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个贷业务玩法激进 房贷转按揭打监管擦边球
原标题:平安银行个贷业务玩法激进 房贷转按揭打监管擦边球
曾在中小企业贷款、个人信用贷款发力的平安银行,在看到宽松信贷下的楼市红利后,开始扩张房贷业务。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平安银行为扩张房贷市场份额,开始悄然重启被监管层叫停多年的转按揭业务。不仅如此,购房者可以凭借其他银行的房贷,向平安银行申请高额信用贷款,贷款金额最高可达月供的70倍。
转按揭现重启苗头
今年3月,在年度业绩发布会放声“将加大房贷业务投入”的平安银行却被曝重启转按揭业务,令业内哗然。日前有消息称,受监管政策影响而匿迹市场多年的房贷转按揭在广州重现,背后的推手是平安银行。
据悉,平安银行推出的同名转按揭贷款业务,除了能享受超低利率,在正常供款6个月后还可额外申请一笔信用贷款。来自平安银行广州地区某支行的业务人员称,目前尚未执行,具体实施时间待总行审批确定。8.3折是针对部分比较优质的转按揭客户,而大部分客户还是执行8.5折优惠;另外,该行办理的转按揭业务主要是针对在他行办理按揭贷款剩下未还部分想转至本行的,但是在转按揭过程中是不能追加按揭贷款的。
针对这一线索,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平安银行北京地区网点,但并未看到类似的房贷转按揭业务。对此,平安银行总行相关人士回应称,各地分行执行不一样的政策,但都会在当地的监管框架和要求下开展业务。
但在采访平安银行北京分行人士时,北京商报记者却得到了两种不同的回答。其中,平安银行北京分行一位相关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转按揭业务一直都有,有专营团队在做,但没有在网点铺开,所以网点可能不清楚。该人士还透露,“由于平安银行的转按揭利率并无优势,所以客户不见得会选择平安”。随后,另一位平安银行北京分行人士在回复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函中表示,截至目前,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尚未办理一笔转按揭业务,也不存在争抢客户一说。
什么是转按揭?一位国有大行信贷部人士介绍,转按揭分为“买卖交易类”和“同名跨行类”。买卖交易类是指房屋由业主倒手卖给购房者,这所房子的贷款也转到购房者名下;同名跨行类则是指业主通过比较各行房贷利率,可将贷款从高利率银行转到低利率银行办理,以节省还款金额。
二者当中,前者的风险更大。伟嘉安捷房贷专家吴昊表示,以前出现过业主拿购房者的钱去付尾款,还清银行的钱后却没过户给购房者就跑路的情况,所以现在北京市建委要求二手房买卖必须实施资金监管,即业主必须自己付清房屋的尾款才可以进行房屋交易。
但一些新手法也“应运而生”。吴昊介绍,有个别业主会找第三方机构在中间垫一下钱,由第三方出钱交给银行,银行只要看到业主账户里有钱就可以,查不到资金的来源。一些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典当行等都会充当这类中介。
更危险的是,通过中介的垫款,一些抱着投机心态的业主开始了“自买自卖”的交易。去年深圳新房成交价格暴涨近50%,有投机者购房后先通过担保公司的过桥贷款还清房贷,之后去另一家银行按涨价后的房价办理房产抵押贷款,套出70%的房款(因首付仅需房款的30%)。利用这种转按揭方式,即使在没有购房者接盘的情况下,也能够反复套利,一位男士通过三次操作就套出约500万元现金。而一旦房价下行,就直接把房子扔给银行。
由于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风险,因此监管层曾警示过转按揭业务。在2007年和2014年,时任央行副行长的刘士余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要坚决取消转按揭贷款。他表示,银行的转按揭业务成了炒房者的投机工具,获得资金后购买多套住房或进入股市,从而加剧了楼市和股市的泡沫。
多项产品存风险
平安银行是否存在打监管“擦边球”的嫌疑?业内看法并不一致。吴昊表示,仅从北京地区监测数据来看,目前还没有银行开展转按揭业务。而银行业人士的态度则截然相反,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部人士听说有银行可能重启了转按揭业务后,当下反问道“是平安吧”?
