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硬实力 将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变地位
◎徐州日报评论员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区域协调发展,对下好“十四五”期间全国高质量发展一盘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支持徐州、洛阳、襄阳、长治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这是站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上,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新部署,更是在新发展格局中对徐州提出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鼓舞着徐州在提升城市首位度、奋进区域中心建设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面对这一新的战略机遇,首次被定义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徐州还同时叠加长三角北翼副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历史机遇,更需深刻认识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与中心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深刻认识加强顶层设计、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勇担责任使命,以出彩的发展实践,不断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
把握战略机遇,书写好发展故事,要在高起点高站位上谋划全局。只有提高政治站位,才能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建设好省域副中心城市,我们要沿着省市党代会指明的发展路径,强化中心意识和机遇意识,把徐州发展放在全国大格局、全球大背景中审视考量,主动对标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擘画发展;要推进城市建设,把握好省域副中心城市带来的政策、项目等发展利好,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做大城市能量级别,以徐州的整体发展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协同进步。
激发经济活力,书写好发展故事,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寻求突破。产业发展定位是否清晰,落地项目是否投产达效,直接关系到徐州经济实力的提高、城市能级的提升。围绕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我们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优、调高、调轻、调绿产业结构,抓好“四上”企业培育,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店小二”精神服务好企业,切实提升企业实际获得感,让“产业强”成为徐州的显著标志。
扛起使命担当,书写好发展故事,要在实干苦干巧干上狠下功夫。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前,摆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阻碍依然不少,亟待补长补强的短板弱项依然不少,面对区域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现状,我们要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引,以坚实的制度作保障,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更好的状态,乘势而上,干在实处,用过硬实力将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变地位,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