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创新引领 千帆竞发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2-10-09

徐州日报记者 李悦悦 

向新而行,十年跨越。时光的卷轴上,徐州的科技高光经年坚韧,日新月异的创新历程一览无余。

百米高空、百吨重物,千吨级超级起重机以创新丈量着徐州高度;精准预测、干式过滤,巷/隧道干式过滤除尘技术以创新成就徐州深度;自主研发、试点建设,首座5G基站与电力一体化铁塔以创新缔造徐州速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看彭城大地,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不断涌现,新模式、新业态踏浪而来,科技创新呈千帆竞发之势,引领着徐州经济航船破浪前行。

培『创新沃土』,发『产业新枝』

科技创新是实现发展弯道超车的助推器,也是提升产业能级的“命门”。

这十年,徐州厚植创新发展沃土。《关于支持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徐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徐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计划》……一个个突破性大、含金量高的创新政策持续供给,绘就我市科技事业蓝图,书写了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沃土之下,创新“基因”加速融入城市产业发展的“血脉”。近年来,徐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培育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在徐转移转化。产业发展“之变”,指明了徐州阔步行进的“创新突围”之路。

抢占“新赛道”,创新作引擎。数字的蝶变映射出徐州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汇入“汪洋”的清晰流向。

看数量,创新“支流”逐渐壮大为“主流”——

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172家,是2012年的7.3倍,快速增长的企业数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培养了“生力军”;科技相关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5%,持续增长的研发经费激荡创新活力,为产业开通创新“直通车”。

看质量,创新“航道”加速成为“主阵地”——

从2012年到2021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9.4个百分点,达到59.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33.8%增长为47.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37.6%升至57.3%。

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显示,徐州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44位提升到2021年的第36位。与此同时,193纳米光刻胶单体生产、电子级多晶硅大规模产业化、磁存储器刻蚀机……一大批“高精专”的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排名的跃升,技术的突破,彰显出徐州科技实力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单点向全面的提升;徐州,是前沿创新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贡献者。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正式列入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验收;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创新的涓涓细流源源不绝汇入徐州发展新版图,徐州锚定创新引领者的方向不断进发。

引『技术活水』,蓄『澎湃动能』

在徐钢集团生产线上,生产线计算机控制操作技术、无料钟炉顶技术、轴流风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及国内、国际先进生产设备、工艺随处可见,新技术的应用让徐钢在五大传统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的“大潮”中迈向“诗和远方”。

以徐钢集团为代表的企业创新之举,折射出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跃升。

近年来,徐州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设立市县联合创新项目、高新区联合招标项目,以科研项目助推解决“卡脖子”问题;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出台《徐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管理办法(试行)》,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内部激励机制;强化校地融合发展,精准对接高校成熟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一系列举措为创新成果和技术转移立柱架梁。2021年,我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81件、是2012年的17.68倍;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约1万件增长为超4万件,其中企业专利授权量从近五千件增长到三万余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5.67亿元、较2016年增加81.48亿元、年均增长34.3%。

十年来,技术这步“先手棋”,正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烙下越来越多的“徐州印记”。

发展的质量更高——

十年来,我市以技术创新破危局、开新局,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企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

江苏华美热电公司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氧化皮治理方法研究与应用”项目,克服了高温受热面氧化皮剥落引发的堵管问题,每年节约生产费用数百万元;徐工的XE215E纯电动挖掘机采用徐工专有智能热管理技术、电机泵控控制技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在保证施工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尾气零排放……一家家企业以新技术支撑起高质量发展的“新脊梁”,蹚出一条自主创新的新道路。

发展赛道更多——

在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迭代的背景下,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徐工电商、三味图书拓展消费“新赛道”,智能生产线、智能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大显身手”……一个个产业、一家家企业,纷纷以技术创新为“器”,实现了从“制造”到“创造”“智造”的华丽转身。

“苏科贷”“高企贷”“成果转化贷”等多款科技金融产品相继推出;建成高标准现代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升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市智能网格客观预报体系、全省首批天气现象智能观测仪……创新“触角”延伸到金融、农业、气象等领域,11258平方公里的彭城大地处处展新姿。

