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系统化推进『三转一改』 为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市国土资源局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
|
||
|
||
|
||
|
||
|
||
|
◎文/图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樊海涛 通讯员 陈彬 吕一品 鞠军 王佑钧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等作出了重要论述,诸多内容与国土资源工作密切相关。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国土资源工作如何在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支持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大局中找准定位、争先进位,是当前全市国土系统部署推进的重大任务。市国土资源局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立足徐州实际,主动创新作为,按照“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改革创新”的总要求,提出了系统化推进“三转一改”的工作思路(即国土资源工作重心向支持新型城镇化转移、向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转移、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转移,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了国土资源工作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支持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资源保障作用。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大力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 市国土资源局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深化国土资源供给侧改革,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过去10年,徐州建城区外扩144平方公里,本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中心城区规划面积达到573平方公里。为确保徐州城市总体规划的顺利获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进京赴省汇报,国土部最终同意将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范围外扩208平方公里,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用地空间。全国有7个地区的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模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控制规模,目前仅有包括徐州在内的3个城市获批。合理核减基本农田61.43万亩,核减量全省第一,为徐州未来发展预留了宝贵空间。二是不断加强土地市场运作。“十二五”以来,徐州市年均供地量为5.71万亩,位列淮海经济区首位;全市累计争取用地计划24.75万亩,组织报批土地35.71万亩,计划总量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二;公开出让土地面积38.46万亩,全省排名第五;土地出让收入2225.45亿元,全省排名第六。市区(不含铜山、贾汪)公开出让土地8.13万亩,实现出让金收入792.98亿元,2017年争取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规模58.8亿元,位列全省第一,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推进国土资源供给侧改革,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优先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用地需求,有效保障了徐工集团、协鑫集团、华为大数据中心和综合保税区等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双提升”行动。以开展创建活动为契机,探索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新机制,走出了徐州特色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路径。对全市钢铁、水泥、焦化、热电等重点行业用地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了重点行业企业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方案,从加快土地收储上市、支持存量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支持重点行业企业优化布局转型升级。2017年,徐州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成绩位居全省前列,徐州市获评江苏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贾汪区、新沂市、邳州市获评江苏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区),省政府给予督查激励通报表彰。 实施矿地融合发展 大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市国土资源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生态国土建设,创新实施矿地融合发展,初步走出了资源型城市生态再造、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开展采煤塌陷地修复治理。实施沛县、铜山、贾汪、泉山、经开区等地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全市已累计治理采煤塌陷地19.72万亩。潘安湖采煤塌陷地治理是全省唯一集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的综合性项目,是省国土厅最大的单体投资整治项目,已成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典型样板工程。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现场视察潘安湖采煤塌陷地整治情况,并要求总结推广采煤塌陷区整治经验。二是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全省唯一两次列入全国试点地区,累计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431个,置换建设用地5.71万亩,成为全国复垦利用面积最大、技术领先、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最显著的地区。三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将塌陷地及露采矿山整治与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建设再利用、生态景观建设以及农业资源开发结合起来,提升整治项目的总体效益。对全市42处253公顷采石宕口实施生态修复,建成全国首座宕口遗址公园——东珠山宕口公园,获评江苏省土地矿山地质环境整治项目科技创新一等奖,并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城市矿山治理样板工程。四是严厉打击非法采石行为。市政府主要和分管领导亲自带队现场检查督导露采矿山开采工作,国土、公安、环保等部门多次联合进行突击夜查暗访,严厉打击非法采石行为。各级国土、公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巡查300余次,346个非法采石点已全部关闭,取缔、拆除非法石料加工点208处。结合徐州市露采矿山现状,研究拟定了露采矿山整治关闭方案,助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市国土资源局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用足用活增减挂钩政策助力精准扶贫,统筹协调解决全市地域之间资源与资金不对称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强化耕地保护。积极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机制,在全省第一家出台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全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780多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80余万亩,设立保护标识牌2万多个。二是创新开展黄河故道流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市在黄河故道流域累计投入资金30亿元,实施土地整治规模达43万亩,建成了规模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185万亩,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升。2017年9月,全国土地整治高级研修班、国土资源部优质耕作层工程化快速构建技术现场观摩会相继在徐州举办,与会领导和专家对黄河故道流域土地整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积极推进农村闲置建设用地整理,市国土资源局创新实施“万村土地综合整治”,获评2017年度“徐州市创新奖”。三是用足用活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政策助力脱贫攻坚。指导省级贫困县睢宁县、丰县在全省范围内成功流转增减挂钩指标近4800亩,成交金额31亿余元,开展增减挂转占补交易4200亩,成交金额达20多亿元,指标流转收益主要用于搬迁农民安置补偿、农村土地整治、涉农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贫开发工作。 大力推进思想解放 持续深化国土资源改革创新 市国土资源局按照“立足本职看国土、站在全局看国土、跳出国土看国土”的思路,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鼓励全市系统切实解放思想,准确选取行业标杆,深入开展对标找差,以更大力度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持加快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各类政策试点。成功争取了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黄河故道流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2035年)等部省各类试点政策。开展淮海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组织核心区八市国土部门及相关院校、科研机构,召开淮海经济区协调发展战略研讨会,探索跨区域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二是打造不动产登记徐州“+服务”品牌。2015年3月1日,全国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在徐州颁发,成为我国物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成立全国第一家不动产线上登记分中心,首创“外网申请、内网审核、当面查验、即时领证”模式,15分钟即可办结,以全省第一佳绩入选全国“百佳窗口”公示名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0个市县来徐学习不动产登记工作经验。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服务平台、服务机构、服务流程、服务标准“四统一”及“外网受理、内网审批”的“不见面审批”模式。纳入“3550”工作的用地预审、出让供地审查,与发改、规划等部门并联审批,办理时限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试点推进区域性联合评价,被省编办确定为典型案例,并受邀在全省领导干部“放管服”改革专题研究班介绍经验。四是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全市系统先后2人入选国土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2人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承担上级科技项目60余项,参与承担近10个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35项科技成果分别荣获国家、部、省级奖项和奖励。深化中英、中德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徐州市国土资源工作迅速与国际接轨。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市国土资源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为主抓手,系统化推进“三转一改”,高质量打造“八大国土”,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作为,为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支持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奋力开创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 |