。

  第二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如期举行,来自淮海经济区10市负责同志再次聚首,共同签署了《2020年淮海经济区“十四五”规划对接暨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淮海经济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环保联动合作协议》《淮海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协议》。

  平台共享产业融合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区域合作受到一定影响,但大家“携手一起赢”的决心没变,各项工作正加快推进。

  6月29日,2020宿州埇桥(徐州)产业对接交流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我市举行,徐州精大车桥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徐企业与宿徐现代产业园区进行了现场签约。

  “围绕促进产业协同,加强县区、开发园区之间的产业合作,加快推动产业承接转移、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是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

  淮海经济区联络处(协同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宿州徐州合作共建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宿徐现代产业园已投产徐州市产业转移项目45个,在建徐州市产业转移项目21个,运营管理机制正在构建;萧县与泉山共建产业园、台儿庄与贾汪、微山县与沛县产业合作也在加快推进中。

  共建园区共谋发展已成为各市的共识。宿州市埇桥区与铜山区就共建园区工作委员会、开发公司设立及其运营模式、双方合作领域进行了沟通。徐州高新区与埇桥经开区产业合作开展交流,就共建合作相关事宜进行沟通,根据双方产业结构,初步商定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强合作。去年底,萧县、泉山区再次签订了关于深入合作共建萧县泉山工业园的框架协议。今年初,泉山经开区立即启动与萧县经开区对接共建工作,双方就各自开发区发展概况、产业规划定位、规划环评、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工程机械等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共同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深化全方位全领域对接合作,联合区域优势产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成员市将合力发展壮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依托徐工集团、山东临工等龙头企业,合力将淮海经济区打造为工程机械产业制造基地和零部件供应基地。目前,在淮海经济区城市中,徐工集团所拉动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近千家、带动就业人数超6万人,全面涵盖结构件、锻造件等各类零部件,2020年上半年配套规模近百亿元。区域内布局经销商数十家,基本涵盖起重机械、挖掘机械等所有主机类产品。

  今年3月至4月,市文广旅局以“山河幻彩文旅复苏”为主题举办了淮海经济区首届线上文旅产业交易会,并在区域内开展了“2020我最心仪的旅游打卡地”征集推选活动,助力淮海经济区各地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复苏。自去年底以来,淮海经济区(徐州)老年产业博览会、淮海经济区(徐州)国际门窗产业博览会、第三届淮海经济区春季广告产业博览会、淮海经济区珠宝玉石主题展会等系列展会相继举办。

  打造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今年6月,江苏淮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揭牌,标志着江苏淮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晋升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以来,累计招引入驻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6家,产值超过15亿元。目前,淮海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与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域内山东企业免费开展技术需求对接工作,促进本地高校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淮海经济区各成员市高校、科研院所众多,资源丰富,各市正充分发挥区域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优势,共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实现创新资源共建共享。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等在徐高校紧密围绕淮海经济区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与淮海经济区政府、企业、高校等单位的对接和合作,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功能。今年以来,在徐高校先后与连云港、宿迁等地联合组织了多场不同形式的科技对接活动,为超过百家企业开展了科技咨询、科技开发、技术培训等服务工作。做好苏北五市产学研对接,征集近80项科技成果,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对接合作。

  各市正加快合作共建科研平台,重点推进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围绕生物制药、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三大板块,打造淮海经济区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中心、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集聚区、精准医学技术应用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推进潘安湖恒盛智谷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实体化运行。

  提升区域双向开放水平

  依托徐州“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优势,区域各市合力打造对外开放载体,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创新升级,深化区域产业合作,推进区域要素流通联动发展,加快提升区域双向开放度和经济外向度。

  淮海国际陆港围绕内陆国际综合枢纽、“一带一路”重要支点、淮海经济区崛起引领区等战略定位,加快淮海国际港务区建设,聚力发展运输物流、展示仓储、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产业业态,将淮海国际陆港打造成为支撑淮海经济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

  徐州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区域海河连通、陆港联动独特优势,依托大运河产业带以及枣庄、宿州等城市,加快提升综保区能级,助推淮海经济区内陆城市外贸加快发展。截至6月30日,共办理进出区业务1.1万票,实现进出口额42.35亿元、超去年全年总量121.9%。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发挥成员市各自优势,加强口岸通关协作,加快建设铁路、内河、航空、海运等开放口岸,加强同连云港等沿海口岸通关协作,积极与连云港自贸区的沟通对接,通过整合海陆开放资源,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凝聚起推动双向开放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