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来源:徐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3-03-21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王浩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重要论断,强调在东部地区要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新的部署。我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将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的总定位、总要求。随着国家定位我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开展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省委、省政府出台新一轮支持建设中心城市意见,我市迎来崭新而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

一、找准“方位”

淮海经济区最显著的特征有3个,一是跨省际的经济区,地处四省交界,各省辖区边缘和战略末梢;二是欠发达的经济区,发展相对滞后,属于薄弱板块和经济洼地;三是成长型的经济区,资源优势明显,具备较强发展潜力和内生动力。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这一区域如何在全国同类地区先行一步、作出示范,必须把握所处“方位”的典型性、独特性、探索性。

首先是典型性。淮海经济区居民收入、城镇化率、人均GDP等多项指标仅为全国平均的80%,是我国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薄弱板块,集聚众多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上存在诸多共性问题,推进这类地区后发崛起,是整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答题”。加快这一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有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重要经验。

其次是独特性。淮海经济区地跨我国东中部、靠近南北分界线,多个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在此交汇、融合,是盘活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棋眼”。加快这一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有利于实现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融合发展。

再次是探索性。我市以中心城市建设为抓手,提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能够更好引领苏北跨越赶超和全省共同富裕。加快这一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有利于探索同级城市引领区域“洼地”崛起的新局面。

二、明确“定位”

中心城市是指在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和一定区域内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城市。

中心城市的特征第一是“块头大”,区域经济总量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第二是“跑得快”,经济发展最快,持续保持领先;第三是“年富力强”,最有创新力、最有发展活力;第四是“影响力”,要素集聚力、辐射带动力最强;第五是“组织力”,行政推动力、市场配置力最有效。

中心城市的印证。2022年,我市居淮海经济区首位的指标有GDP、人均GDP、二产增加值等11项,较十年前增加4项。从首位度指标总体看,我市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首位度指标数量在增加、比值在提升、优势在扩大,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中心城市的目标。从定性角度看,区域经济中心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支撑有力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中心要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加速汇集科创资源;教育文化中心要提供普惠优质的服务供给、彰显城市特色魅力;综合交通枢纽要持续完善立体网络、实现内外通达便捷高效;双向开放高地要深度链接国内国际、不断健全市场体系。从定量角度看,到2025年,经济总量跻身万亿元城市俱乐部,城区常住人口达到I型大城市等级,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到2035年,经济总量在2025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达到400万,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强劲引擎。

三、奋力“作为”

固底板、强支撑,巩固区域竞争基础优势。

一是筑实“老工业基地”底板。我市“工业规模不大、发展不充分”只是表象,实质是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接力交棒”和“积蓄力量”。只要坚守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持续转型,实现与新兴产业联动发展,就一定能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二是筑实“综合交通枢纽”底板。我市的优势在于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公铁水空管”多种运输方式齐全。在构建完善“米字形”高铁网布局基础上,打造淮海经济区的国际物流门户枢纽,加快形成前港后园、产业配套、布局紧凑的枢纽经济功能载体。三是筑实“大城市”底板。提档升级智慧商圈、中心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历史文化街区,丰富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产教融合,本科院校要注重学科带动产业,高职院校要注重学科匹配产业。向高端医疗服务中心发力,强化医疗服务区域能力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

扬长板、补短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是全力拼经济,勇当区域经济综合实力领跑者。强化重大项目招引建设,大力推动一批100亿、50亿级项目落地达效。加快推动省支持事项尽快落地,争取省相关厅局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各类企业竞相发展、加快壮大。二是全力强产业,实现中心城市产业体系现代化。推动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徐工集团力争在“工程机械+新能源+数字经济”赛道领跑。锚定新能源、煤电能源、绿色环保、双碳产业四大产业主链,拼抢重点项目。数字经济要补“头部企业少、规模总量小、应用场景缺”的短板,扬“战术打法新、增长势头猛”的长板。实施好产业数字化“汉云”工程,加快向“工业互联网之都”升级。推进两业融合、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特别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推动淮海金融服务中心从物理集聚实现资本和功能集聚,加快组建本土金融机构,增强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三是全力优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创新能力快提升。扬科技创新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快补足研发投入低、国家级创新平台少、人才支撑不足的短板。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卷人”“阅卷人”作用,推行“揭榜挂帅”等方式,促进各类创新主体深度合作。依托云龙湖实验室、驻徐院所与高校,加强部省市共建、院地合作。四是全力促开放,推动中心城市开放型经济大发展。扬我市开放载体平台基础较好之长,补总量层次不足之短。大力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向南——承接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资源,开拓RCEP国家市场;向北——主动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资源和京津冀产业创新资源;向东——推进与连云港联动发展,借力连云港自贸区和出海港资源,加快建设徐州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构建徐州产品出海日韩新优势;向西——依托中欧班列巩固提升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提升“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能级,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端战略支撑作用。五是全力塑内涵,推动中心城市文化魅力更彰显。扬文化底蕴之长,补文旅融合之短,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结合汉文化特色,将旅游景点、文化演出、文旅产品作全流程设计,进一步打响“国潮汉风”“快哉徐州”特色品牌。

促融合、谋共赢,书写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一是构建一体化空间发展格局,打破沪苏浙省际阻隔,提出实现跨省际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区域一体化空间治理机制。二是完善全域统一大市场体系。围绕高标准建设区域统一大市场,健全政策制定协同机制、标准互认管理机制、园区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加快建设一体化的土地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协同谋划区域投融资机制,共创优质一流营商环境。三是健全高层次协调推进机制。借助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报批契机,重点要提高协调推进层级,争取国家层面建立省部际协调机制,指导推动“三个重大”落实;4省共建协商推进机制,研究解决跨省重大事项;10市增强实体化、专班化工作力量,赋予协同发展办公室更多职能职权。拓展合作重点领域,在原有“1+4”合作基础上,增加市场一体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对外开放、信用建设等专题组,制定多边或双边年度工作要点。调动多方力量参与,依托市场主体成立各类专业委员会和合作联盟,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战略研究中心,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