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徐州创新发展好汉文化』——首届汉文化论坛分论坛活动侧记
|
◎徐报融媒记者 樊海涛 王岩 李小委 魏欣 沈扬 见习记者 王强 吴浩然 作为首届汉文化论坛的重要内容,10月17日下午,汉文化论坛分论坛活动举行。国内众多名家学者、行业精英相聚一堂,聚焦两汉思想文化及风俗内涵、文学艺术成就、徐州汉文化的特色与贡献、两汉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等主题,与会嘉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互相启迪、开创视野,一同为推动汉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言献策。 两汉思想文化有何内涵 分论坛之一的主题是“两汉思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主题宏大,内容丰富。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原会长周天游认为,“中国”在先秦时期有数种解释,到了汉武帝时期,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基本确立。到了汉朝,作为国家要素的法律,权威性及强制力显而易见;军备也远超秦军,法律有了坚强的后盾。再次国民户籍制也远胜秦代,疆土稳固依旧,国家主权得到了空前强化。总而言之,秦始皇没有完全实现的事,汉武帝完成了。讲汉语,认汉字,称汉族,推崇汉文化,以“汉”为名。从此统一成为主流。 中国史学崇尚经世致用,《资治通鉴》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作。中山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曹家齐剖析司马光《资治通鉴》关于如何对汉代史论的评价。他认为,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朝代,虽然在其之后尚有许多著名的朝代,并且每一个都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没有哪个朝代像汉朝这样,让自己的名号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名称。他认为,司马光对汉代的成就十分钦佩,总结后认为,除了完备法治外,另一个是教化。汉代帝王重儒术、重教化,重用忠厚的人。汉朝的“君道”“臣道”,让司马光特别的肯定、推崇。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孙家洲说,汉初思想家对秦朝失误的总结是相当深刻的,表现出非常鲜明的人文关怀和资政致治的追求。贾谊《过秦论》中说:“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于今,与民为雠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强调保证民生、收拾人心的价值,是我国古代“民本主义”的高端论述。 “我们文化的根基在哪里?如社会普遍的幸福观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白云翔认为,汉代人的幸福观中,一方面具有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念,如健康长寿、子孙繁昌、平安喜乐、酒食富足观;另一方面,具有时代特征的观念,如家常富贵、高官福禄观。“而这种幸福观及其表达,在当今中国人的幸福观及其表达中昭然若见。”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诸子传人,尤其是儒生,参与其事者不知凡几。刘邦的成功,儒生有功焉,而其行为则有别于传统儒生。”臧知非是苏州大学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他认为儒生、儒学在汉初政治建设中贡献颇大,起到中流砥柱作用。演讲中,他以郦食其、叔孙通、陆贾三人为例进行了生动阐述。 齐鲁师范学院副校长、教授刘德增对秦汉民宅进行过深入研究。他说,现在通过考古发现大量的汉代民居,许多为“一宇二内”,即一所房屋里面分为两个房间,每个房间各有门,房子都是用瓦覆盖。如此建筑,说明那时比较富有。他用丰富的图像资料,解释了汉代民众的生活景象,使大家对汉代人的居住文化及对中国人的影响有了明确的概念。 让两汉良好风俗创新传承 分论坛之二的主题为“两汉风俗的影响与传承”。7位专家在现场各抒己见,作了精彩论述,为推动两汉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言献策。 国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信立祥先生就“重视徐州考古队伍建设,尽快将徐州打造成大汉文明研究的重点基地”作了重要论述。他认为,徐州市多年来在考古工作和展评工作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信立祥先生肯定了徐州在两汉文明研究中和汉代考古学中的优势和地位,同时对徐州未来的考古工作表达了期待,提出了要求。 信立祥认为,徐州当前的文化建设,首先应该进一步加强考古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强大的、有着自己方法理论和考古学境界的考古队伍,最好成立一个独立的考古研究所,培养一批中青年考古英才;其次要跟上考古学的步伐,做好遗址博物馆展评工作;第三,注重城址的考古工作。信立祥希望通过这三项工作的推进,尽快将徐州打造成大汉文明研究的重点基地和具有世界水平的旅游中心。 西北大学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徐卫民论述的主题是“徐州汉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汉文化遗存的意义娓娓道来。徐卫民认为,徐州不仅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汉文化资源的重要保存地,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弘扬汉文化,积极谋划保护和利用徐州汉文化的独特资源,酝酿建设高规格的汉文化旅游景点,抢占汉文化旅游的高地。 那么,如何将这些徐州独特的汉文化资源更好地开发利用?徐卫民建议:要加强宣传力度,“你给我一天,我给你两千年”;做好规划,整合汉文化旅游资源,做大做强;复原高质量的人文景点——汉城;整合徐州汉文化研究力量,形成合力;大量吸引汉文化研究人才到徐州工作。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卢小慧在论坛中,阐述了徐州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建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为徐州文旅融合带来了几点建议。 卢小慧说,积极发展徐州历史文化,对文旅融合的意义在于推动新时代徐州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传承徐州传统文化中的进取之志、提炼徐州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内核。她认为,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徐州应该提炼大汉精神,着力建设5A级汉文化大景区、做足大运河文化带(徐州段)建设、做亮红色题材、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让“煤城变水乡”。 期待徐州走好汉文化之路 分论坛之三聚焦“两汉文学艺术的成就与地位”主题,8位嘉宾在有限的时间内展开了“紧锣密鼓”地交流。密集的发言带来巨大的信息量,包含着专家们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内容涉及到汉代文学、汉代赋源流及批评观、汉画、国外汉学、汉代史学人物的塑造、汉代文化研究的出版及对当下的影响。 朱青生教授分享的主题是“徐州汉代图像在世界艺术史研究格局中的位置——以《汉画总录》徐州卷的编辑为中心”。他说,徐州的研究关键是有其独特的地方,就是图、词、物这三样东西,其中图是汉画、词是文献、物是考古,这三样东西同时能够在一个地区一起来进行研究的很少,而徐州市是一个典型的三样俱全的地方。