锻『平台支撑』,建『产业高地』

步入徐州启迪创新创业产业园,路演大厅、新产品展示区、洽谈室、会议室一应俱全,一个个创业者的身影活跃在园区各个角落。

“在这里,办公场地的价格比较低,平台还提供咨询认证、中介代理、品牌宣传等服务,这种全链条的服务帮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让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投入产品研发中去。”一家入驻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为科技创业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打造了成长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这十年,面向重大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需求,徐州科技创新高地的“四梁八柱”越扎越深、越扎越稳。

平台是科创企业、创新成果“大显身手”的“舞台”。为全力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徐州制定印发了《全市科创平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及《全市科创平台建设工程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构建“1+3+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现创新要素市场功能更加健全、运转更加高效;全面优化发展布局,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科产城融合示范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地。

截至2021年,我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14个、省级以上孵化器60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81个。江苏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企智云谷·睢谷众创空间、阔然医学检验实验室……不同形式的创新平台聚焦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需求,聚拢创新资源、引进创新人才,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

对于锚定“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目标的徐州来说,创新平台的建设要有广度,亦要有深度。

如今,我市“一城一谷一区一院”集聚效应凸显;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细胞治疗药物”等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江苏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分别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科技园;中国(徐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并正式运行,徐州成为全国第25家、全省第4家建成并运营保护中心的城市,专利授权周期大幅缩减至50天以内……一个个创新平台“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开启企业科技创新的“新实践”,构筑徐州创新发展引领极。

此外,我市将平台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建成全国行业唯一的省级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5个。一大批科技成果在创新平台中孕育、成长、步入市场,创新“奥秘”逐渐揭开面纱。

育『人才磁场』,促『万马奔腾』

近年来,徐州持续加大人才“磁场”吸引力,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把人才工作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聚焦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目标,我市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人才高地、加快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通过完善体系、健全机制、优化保障,激发释放人才活力,以“引育用留”之笔画好人才“同心圆”。

政策优先——

近年来,我市大力创新高标准人才政策。“人才高地28条”、“彭城英才计划”、“555”引才工程、“彭友圈”青年人才集聚计划、《徐州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办理办法》……一批更加积极、开放、有温度的人才政策在人才体制改革、队伍建设、精准服务等关键领域持续细化深化,为人才发展开通“绿色通道”,吸引更多人才来徐州创新创业。

数量领先——

2012年,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2700多人,首次入选省创新团队2家。2021年,新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等领军人才11人、新引进专门人才5260人;入选省“双创计划”人才45人、科技类双创团队5个,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团队)29个;省双创团队入选数、双创人才入选率均居全省首位。一串串数字彰显着徐州汇聚各地英才的努力与坚持,雄厚的人才储备亦给了徐州砥砺前行、无惧风雨的底气。

服务率先——

办好淮海人才峰会,推动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有效对接;实施人才企业“瞪羚计划”,对领军型人才企业,一企一策给予重点支持;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着力解决子女教育、配偶安置、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我市于细微处做好人才服务,给科研人员吃下“定心丸”,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潜能,借智人才“外脑”,增强发展“内功”。

载体为先——

多年来,我市持续推进重大人才创新载体建设。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肿瘤生物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矿业大学装备与智能制造专题对接活动,江苏师范大学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专题对接活动,淮海经济区科技成果对接周专题路演活动……一个个平台、一次次产学研合作为关键技术和创新要素提供坚实支撑,“产才城”融合发展的“万马奔腾”之景愈发生动。

十年弹指一挥间,科技创新的潮水在彭城大地奔流向前,流向了田野大地、流向了城市治理、流向了青山碧水……科技之光点亮了“万家灯火”,转化为谋发展的强劲增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徐州蓄势而发。徐州将以更足的底气、更猛的发展势头,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增添璀璨光彩。

