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让徐州汉文化走向世界
首届汉文化论坛分论坛众专家建言献策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徐报融媒记者 樊海涛 王岩 李小委 魏欣 沈扬 图/徐报融媒记者 孙井贤 陈艳 10月17日下午,首届汉文化论坛五场分论坛举行。分论坛上,数十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聚焦两汉思想文化及风俗内涵、文学艺术成就、徐州汉文化的特色与贡献、两汉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等主题,发表了精彩的观点。分论坛与主论坛一起搭建了互学互建、互研互享的平台,也成为了促进徐州两汉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起点。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白云翔: ●汉代形成了现在普遍的幸福观 考古发现,在汉代人的幸福观里,首要的是健康长寿观。秦汉时期,人们的观念里“长寿不老,健康长寿”是第一位的追求。第二个观念是子孙蕃昌观。东汉时期的铜镜,常见铭文“长宜子孙”“长生宜子”,瓦当刻文“大宜子孙”。第三种观念是平安喜乐观。如山东临淄乙烯墓地草叶纹铜镜铭文“见日之光,长乐未央”。文字瓦当也有“长乐未央”“日乐富昌”字样。第四种观念叫酒食富足观。平度界山草叶纹镜铭文:“日有熹,得长熹,常宜酒食,长富贵,乐毋事”。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的漆耳杯,底部漆书“君幸食”三字。第五种观念是家常贵富观。汉代人主要是讲财富,讲富有,铜镜铭文有“家常贵富”,铜器铭文里也有“家常贵富”。第六种观念是高官厚禄观。东汉中期出现并流行的双头龙纹铜镜,其铭文最为常见的是“君宜高官”“位至三公”四字。 这些表达汉代人幸福观的语言文字,大都是当时的吉祥语;有关图像和器物造型及纹样,也大都是当时流行的吉祥图案或吉祥物。它们直接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表现的是在当时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观念。而汉代人幸福观这种客观、真实的表达,在当今中国人的幸福观及其表达中昭然若见。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袁延胜: ●秦汉时黄河就是中国的象征 近些年,黄河文化和黄河相关的问题讨论比较多。黄河和汉代文化相关,秦汉时期,黄河的文化象征共有六个方面。 水德的象征。战国时期邹衍创立“五德终始”学说,秦时正式付诸实施。《史记》里记载,秦始皇有一句话“更名河曰德水”,那时候就把黄河当成一个水德的象征、国运的象征,把黄河看得非常重要。 永久的象征。刘邦在《封列侯》的诏书里有一句话:“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汉初的时候加了一个字“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意思是拿黄河作为国家永久的象征。 文化中心的象征。司马迁在《货殖列传》里面讲“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若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再到《史记·封禅书》,把三河作为河洛,就在黄河中游这个地方。按照司马迁的理解,黄河中游是文化政治中心的象征。 天下神水的象征。《周易》上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因在黄河中游地方出现的,所以汉代谷永说“河,中国之经渎,圣王兴则出图书,王道废则竭绝”。就是说圣王出现了、伏羲出现了,才会出河图洛书,把黄河作为一个神圣的象征。 天下治乱的象征。《周易·易传》上说“河水清,天下平”。东汉时一般认为黄河永远不会清,但是到了东汉时出现三次黄河水清的现象。当时一位大臣认为这不是好现象,而是灾难。 中国的象征。汉书《西域传》认为,西域东边塔里木河那个地方形成了黄河的源头。中原外地区的人们把黄河就叫“中国河”,把黄河作为中国的象征。 国家清史办原主任、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卜键: ●《大风歌》表达出强烈的家国情怀 两汉文学也是汉文化的一部分。文学这种形式是以情感的表现来呈现一种文化的,读《大风歌》,首先让人感动的是那种非常充沛的故乡情结。那是一个游子回到家乡之后,原本久绷的神经暂且放松;是乡音乡情、亲人和故人,给一个身心疲惫的帝王带来了欣慰和喜悦。乾隆帝的《盛京赋》,也是在返回故乡的即兴之作,能感到那种帝王故乡之情的意趣是衔接的,是贯通的。 读《大风歌》和《盛京赋》,我们能够感受到刘邦与弘历那种浓浓的乡情,很动人。但是却不应该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作品中那强烈的家国情怀。 我们经常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时代的变化,但是人心和人性是相对稳定的。我看不出现在的人心、人性和500年前、2000年前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也是我们在读《大风歌》的时候引发我们共鸣的地方。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原党委书记党圣元: ●刘勰文学批评具有现代方法论意义 在汉代文学中,赋是一种最典型的文体,兴盛于两汉时期。关于其源流的辨别,成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话语。批评争论的主旨是围绕“诗骚”关系和文体辨析这两个方面展开的。后者,就是文体辨析,实际上又是前者的一个延伸。也就是以《诗经》为代表的儒家诗教原则和以新兴的文体辞赋为代表的新文学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磨合。汉魏六朝赋体源流批评留下来大量的批评史料,反映了当时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文学思想和文体观念。 关于赋体源流,刘勰的批评是比较全面而准确的。从刘勰的论述可以看出,他注意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了作为一种文体的产生以及社会和文学本身发展之间复杂的联系。更为可贵的是刘勰提出了赋是一种独立的“与诗画境”的文体,所以也就没有再沿用所谓赋为“古诗之流”的模棱两可的说法。 在论述方法上,刘勰《论赋体的源流》也和他论其他的文体一样,首先是“释名以章义”,说明赋的定义,紧接着他论赋与诗、骚的区别;其次论赋体的正式产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形成的;接下来“原始以表末”,论述赋的沿革;再次“选文以定篇”,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以说明赋体的特点。