比如做汉画研究的又是一个方法论上的新突破,这个突破不是因为徐州,也不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长远的艺术传统,而是说在今天的图像时代,要向新的学术传统突破和跃进的时候,徐州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朱存明教授表示,论坛上几位专家分享的内容有的比较具体,比如分析了《大风歌》的皇帝心态,使我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有的比较宏观,比如将汉画像放在世界艺术史的角度来进行比较,来确立徐州汉画内容和价值;有的是从生和死这样一个人生课题来研究汉文化,这对我们的研究都给予极大的启发,使我们认识到汉文化的内涵丰富、有无穷的魅力。 专家们的精彩分享引起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也为专家们的交流增添了有趣的话题。 徐州市文联李姗姗表示,《两汉文学艺术的成就与地位》论坛上,几位专家学者带领听众,从汉赋、汉画、汉文学、汉史学中深刻解读了汉文化在人类史上的深刻意义,我们不仅从文字研究历史,更用图像来解读历史,可以说两汉文学和汉画像艺术的存在,为我们构建了实现“读图时代”的机会。在人类历史上,文学与艺术总是相通的,大咖学者带领我们在品味两汉文学艺术的同时,指明了不断寻找新的历史书写的方向。“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祥地,是古朴的存在,历史的沉淀,同时具有多元的交融,期待徐州能走好汉文化之路,创新发展好汉文化,守正创新,让更多国人知道我们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来处。” 融入并推进长三角文化创新 分论坛之四聚焦的主题为“徐州汉文化的特色与贡献”。论坛现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周琪认为,徐州对汉文化形成发展有着六大贡献:轴心时代的原创之功、先秦文化的复兴之功、文化江山的统合之功、儒释道早期汇通之功、大汉气象的文创之功、大汉文化的弘扬之功。以徐州为中心的200平方公里范围之内,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等诸子百家代表人物都活跃其中。老子先后两次入沛,形成了沛老子学派。老子居沛期间,与孔子相会,拉开了诸子百家时代的大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书录说,徐淮地区处在淮、泗、沂、沭诸河流域的下游,素有“洪水走廊”之称。金代黄河夺泗入淮以后,数百年间水患不断。千百年来在与洪水作斗争的过程中,培育了徐淮地区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徐州的苏堤、黄楼,淮安的镇淮楼等,都是徐淮人民抗洪斗争历史的见证。他指出,徐州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既要保持汉文化的特色,又要优化与强化特色,在特色文化创新中建设楚汉雄风与现代文明交映辉映的、有强大竞争力和辐射力的徐州大都市文化圈,努力融入并推进长三角文化创新。 《群众》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程骅围绕如何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弘扬徐州汉文化,展现徐州文化的担当作了论述。他提出了徐州汉文化的推广要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徐兴无把徐州的文化论证为楚汉文化的特征,也提出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观点:楚汉作为政治文化的对立,却不影响后来楚汉文化的融合。 徐州文史学者田秉锷从刘邦改制本身入手,对于当今的治国理政有什么作用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布衣平民的角度论述了刘邦成为帝王天子的过程,他的重大贡献是打通了夏商时期的大传统,奠定了两千多年来,帝王尊孔的传统。 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教授赵明奇目前正在从事江苏地方文化史徐州卷的工作,他在本次论坛中就徐州汉文化资源研究作了讲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江苏画刊》主编张正民从跨文化的视角,带来了徐州汉文化的观察,他从美术的角度谈论了“符号作为概念思考”。他说,汉兵马俑、画像石,徐州梆子戏、柳琴戏以及日常记忆中烙馍馓子等等,这些来自不同方面的符号,在今天是否仍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或生发新的意义,需要我们非常规思维的再考量。 让徐州成为汉文化的“诗与远方” 分论坛之五聚焦“两汉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暨青年影响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精英、业界翘楚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 “以文旅深度融合助推两汉文化创新发展是一条必由之路。”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开宗明义。李凤亮说,文旅深度融合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时,文旅跨界融合发展是激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未来,两汉文化传承发展需要坚持守正创新,既不厚古薄今,也不近今疏古,充分挖掘文化元素,不断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 华侨城旅游投资管理集团总裁张树民则认为,文旅融合离不开实践与创新,想要用文旅融合来弘扬汉文化,就要用文化的内容结合旅游的空间,细致地把文化精髓沉淀到旅游空间,用旅游空间打磨文化光彩。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总裁王璞认为,文旅融合发展需要认清大环境,还要打造自能力,要有自己的战略之问,要知道上下游和客户、市场都在想什么,也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想干什么,新业务、新市场、新技术的当下,必须有新格局、新思维、新能力、新手段,才能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找准定位,积极作为。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表示,中国已经富起来了,但如果要更强起来,就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融合与创新,传统文化贵在吸收精髓,想要文化深层次发展就要不断推陈出新,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在传承中求新求变求发展,而绝不能搞简单的复制再现。两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是中国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两汉文化的承载地,厚重的文化要变成资源和动力,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不断激发青年力量,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今天,汉服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时代语言被诠释,以全新的文化产品形式获得再现,成为21世纪中国富有朝气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胡惠林认为,要想充分激发文化产业新活力,就要仔细思考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能够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广阔途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产业,以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传承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型转变,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康庄大道、科学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