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高端要素 打造区域中心
打造区域性功能平台 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 |
编者按:12月5日,由江苏师范大学和徐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研讨会在徐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完善、首位度提升出谋划策、汇聚力量。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发言,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理论深度和实践厚度。本期思想周刊对发言内容进行摘编,以飨读者。 |
|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吴政隆同志参加徐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徐州要更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近年来,徐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转方式调结构,产业质效不断提升、城市更有品质、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实现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蝶变”。 徐州在“十四五”时期,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育新机开新局: 在国家战略实施中找准发展定位。最近《“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到支持徐州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重点培育发展江苏徐州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 在转型升级中找准产业发展重点。大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新一轮开放(自贸港自贸区)为徐州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区域中心打造中做大徐州份额。新阶段的改革为徐州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徐州要牢牢抓住发展新机遇,拓展新空间、新基建、新一轮要素市场化,不仅仅需要人才,也要利用好数字要素、新一轮土地市场融合,用新方法做新的事。 一、以建设产业强市作为核心支撑和牵引 在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创新赋能、企业培育、园区贡献等方面发力突破,加快建设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高地,让“产业强”成为徐州发展的显著标志。 要做大规模,形成几个在国际国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集群,让“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享誉全球。 要优化结构,加快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成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要加强科技支撑,培育创新企业、打造平台载体、抓好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要加快数字转型,科学把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趋势,大力推动全产业链数据化、智慧化,以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赋能产业转型,加快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促进产业加速裂变、全面升级。 二、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打造区域中心 对于徐州来说,首先,要大力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国家恢复经济市场发展的政策机遇,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市场机遇,推动在建项目提速实施,对冲和降低疫情影响。进一步开拓思路、更新理念,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新的增长点。其次,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一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转型促进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强化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针对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推动地区交通、能源、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大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 三、新阶段要把相关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进一步落实《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等文件,牢牢把握住城市群建设与未来城乡要素互动的机遇窗口。 一是力争更多新基建REITs项目在徐州落地。徐州既需要传统基础设施项目稳增长,更需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功能。在传统的融资模式很难满足现有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基础设施REITs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杠杆,另一方面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增量资金来源。因此,基础设施REITs在徐州率先试点尽快落地意义重大,十分必要。 积极与证监会、发改委等部门汇报沟通与对接,力争更多新基建REITs项目在徐州落地,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项目支撑。另外,在推进基础设施REITs的过程中,应面向海内外加快引进一批有相关从业经历的高水平人才,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形成人才梯队。 二是高度重视人口流入和留住人才。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几百年来,全球史诗般的人口大迁徙引发了区域兴衰、产业更替和霸权更迭。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工业发展需要集聚,所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人口大规模从乡村向城市集聚。而服务业发展比工业更需要集聚,所以在城市化中后期,人口主要向一二线大城市、大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集聚。最近,城市之间正在为争夺人才和年轻人而竞争。到2030年大约2亿新增城镇人口的60% 将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因此要高度重视人口流入和留住人才。 要使人才“引得来”,一是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扩大人才对外开放,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以规划引人才、以产业引人才、以市场引人才,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优化配置。二是加快人为资源领域改革创新 ,破除阻碍人才在空间、部门间自由流动体制机制障碍,比如在保证严格程序的条件下,下放外资人才中介机构审批权。三是立足实际,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人才制定差异化的引进扶持政策,并推动奖励补贴、个税补贴、优先落户(包括配偶、子女随迁落户)、安家购房租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具体的人才政策相互配套、有机衔接,打好吸引人才“组合拳”。 要使人才“使上劲”,技术与知识“用得上”。搭建各类服务人才的创新创业平台、科技创新载体,如科技创新产业基地、青年创新工场、工程中心等。共建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基地、高层次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增强基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定期举办国际人才论坛、各类专业研讨会、技术沙龙等活动,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 要使人才“留得住”。不断提高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使人才真正“留得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落实针对人才的生活、居住、医疗、交通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提高柔性化治理能力,提供精细化、便利化服务。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加快人才公寓、人才共有产权房的建设,鼓励针对“新市民”的住房供应模式创新,降低年轻人的居住成本。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高年轻人的“容错率”,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才友好型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