因此他的文体对赋体的批评方法步骤和层次是非常周密的。这种文体批评的方法,在今天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文体形态的时候,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总裁王璞: ●认清大环境 打造自能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哪里流过来?源头在哪里?古彭城徐州应是源头之一。徐州有资源优势也有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旅游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文旅融合发展需要认清大环境,还要打造自能力,要有自己的战略之问,要知道上下游和客户、市场都在想什么,也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想干什么,新业务、新市场、新技术的当下,必须有新格局、新思维、新能力、新手段,才能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找准定位,积极作为。 在打造自能力方面,建议要充分重视和善于运用价值观评价。项目产业的合作发展,不仅要强调选人用人的方法,而且要注重合伙人理念。比如徐州,作为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旅游城市,人才的引进和运用是不是用了合伙人的思维理念,这对于能否留得住人才和能否最大程度发挥人才价值都有很大影响。 国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信立祥: ●建成两汉文化的研究中心 徐州市委、市政府有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我认为来自徐州多年来考古工作以及展陈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可谓是硕果累累。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徐州先后发掘了9个地点的20多座汉代的诸侯王陵,还发掘了多座汉画像石墓和汉代祠堂。考古发掘所出土的大量的精美文物,充实了徐州博物馆和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展陈陈列。这两个博物馆在全国同级的博物馆中堪称一流。我曾经多次和考古学同仁们表示,从事中国秦汉考古的,如果不到徐州来参观这两个博物馆,就不知道什么叫大汉文明。 对未来徐州的文化建设工作,我认为要加强考古队伍的建设。大力加强徐州博物馆考古部建设,在徐州建立独立的考古研究队伍,要聚拢一批中青年的考古英才,让他们在一个新的体制下,达到中国考古学现在已经达到的水平,跟着考古学的步伐,走进考古学的前沿。再者,要重新整合资源,注重墓园整体的调查和发掘,加强遗址博物馆的展陈工作,要重视城址的考古工作。 我想,只要我们把一支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魄的考古队伍建立起来,徐州一定能够建成两汉文化的研究中心,也可以变成具有世界水平的旅游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书录: ●努力建设徐州大都市文化圈 汉文化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徐淮文化、楚汉文化,徐州这一带的楚汉文化,也就是汉文化,当然它是发祥地了。 怎么进一步弘扬汉文化、楚汉文化、徐淮文化,可以考虑建设以徐州为中心的徐州大都市文化圈。以徐州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打造世界级的汉文化传承和创新基地,建设南秀北雄、吴韵汉风与现代化交相辉映的徐州大都市文化圈。 大运河是文化圈建设的一个纽带。推进徐州大都市文化圈的建设,应该采取多元交汇的战略。徐州的大都市文化圈的建设是一点多线,包含徐州、宿迁、淮安,甚至还包括连云港和盐城。 协调发展的战略,应该考虑到江南文化的传统弘扬、长三角文化的建设,应该把徐州汉文化的弘扬、徐州文化圈的建设和江苏文脉、大运河文化、江苏文化强省统一起来,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思维。以大运河文化带为纽带,协同三大都市文化圈,即南京大都市文化圈、苏锡常大都市文化圈、徐州大都市文化圈的发展,把三大都市文化圈连成一线。 华侨城旅游投资管理集团总裁张树民: ●文旅融合需要深度浸润、精准解读 文旅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是旅游业发展的契机。文旅融合发展需要有一双慧眼,需要打造样板,更需要久久为功。 文旅融合需要用文化的内容结合旅游的空间,这一点根本的认识必须要有,好产品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打磨。同样,好的能力也需要文化的深度浸润,只有对文化做到精准解读,才能设计营造出好的文旅产品,最终通过创新发展赢得市场信任。 文旅融合还要避免误区,文化绝不是简单的历史故事或者历史元素,也不能简单看作文旅融合的一种资源,必须形成能够深度体验的产品。而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得好,一定要有好的企业文化。好的文化取决于企业家,只有企业家对于文旅融合有深刻认识和兴趣,才能做出拥有优秀文化的企业,最终在文旅融合方面走得更加长远。 西北大学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徐卫民: ●将汉文化资源更好地开发利用 徐州不仅是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汉文化资源的重要保存地,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弘扬汉文化,积极谋划保护和利用徐州汉文化的独特资源,酝酿建设高规格的汉文化旅游景点,抢占汉文化旅游的高地。 对于这些汉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徐州市委、市政府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做得很好的地方,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认为,要加强宣传力度,“你给我一天,我给你两千年”,要多管齐下,除了利用电视报纸、自媒体等宣传,通过召开国际、国内的学术讨论会也是有效方法;要做好规划,整合汉文化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复原一个高质量的人文景点——汉城,可以仿照杭州宋城、开封清明上河园的模式;要整合徐州汉文化研究力量,形成合力;大量吸引汉文化研究人才到徐州工作,提供优厚待遇把他们留下来,这是徐州汉文化能不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