【手记】

用创新定义徐州

唐婧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中国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徐州市选拔赛的现场,选手们各显身手,带来了半导体、新材料、数字技术等尖端前沿技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者惊喜地看到,这徐州这片土地上,正在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和科技密集型企业。

这些年,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不断涌现,为徐州十年写下生动的创新注脚。当前形势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一座老牌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工业倍增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可以说,在科技创新方面,徐州有深厚的资源禀赋。徐州是科教文化名城、区域人才高地,拥有高校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淮海经济区城市首位,为徐州提供了人才支撑;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也在淮海经济区城市中位居前列,打造了“一城一谷一区一院”四大科技创新平台,更建设有集“前沿科学研究、交叉联合研究、学术交流、山体+深井地下原位试验基地、产业孵化园区”于一体,发挥着徐州创新策源地意义的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而徐州也不负众望,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持续推动科技与产业渗透融合,在建设产业强市上迈出坚实步伐,以构建“343”创新产业集群为抓手,为产业强市建设打牢更为坚实的基础。

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创“无前台、肩并肩”服务新模式,切实加强项目协调、调度、服务、保障,推动更多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为创新型企业落地创造良好条件。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多方共同发力,通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攻关“卡脖子”技术,培养了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让产业和产品迈向价值链中高端,锻造产业发展的坚实“黄金链”。同时,依托科技创新优势,徐州加强招商引资,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徐州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引才聚才机制,以实施“555” 引才工程为统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大学生招引力度,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打造区域人才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正在推动徐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阔步前行。

【述说】 

从使用到参与,做创新的“造风者”

讲述人:中工创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 陈景

大约二十年前,当时中国信息产业可以说“新闻不断”,发展势头很迅猛,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也在快速增长,我觉得这个行业前景很广阔,可以试试。2005年,我决定开始创业,成立了江苏联众创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网络系统集成业务,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T。乘着市场的东风,公司很快走上了正轨。

虽然公司发展得不错,但是我一直觉得,一个企业不懂改革创新,不懂开拓进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这个企业就要濒临倒闭。2009年,现代汽车集团开始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我和公司成员也参与到了其中。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学习到很多先进技术,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以外,最大的收获,其实是从中看到了技改背后的发展机会。

当时,徐州还处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初期,产业发展中还有不少技术创新的空间。在IT行业扎根多年,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把技改和信息技术进行更好的融合。同时,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徐州人,我也很希望能把这些技术应用到家乡的产业发展上,在工业制造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不过,创业那么多年,我知道,将创新与产业更好地耦合,只靠单打独斗很难实现,联合创新才是这中间的关键桥梁和纽带。

于是,在2019年,我们和徐州软件园、思科公司三方共同建立了“全数字IOT实验室”,把三方的技术和人才汇聚到一起,共同研发推广工业无线网络在中国的场景应用,同时我们还申请了相关的发明专利。这一次的成功经验,让我对于创新有了更多的底气与信心,也希望开发更多新技术。因为多年来一直有着“赋能中国工业创新智能”的想法,也是在2019年,我又在江苏淮海科技城成立了新的载体“中工创智”,这个时候,我也有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帮助传统产业企业落实智改方案,提供相应的智慧应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

为了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实际需求和堵点,我和团队成员一次次深入到工厂生产一线,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寻找创新点,然后进行应用研发,对产品进行反复的测试优化,确定能达到预期了再到车间实地测试,那段时间每天都是“两点一线”奔赴在工厂和实验室之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我们开发出了一些受到客户欢迎的技术产品,比如为了帮助生产企业提高车间处置效率,我们开发了数字安灯系统,开发了焊接机器人数据采集平台,对焊接机器人进行管理、监控和维护……现在,我们已经创新20多种知识产权技术,其中发明专利有5项。

创业十几年,从新技术的使用者到参与者,我真切感受到了徐州这么多年产业创新、人才创新的巨大变化,希望能继续和团队成员一起,用好创新思维、创新理念的“软件”,开发更多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的“硬件”,做徐州的产业转型、创新发展“造风者”。

徐州日报记者 李悦悦 整理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