在不少同行眼中,平安银行是个十足的“激进派”。上述股份制银行信贷部人士表示,平安一直在用经营保险的套路来做银行,业务种类很多、创新也很多,希望以此争取客户。
除了房贷业务,平安银行的信用贷也非常“出众”。据了解,平安银行推出过一项信用贷款产品,购房者用其他银行做的按揭就可以申请贷款。
就此,北京商报记者咨询平安银行客服人员,该人员表示,如果购房者在房贷放款后仍有资金需求,可以再向平安银行申请一笔信用贷,审批额度根据购房者的月供和还款期数制定。依照该审批计算方式,还款时间没满6个月的,可以贷到3万元;6个月到1年的,可以贷到月供金额的30倍;1-2年的是月供金额的45倍;两年以上是70倍。假设一位购房者每月月供1万元,其只要连续还款两年后,就可以在平安银行最多贷到70万元。“还款时间越长,贷的越多,还款总额不作为授信依据。”该客服人员强调。
这一贷款力度令其他银行望尘莫及。前述国有银行信贷部人士表示,“不能因为有一笔贷款,就给他再增加一笔负债。对于信用贷贷款,如果连申请人当时负债多少、收入情况如何、如何进行还款等条件都不看,恐怕会有风险”。
而上述股份制银行信贷部人士则表示,该行不会给其他行的按揭贷款者做信用贷,但可以给在本行做按揭的客户再额外审批一个额度用于装修等用途,额度也不会很高,大约只在20万-30万元之间。
事实上,除了上述提到的转按揭、信用贷之外,今年一季度遭遇监管机构强力打压的首付贷产品也曾是平安银行的“座上宾”。北京商报记者昨日登录平安银行官网发现,即使遭遇了央行、银监会等机构的明令禁止,“置业升级首付贷”的链接仍然挂在该行网页上,并未撤下,在贷款条件上,只有两项:申请人为18-60岁内地居民,能提供一套或多套个人或者亲属的房产作为抵押。月利率最低为0,贷款期限为3、6、9、12个月,采用每月还息、到期还本的方式。
更令人惊讶的是,不仅首付贷的链接没有撤下,网页上“立即申请”的按钮也能正常点击,并在北京、上海等地挑选楼盘,输入贷款需求金额、手机号码、申请人姓名等资料,就连提交资料时所需的手机验证码也由系统正常发出。
不良率飙升下的激进转型
对于作风“激进”一说,平安银行并不认同。平安银行北京分行人士在回复采访函时表示,平安银行的零售贷款资产质量良好,这个结果已经说明,零售业务并不存在“偏激进”的问题。
但来自业绩报告的数据似乎不太乐观。据平安银行近三年年报显示,平安银行过去三年的不良率分别为0.89%、1.02%和1.45%,不良率增幅扩大。同时,平安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从2014年的200.9%直线滑落至去年的165.85%,临近150%的监管红线,显示出平安银行资产质量有所恶化。而这三年中,公司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一直在60%以上,个人贷款仅不到30%。
一位国有大行人士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环境中,不少企业效益滑坡,银行放给企业的贷款也面临越来越高的回收风险。银行在不良率飙升的压力下,开始转向对个人增加放贷。
在2015年度的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高管曾表示将把更多贷款资源倾斜至房贷领域。平安银行副行长蔡丽凤表示,个人住房贷款一直是银行比较优质的贷款,去年平安银行在房贷的整个零售贷款中占比较小,今年将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数据显示,平安银行近三年住房贷款在个人贷款中的占比仅分别为7.67%、5.4%和3.78%,处于一直下滑的通道。对此,平安银行北京分行人士回应,房贷业务因为有房产抵押,确实属于优质资产,银行扩大该业务比例属于正常,这是银行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看来,银行的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业务环境都是在不断变化的。银行会区分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服务,但如果银行不顾合规和风控要求,降低门槛或者降低风控措施来争夺客户,势必会给其后续带来风险。
事实上,较为激进的业务风格,也让平安银行多次吃“罚单”。6月底,厦门银监局公示了一则信息,平安银行厦门分行因“利用不正当收单虚增存贷款”及“超过借款人实际需求发放贷款”,而被厦门银监局罚款90万元,处罚决定日期是去年9月7日。
今年4月,晋江法院也曾发出通报,平安银行泉州晋江支行因在个人汽车消费借贷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今年3月,晋江法院分析2015年受理的近百起平安银行泉州晋江支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发现,该行在个人汽车消费借贷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
比如,贷款资料审查不严,存在伪造签名、随意签名等现象;抵押物未登记或者登记他行,抵押物未向登记机关登记,或者为了满足客户在其他地区办牌需要,将抵押权人随意登记为其他支行;贷款款项挪为他用,以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形式申请贷款,但贷款款项用于装修、经营等;内部管理不规范,档案无专人管理,业务人员可随意接触、使用,常出现该行提供的证据原件与复印件不符合、借据原件丢失等现象。
对此,晋江法院向银监会泉州监管分局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对平安银行加强行业监管。银监会泉州监管分局组织专项调查后,责令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部泉州分部停止在泉州辖区办理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严禁在非平安银行营业场所使用“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等相关字样招牌对外营业、宣传;责令平安银行泉州分行向平安总行反映相关问题,并对泉州分部个人汽车消费借贷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