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频道 > 房地产信息

安徽提出5年后民生新目标 逐步解决中低收入者基本住房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5-11

 原标题:安徽提出5年后民生新目标 涵盖就业、教育等9大方面

据安徽商报报道 记者昨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出台的《关于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的意见》,从就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文化、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脱贫攻坚等9个方面,提出到2021年的任务和目标。5年后,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加;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00所左右,缓解入园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居民更健康长寿;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提高到80%以上。

关键词:社保

逐步解决中低收入者基本住房

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救助资金资源统筹。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现有各类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建立社居委、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的物业管理工作机制。

到2021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稳定在75%左右;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不少于45张;中低收入人群基本住房问题逐步解决;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基本实现全覆盖。

关键词:生态环境

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超80%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各设区市每百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秸秆焚烧火点数控制在8个以下。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河长制”。

到2021年,空气、土壤、水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防治,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稳步提升;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提高到8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全省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到74.5%,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湿地保有量达到1580万亩,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国土面积达到3.5%。

关键词:健康

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6张

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群众满意度和人均预期寿命。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着力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全面落实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疗保障政策。

到2021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形成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张、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32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3岁。

关键词:教育

新建、改扩建公办园约900所

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举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00所左右。

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校舍面积219万平方米。

重点建设8所左右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优势特色学科专业、10所左右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品牌应用型专业、20所左右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一批紧密对接产业的高职专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到2021年,全面普及基本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

关键词: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以上。每年开发5万个公益性岗位。推进技工大省建设,技工总量达到550万人。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创客逐梦、创业领航等八大工程。

落实激发技能人才、科研人员等七大重点群体活力的政策措施,有序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

到202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0%以上;农民工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居民人均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关键词:公共安全

建成1900个食品安全检验室

创新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健全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和网络。保障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监管,强化检测和认证追溯等技术支撑,完成2000套农产品快检系统和1900个食品安全检验室建设,开展“三品一标”生产主体培育。

到2021年,人民群众安全感稳定在95%以上;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监管能力显著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等事故总量明显减少,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关键词:基础设施

有效应对30~50年一遇降雨

完成水阳江(当涂段)等主要支流治理工程以及丰乐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开展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积极培育和推进一批基于产业生态人文优势的特色小镇。

到2021年,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大城市能有效应对30~50年一遇降雨、中小城市能有效应对20~30年一遇降雨;城镇(园区)排涝标准达到20~30年一遇,农田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

关键词:文化

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

支持全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深化“三馆一院联盟”、县域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推进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和体育生态公园规划建设。

到2021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特色明显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除外),流动文化设备和数字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加强,惠及全省2200万人次。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管理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 工作人员查询

黄淮网(www.86hh.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